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

2021-02-23 12:46吴辉丽唐妍妍段顺元尹顺雄刘贤俊龚卫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入院神经功能病灶

吴辉丽 唐妍妍 段顺元 尹顺雄 言 雷 刘贤俊 唐 荣 龚卫平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1 神经内科 2 内分泌科 43250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脑卒中目前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同时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其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三大主要特征,对社会及家庭的危害性极大[1]。目前国内外关于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研究颇多,而糖尿病作为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得到普遍认可[2-3]。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反应的是近3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不论对糖尿病患者的筛选,疾病的控制,还是并发症的预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确切感受到,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增高,年轻化趋势也比较明显,目前尚无针对永州市的脑梗死与糖尿病相关研究的分析,据此,笔者进行了该项研究,以明确HbA1c与脑梗死严重程度、预后、梗死部位及数目的关系,从而通过早期控制HbA1c以降低我市脑梗死的病残率及提高其治疗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北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7例,均经头颅MRI/CT确诊,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根据血清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组:HbA1c≤6.1%(正常组),共146例,其中男102例,女44例,平均年龄(65.16±11.47)岁,合并高血压91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33例;Ⅱ组:6.1%7.1%(重度升高组),共51例,其中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41±10.29)岁,合并高血压32例,糖尿病39例,冠心病12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1)均经头颅MRI确诊,符合2018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2)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1)严重贫血、恶病质、肿瘤、出血性疾病病史者;(2)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心源性或其他原因的梗死。

1.4 方法

1.4.1 空腹血糖及HbA1c的测定:所有患者均于入院第2日清晨采取空腹静脉血送至我院生化室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及HbA1c水平的测定,其中血糖及血脂使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血糖试剂为北京利德曼生化试剂,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试剂盒由重庆中元生物提供,采用免疫比浊法;糖化血红蛋白仪器为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东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HPLC)法;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严格按照设备和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设备及试剂质控。

1.4.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所有入组患者于入院2h内及出院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的病残程度。

1.4.3 头颅CT/MRI检查:根据此次新发梗死灶数目分为单个、两个及多发病灶组。根据本次住院急性脑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后循环及多发脑梗死(前后循环均累及)三组。

2 结果

2.1 三组间NIHSS、mRS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HbA1c水平越高,入院后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及MRS评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预后越差。

表1 三组间NIHSS、mRS评分比较分)

2.2 新发脑梗死部位及病灶数目与HbA1c、MBG水平的关系 根据头颅MRI/CT所提示的脑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及多发脑梗死;不同部位梗死间HbA1c及M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梗死病灶的多少分为单个病灶、两个病灶及多个病灶组,三组间HbA1c及M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新发梗死灶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灶数目间HbA1c/MBG比较

2.3 脑梗死患者血清HbA1c含量与其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HbA1c含量与其NIHSS、MR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在0.05的显著性(双侧检验)上],提示HbA1c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造成偏瘫、失语等病残程度越高,见表3。

表3 HbA1c与NIHSS、MRS评分(Pearson)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1)HbA1c轻度及重度升高组,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较正常组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bA1c可较好反应患者既往血糖水平,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这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相一致;(2)HbA1c轻度及重度升高组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较HbA1c正常组明显增高,而NIHSS可以准确、直接反映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MRS评分可以较好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病残程度;提示HbA1c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严重,即病残程度越高,认为HbA1c水平可作为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评估因素之一;(3)HbA1c轻度及重度升高组出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较HbA1c正常组明显增高,提示HbA1c水平越高,预后越差,遗留后遗症可能性越大;(4)HbA1c与NIHSS、MRS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bA1c含量与NIHSS、M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即HbA1c含量越高,入院及出院时NIHSS、MRS评分越高,提示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预后不良;总之,本文结果显示,HbA1c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病残率越高,远期预后越差。这与目前大多数研究的结果相一致[5-7]。

目前研究认为,HbA1c导致脑梗死的机制考虑:(1)高HbA1c水平可降低氧气和血红蛋白的解离度,导致组织缺氧;(2)高血糖导致乳酸堆积,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加重能量代谢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及细胞水肿;(3)糖化终产物可致红细胞黏稠度增加,降低其变形能力,增加纤维蛋白,增加血黏度;(4)可诱发血液中血栓素A2和蛋白激酶分泌量增加,同时减少一氧化氮的分泌和释放,导致血管硬化,导致血管功能障碍;(5)破坏脑血流的自我调节功能,影响侧支循环建立,导致缺血缺氧加重[8-9]。

综上所述,HbA1c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病残程度及病情预后明显相关,因此,要控制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病残率及提高其治疗率、改善远期预后,控制HbA1c水平较关键。

猜你喜欢
入院神经功能病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