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2021-02-23 12:46蔡淑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婴母乳喂养

蔡淑丹

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母乳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够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及营养需求,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为科学、安全的喂养方式[1]。但多数产妇受分娩痛苦、疲劳、担心身材走样等因素影响,加之初产妇没有喂养经验,同时缺乏正确母乳喂养指导等,使得母乳喂养过程中会出现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母乳喂养率[2-3]。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认为母乳喂养是一种行为,而行为由行为意向决定,该观念认为行为意向愈加正向,就愈加促成行为的产生。鉴于此,本文将探究以TPB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86名初产妇。纳入标准:均为初产妇;年龄≥20岁;产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母乳喂养禁忌证、严重精神病者。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各43名。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54±3.21)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8名,剖宫产15名;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名,初中及高中18名,大学及以上22名。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56±3.22)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9名,剖宫产14名;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名,初中及高中15名,大学及以上24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发放母婴健康知识手册,向产妇讲解母婴喂养的好处及重要性;营造安静舒适的待产环境,积极协助产妇进行生产;产后指导产妇正确喂养方式,加强与产妇沟通交流,消除产妇紧张、抑郁等情绪。观察组实施以TPB为指导的护理干预:(1)母乳喂养态度。①产前:举办母乳喂养知识小型讲座,邀请产妇积极参加,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及持续时间的重要性,增进产妇的母乳喂养认知。②住院期间:开展母婴健康知识课堂,鼓励产妇及家属积极参与,讲解母乳及配方奶的区别、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产妇产后恢复的好处。③产后:推荐母婴健康相关网站,耐心解答产妇所提出的疑问,鼓励产妇间积极交流母乳知识及想法。(2)母乳喂养主观规范。①产前:邀请产妇在家属陪同下接受喂养知识小型授课,播放成功母乳喂养的视频,发放母乳喂养相关技巧图片资料,供产妇学习。②住院期间:借用乳具模型、教学娃娃等进行哺乳教学,演示母乳喂养相关技巧,指导并教会产妇配偶帮助产妇母乳喂养,讲解正确的哺乳姿势、判断新生儿反应等,强调勤吸吮的重要性。③产后:组建母婴健康微信交流群,鼓励产妇在群内积极讨论喂养相关问题;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了解并监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给予产妇正确喂养指导及支持。(3)母乳喂养自觉行为规范。①产前:开展有关泌乳、新生儿胃容量等相关知识讲座,增强母乳喂养信心。②住院期间:胎儿娩出后30min内尽早开奶、与产妇尽早接触,评估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情况;告知产妇及家属有助于泌乳的食物,如蛋、肉、鸡汤、鲫鱼汤等;鼓励家属给予产妇鼓励及支持,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③产后:定期于微信群发布母乳喂养技巧、挤奶方法、正确含接方法的视频,方便产妇及时学习;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记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等,分享母乳喂养成功经验,告知产妇储奶存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喂任何食物)、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同时还给予奶粉等其他食物)及人工喂养(完全使用其他乳类或代乳品喂养)情况。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2)于分娩当天及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发放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从喂养技能及内心活动2个维度评价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水平,共30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水平越高。(3)参考《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于出院前对产妇母乳喂养技术知晓度进行评价,包括喂养知识、拖乳方法、挤奶手段及含接手势等4个维度,总分100分,完全知晓为80~100分,部分知晓为60~79分,<60分为未知晓,总知晓率=完全知晓率+部分知晓率。

2 结果

2.1 母乳喂养情况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2.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干预前两组B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喂养技能及内心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BSES评分比较分)

2.3 母乳喂养技术 观察组母乳喂养技术总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母乳喂养技术知晓情况比较[n(%)]

3 讨论

母乳是新生儿最为理想食物,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能够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同时母乳喂养还能够增进母婴情感交流,有助于产妇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风险,加快产妇产后恢复[4-5]。但由于部分初产妇缺乏生产经验,对母乳喂养知识认知不足,加之受家庭、疼痛、饮食等方面因素影响,常不愿进行母乳喂养,降低母乳喂养率[6]。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BSES评分及母乳喂养技术总知晓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以TPB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技术知晓度,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TPB理论认为行为意向能够直接影响个体行为,而个体行为态度及主观规范由影响着行为影响,本文中实施的以TPB为指导的护理干预,为产妇提供产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喂养技巧指导等方面护理服务,以提高母乳喂养率[7]。产前加强母乳喂养知识教育,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改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及意向,有助于增强产妇喂养信心[8-9]。住院期间通过床边一对一讲解及示范母乳喂养相关技巧,保证产妇能够独立正确完成哺乳,针对性解决产妇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教会产妇放松技巧,使产妇在良好心态下进行哺乳,有助于增进母婴情感交流,从而改变产妇母乳喂养行为[10-11]。通过微信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延长护理干预时间,给予产妇持续喂养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妇喂养技术;产妇间通过微信群进行线上交流、讨论,分享母乳喂养技巧及喂养心得,同伴间相互支持、鼓励,从而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12]。本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效,可提高产妇各阶段母乳喂养行为,为后续母婴喂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但也受研究时间较短等因素限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以促进母乳喂养干预方案的不断改善。

综上所述,以TPB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技术知晓度,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婴母乳喂养
半躺式母乳喂养法对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meta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进社区
我的月子经:从纯母乳喂养到体质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