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批而未供空间信息快速获取中的应用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2021-02-23 03:08石志华
南方自然资源 2021年1期
关键词:供地核实用地

● 石志华

(1.惠州市惠阳区自然资源局,广东 惠州 516211;2.黄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湖北 黄石435000)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土地批而未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1],但从技术、管理角度提出一整套浅显、便于操作的流程化解决方案的较少。3S技术在自然资源环境监测方面应用前景广泛[2],具有大区域、高时效、可视性强等优势。笔者基于成熟的3S技术,结合工作实践,整理出一套清晰、完整的批而未供空间分析、数据统计、数字化制图、任务分解的工作流程,操作性强,可有效指导、辅助基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展建设用地批而未供分析、调查和处置工作。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总面积4 583 km2,常住人口247万,地形趋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有平原、岗地和低山,具有土地类型多样、山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面积大的特点;耕地分布较为分散,人均耕地为0.646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8亩)。

1.2 研究方法

叠置分析是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置计算而产生一个新要素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要素分割成新的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还将输入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3]。笔者主要使用的是叠置分析中的擦除分析(Erase)。

1.3 数据来源

遥感影像数据来自国产资源系列卫星,显示方式为标准真彩色,数据格式为栅格数据。报批数据和供地数据均为矢量shp格式,通过地面实测法获得。湖北省自然资源厅2018年下达任务为2007—2016年批而未供消化处置量,因此此次报批、供地图形为同期数据。所有数据坐标系统均为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高斯克吕格3°分带东38带投影。

1.4 技术路线

首先加载遥感影像、报批范围、供地范围等数据,检查空间范围、坐标系统、数据完整性无误后,使用ArcGIS中的擦除计算,得到批而未供图层;然后进行统计表导出、分析,根据任务分解要求,增加属性表部分字段,制作专题地图;最后将工作表、专题地图派发给基层部门,对信息进行核实、补充并完成处置(见图1)。

图1 技术路线图

2 批而未供空间分析

2.1 数据显示

(1)数据导入。在软件平台依次导入遥感影像数据、供地数据和建设用地报批数据。

(2)调整显示样式。为便于区分,将报批数据设置为蓝色左斜纹格,供地数据设置为红色网格显示。

(3)图形校核。定位下陆区广州路以南某已供地宗地(红色网格)。宗地内西南蓝色区域、红色重叠区域为已供地报批区域,东北大部分未重叠红色区域为存量建设用地区域。宗地范围之外未重叠蓝色范围(绿线示意)即属批而未供区域。

2.2 批量计算批而未供数据

(2)图形检查。得到的批而未供图层默认输出名称为“建设用地报批项目_Erase”,并设置界限为黄色。

经过处理的黄色线范围即为真实的批而未供范围,与图形校核得到的图形相比,将报批和供地重叠部分进行删除,便于批而未供属性信息的统计。

3 数据统计分析

3.1 数据检查

右键打开批而未供图层属性表(Open Attribute Table)。属性表中包含报批矢量图层中原有属性数据,且每一行数据对应一个批而未供矢量图斑。

3.2 增加属性信息

增加属性字段(Add Field),并设置字段名称为面积、类型为双精度浮点型(double),属性表末尾会增加面积字段。

3.3 计算面积

鼠标左键选中面积列,再右键点击字段,打开属性表,点击几何计算按钮(Calculate Geometry),选择属性为面积(Area)、单位为公顷(Hectares),可计算出批而未供图斑的面积。

4 数据结果

按照建设用地报批项目_Erase(批而未供)—供地项目—建设用地报批项目—遥感影像的顺序叠加数据,辅以属性查阅功能,便可直观显示批而未供的空间范围和属性信息。部分地区批而未供图形信息如图2所示。

5 专题制图

在软件视图布局版面(Layout View)调整地图显示比例,添加标题、指北针、图例、比例尺等信息,最后对全部信息进行目视校核,完成图幅整饰后输出地图。

6 人工核实处置

6.1 属性表完善

将批而未供属性表导出、转换为Excel默认读取的xls格式,增加人工核实所需要的字段信息,如处置意见、处置时限、存在的问题、备注等。

6.2 任务派发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批而未供地块分解派发至属地管理部门,完成表格信息补充、核实和后续跟踪处置工作。

7 讨 论

基于3S技术的批而未供空间信息快速获取、处置与传统的依靠表格的处置方式相比,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

(1)直观。能通过电子地图全局掌握区域批而未供的规模、分布特征等信息。

(2)真实。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虚增供地或错误关联供地批文、位置录入错误等问题,基于位置的方法更能真实反映批而未供的实际位置。

图2 批而未供示意图

(3)有利于基层主管部门理解和任务派发。根据矢量范围、遥感真实地物核实批而未供实际供地、建设信息,更有利于基层,尤其是非专业部门理解和掌握。

(4)有利于分类处置批而未供。结合地面核实实际,对于在图斑范围内确实建成公共设施类未办理供地手续项目(如道路、桥梁等)的,可从速安排办理划拨供地手续;对于地面仍为原始状态、面积较大的图斑可安排核销报批批文。

但该方法也存在不足:一是依赖报批范围线和供地范围线数据,坐标数据有误或更新不及时,将大大降低应用的准确性。二是操作人员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软件使用知识。

8 结 语

笔者将3S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建设用地批而未供核实处置工作上来,能大幅度提高批而未供空间信息的获取效率,有利于任务理解和派发,提高处置效率。但也存在依赖基础空间数据的问题,使用单位应做好日常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用地项目信息的归集与更新,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专业的分析系统,提高适用性。

猜你喜欢
供地核实用地
超250 亿!广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来了!土拍规则有变
第三批集中供地陆续挂牌,出让条件优化下市场会回温吗?
广州增城第三批供地曝光!涉及新塘、朱村、中新……
569亿!广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成功出让23宗,国企成主力军!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