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2-23 12:46周文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恶性弹性病灶

周文阳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 516001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影像技术的使用为临床中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利帮助,尤其对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超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疾病的早期检出率[1]。对肝脏肿瘤若能有效诊断并且有效鉴别其良恶性,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而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鉴别上,常规的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也被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中,主要借助人体内肌肉组织、脂肪组织及纤维组织所显现的不同弹性系数,获取无法模拟的信息,这样不仅可对病灶进行定量的诊断,而且还可对肿瘤病变进行定性诊断,且为肿瘤良恶性病变检出提供可能[2]。在本观察中,就探讨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此外还借助多因素分析手段对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9月确诊为肝脏占位病变的1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的患者均有良好的认知及完整的临床资料;(2)患者的预期存活时间均在1年以上;(3)入组前均明确告知患者研究目的且征得患者知情配合。排除标准:(1)除肝脏以外其他的部位也存在肿瘤病变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及依从性差者;(3)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男102例,占63.75%,女58例,占36.25%;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52.6±2.3)岁。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具体的检查操作如下:主要体位为仰卧或者左侧卧位,借助二维超声扫描手段,在检查的时候将超声探头探查剑突、肋间扫描肝脏区域的基本状况,观察病灶大小、数量、回声、血流及病灶同周围组织间的关系。超声检查仪器主要选择日立公司生产的HIVI-SON900彩超仪,超声探头频率为4~8MHz,将检查项目设置成弹性成像模式,ROI调整到区域面积的2~3倍。抖动探头以2~3倍压力获取图像,然后保存以进行后续的分析。超声影像判定均由2名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阅片,针对两者得出不一致的情况可讨论出均满意的结果,确保诊断合理性。

1.3 观察指标 (1)所有的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主要是取出病变邻近部位或病症部位的组织,制成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将检查获得的结果作为金标准。以金标准作为参照评价超声诊断效果。(2)评价超声检查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评分标准如下:肿瘤性状不规则,明显发生变形计为1分;肿瘤的部分变形,超声下显示蓝绿混杂但主要的颜色为绿色计为2分;边界发生变形而中心部位无变化,变形部位颜色为蓝色计为3分;肿瘤未发生变形在大部分区域呈蓝色计为4分;病灶全部呈蓝色计为5分。根据评分进行良恶性的判定,≥3分为恶性,<3分为良性。(3)采取多因素回归分析方式探讨影响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肿瘤的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超声弹性成像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及肿块评分 160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总计182个肿块,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病灶81例,占50.63%,恶性肿瘤病灶79例,占49.37%。良性肿瘤中,肝血管瘤48例,结节增生10例,肝脓肿7例,肝血管平滑肌瘤8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8例。恶性肿瘤中,肝细胞性肝癌60例,肝管细胞癌5例,转移性肝癌5例,混合型肝癌9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中,对恶性肿块的平均评分为(4.21±0.66)分,对良性肿块平均评分为(2.15±0.41)分。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79,P=0.000)。

2.2 诊断效能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160例肝脏占位病变诊断上,同病理检查金标准对比,诊断准确率为93.13%(149/160),诊断敏感度为93.67%(74/79),诊断特异度为92.59%(75/81),详见表1。

表1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肿瘤良恶性的效果

2.3 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尺寸、钙化、血流情况及病灶软硬均对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有一定影响,但病灶软硬的影响最为明显,详见表2。

表2 影响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肝脏肿瘤指的是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疾病,在社会经济发展及饮食结构改变背景下,统计结果表明肝脏部位肿瘤病变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使得疾病也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因此临床中关于肝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也成为重点[3]。肝脏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两种肿瘤病变的治疗方法不同,所以在诊断肿瘤疾病的基础上,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4]。在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上,超声影像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常规的超声技术并不能提高检出率,而是需要使用更有效的诊断方式[5]。超声弹性成像作为新型的超声诊断技术,相较传统超声可以更好地探及肿瘤情况,该技术的诊断方式主要依赖机体各组织的弹性结构,在触诊的基础上根据弹性表现借助超声进行评价[6]。在人体的各个组织中,组织弹性系数存在差异,这样使得在触诊受力后各组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在发生变形后借助超声弹性成像方式就可以获得特殊的影像,这为肿瘤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7]。弹性成像方式对肝脏肿瘤的鉴别也提供辅助,在本文中就具体探讨了该技术的诊断效能,将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在诊断效能上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在90%以上,这提示诊断方式的效能高;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中还对良恶性肿块评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在平均评分上均要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这一结果也是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良恶性的重要依据。

此外,本文结果显示影响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的因素同以下几方面有关:第一,肿瘤尺寸。肝脏良性肿瘤中,部分肿瘤尺寸小,即便是在超声下也难以显露,这样就容易引起漏诊。第二,钙化。肿瘤病灶发生钙化,在钙化的病症上,可能对影像结果造成干扰,容易引起误诊。第三,血流情况。一般而言,在肿瘤周边存在较丰富的血流,病变越是严重血流往往越丰富,这样为影像检查提供了参考,但是实际中存在部分特殊病例的血流表现不明显,这样也会一定程度上干扰诊断结果[8]。第四,病灶软硬。这是本文提示出最会影响诊断效果的因素,主要是软化病灶超声检查中有很大的概率出现漏诊,干扰检查结果。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满意,可为疾病的合理治疗提供满意参考,但是该技术也容易受部分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临床应用的过程需要特别注意干扰因素的排除,以提高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恶性弹性病灶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