优质护理在创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21-02-23 09:51王成凤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王成凤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创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的编号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创伤急救护理,观察组46例--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抢救时间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对比,观察组(93.48%)>对照组(78.26%);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5.65%)>对照组(82.61),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在创伤急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護理;创伤急救;应用价值

前言:急诊科作为临床最为危急且忙碌的科室,医生以及护士的有效配合是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且有效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创伤急救患者,由于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创伤,易导致大出血以及休克等,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故需采用及时且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运用在创伤急救的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创伤急救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取标准:92例患者均符合创伤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为急诊入院。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史、肝肾功能疾病史、恶性肿瘤疾病史以及妊娠期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男:女=26:20;年龄:45.12(±)1.23岁;病程:2.14(±)0.12h。

【观察组】:男:女=25:21;年龄:45.32(±)1.43岁;病程:2.34(±)0.13h。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在患者入院前实施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氧气吸入等。

观察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①优质性接诊护理。成立抢救小组,备好抢救设施以及抢救箱,同时简化急诊患者的入院手续,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分诊,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将其带领至指定的接诊区域。同时建立个人档案,包括既往史、个人史以及疾病史进行记录。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基础的评估,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检查,协助医生对患者完成相关检查。

②优质性急救措施。首先需及时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瞳孔以及皮肤颜色,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对于颅脑外伤患者,需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以及头痛的症状,并遵医嘱监测颅内压,对于四肢外伤患者,需及时处理伤口,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防止失血性休克,给予抗感染。及时记录患者的出血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且抢救成功率93.48%较对照组的78.26%更高,P<0.05,具有明显差异性。见表1。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具有明显差异性。见表2。

3讨论

急诊科中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急,且疾病类型复杂,在急救过程中易产生差错,导致抢救不及时,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对于急诊创伤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需做到争分夺秒,及时进行止血以及抗感染等处理,以提高抢救有效率。在基础的护理干预中,对急救创伤患者实施的急救护理干预不足,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故需加用全面且优质性的急救干预,使患者得到更佳的急救护理,同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在创伤急救患者中,通过对患者急救流程的优化,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并提升抢救成功率,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低,且抢救成功率观察组更高,对患者的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具有明显差异性。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在创伤急救患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赖晓娟,刘楠,吴琴江,等.休克指数指导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意义[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2):1681-1684.

[2]张晓,纪曰玲.预见性思维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427-3429.

[3]肖啟,袁伟刚,袁宇霆,等.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299-301.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