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转换

2021-02-23 01:13冯晓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郭小川

摘 要:郭小川的《望星空》,是一首具有鲜明典型性的作品,表面上看,这是一首符合时代大潮的政治抒情诗,但细细分辨,里边还满蕴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诗人从对星空的“瞭望”开始,歌颂对象从星空转向了人民大会堂,在言说的过程中,其情感想象发生了转变。

关键词:郭小川 《望星空》 想象转换

《望星空》是郭小川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59年4月到10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初刊于《人民文学》1959年11月号。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有着某种同质的情绪背景。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地体会到其中不一样的音符。全诗共4章239行,从其情感想象方式来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我”面对广袤的星空时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后半部分开始,对前一部分发出诘难,一种人定胜天的昂扬之感跃然纸上。在这种想象言说方式的转变之间,诗人对“崇高”(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到的对那种绝对大的东西的称谓)的理解,也由大自然转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的力量。

上文已说过,这首诗的前两部分是对人生须臾、宇宙无穷的嗟叹。诗人从现实的场景入手,进行想象编码,“今夜呀/我站在北京的街头上/向星空瞭望”,开头一句界定了“瞭望”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北京”这个政治符码更是说明了这个动作所可能具有的意义。紧接着,诗人想到,明天会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他不能“退缩”,不能“叫嚷困难”,必须“迈开阔步,踏万里重洋,挺直腰身,承担千斤重量”,写到这里,情绪上虽有对任务的恐惧,但更多的是激越。故而在接下来的四行让这种情绪收拢,此刻应该是沉着镇定的时光。“而星空/确是异样的安详”,一个“而”字,将“我”的困境与星空的安详做对比,渺小与伟大对比的主题初现苗头。在这里,诗的描写对象“星空”第一次出现,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的星空呢?后文给出了详细的阐释:“夜深了/风息了/雷雨逃往他乡/云飞了/雾散了/月亮躲在远方。”这是一个明晰、浩渺、寂静的“星空”。第一部分的第一节到此结束。

在第二节的开篇,诗人给“星空”填上了不同于前文的色调——壮丽、雄厚、明朗,并且对“穹窿”“大气”“星星”“银河”进行想象建构,分别对应“殿堂”“酒浆”“灯光”“桥梁”,不管是本体,还是它们的对应物,都具有广阔的意义阐释的空间。第三节中,对“星空”的超越性进行更进一步的言说,“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无穷无尽/浩浩荡荡”,在这一部分中,“冰河解冻/火山喷浆”“白杨吐绿/柳絮飞霜”“人间美景/世界沧桑”均是“星空”的超越时空特性的例证。在这两节中,诗人没有将“我”这一主体纳入,而是以回环咏叹的语调歌唱“星空”的广博浩渺,将其界定为崇高的,无法被超越的宏大之物。

诗的第二部分没有分节,情感直接倾泻而出。“呵/望星空/我不免感到惆怅”,开门见山,“惆怅”一词直接限定了这一部分的情感调式,紧随其后的两个“说什么”“怎比得”,将个体的有限和宇宙的无穷加以对比。“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一句呈上启下,起到结构性作用的同时,更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说明,让人想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嗟叹。接着往下看,就出现了熟悉的意象“殿堂”“酒浆”“星光”“银河”,在这里,诗人明确说了这些意象的不可触及性,诗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达到的一个彼岸。

自然宇宙引起“我”的惊奇和赞赏,却出离于我的观照能力之外。接着出现两组对话,更加证明了人在面对宇宙自然这个崇高的对象时那种无力感,“你能看得见地球吗?”在地球上的“我”能够精准凝视和领会宇宙的真谛吗?“你感觉到我们的存在吗?”也即我们的存在如此之短,在这永恒的宇宙时空里,分量几何!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只是一片迷茫,根本无法想象。继续往后走,诗人提到了个体生存和历史的复杂关系,为赞颂战斗的人生写下成册的诗章,然而却没有多少机缘瞭望星空,思考个体存在。面对宇宙的难以统摄,“我”不免感到惆怅。

至此,前两部分的实质性内容结束,在这两部分中,主要阐述的便是星空的浩渺、无限、不可把握与人有限的统摄能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在领会星空、探索星空之时,便会生出惆怅之感。在这里,对星空的思考是一种指向终极彼岸的追寻。康德说过:“崇高是那种哪怕只能思维地、表明内心有一种超出任何感官尺度的能力的东西。”a“崇高情感的质就是:它是有关审美判断力能力的对某个对象的不愉快情感。”b这里的“星空”正是这样一种存在。它不仅在数量上是无限的,而且从力量上看也是无限的,正如诗中所言“无穷无尽,浩浩荡荡”,在它的面前,地球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都属于渺小行列,这种无限与浩渺,使得诗人的感官上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所体悟对象的博大,诗人感到了一种“无形式”的压迫,继而产生了“惆怅”这种不愉快的情绪。

诗的后半部分呈现出与前半部分迥然的调式,可以说对前半部分提出了反诘,在这一部分中,“星空”的崇高被解构,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集体的力量坐上了“崇高”的宝座。

第二部分的末两行说道;“于是我带着惆怅的心情/走向北京的心臟。”给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个地点,在这个地点,壮美的星空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天变黑了,星星也变小了,阴霾笼罩的夜空,原先壮美的星空变得暗淡无光,何以会这样呢?诗人下一节为我们解开了谜底:人民会堂拔地而起,正是这人民会堂的耀眼,使得星空暗淡,人民会堂显然是个政治符码,代表着无产阶级的集体的人,它的出现消解了星空的璀璨,表明了人民的力量与其崇高地位。接下来的言说中,将北京和星空、长安街上长串的灯光和银河放在同等地位来说,并且在后文评论:这是大地上的天堂,认为这是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比星空还要璀璨辉煌的人间,因而在此处,诗人明确否定了前半部分中在星空下惆怅的人,认为“人”有生命、会生活、会思索,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张扬。

第四部分中的“我”已经有了绝对的自信,身体充满了非凡的力量,而给“我”这种力量的,是如浩荡长江般的队伍,是集体,自己也早就成为这队伍的一份子。这是一支“决不会在红灯绿酒前/神魂飘荡”的队伍,是一支“决不只是‘自扫门前雪/而是定管‘他人瓦上霜”的队伍,他们要建立一个通道,或走廊或桥梁,把人间的一切美好都送往迢遥的上苍,把长安街上的灯光延伸到远方,对那个曾经让人惆怅的宇宙星空进行改造,让夜空出现千万个太阳,把穹窿变成天安门广场,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的高扬,可以置换星体,架构新的穹窿,将一切都纳入人类的生存资源序列中,此处的要将满天星斗成为人类的家乡,也是对前半部分提出的“有多少陆地能充作人类的家乡”的回应,无论有多少,体现出了后半部分对主观能动性的重视,人定胜天之感强烈。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节的开头一句“而星空呵/不要笑我荒唐”,显然是对前文人定胜天观点的辩护,这不是痴心妄想,是真实的,强调纵使人生来短暂,但也只有人的双手才能让世界繁华,世界因人的存在而精彩,最后一声惊叹,看吧,新的火箭正遨游于星空上。

这两部分中,崇高变成了人类心灵固有的,带有人类理性的东西,在体会到自身的羸弱而产生的压抑和痛感之后,将这种不愉快感转换为快感,心灵固有的崇高被激发出来,也正是这种“崇高”使得我们有勇气去和自然进行较量。这里的“瞭望者”成为主体,通过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对未来理想的彼岸世界的追寻,主体性在这一追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换句话说,在这一部分中,诗人将人的主体性奉为圭臬,将其当作是“崇高”本身。

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来看,该诗的写作日期是 1959 年。可以说,那正是一个主体性意识“闪亮登场”的年代,他们解放思想,敢想敢干,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超英赶美”,致力于共产主义的建设,作为一位文化人和革命者,诗人就置身于这样的传统和现实之中,诗中的“为宇宙穿上盛装”的豪言壮语,就是对当时“人定胜天”的革命激情的反应。

至此,全诗结束,以“望”为中心,以星空和背景为广阔的背景,展开奇崛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人生时代,构成了一个复合的诗意空间。从整体看,诗人的用意并不是要赞美星空,而是为了产生一种突转、变化的效果,从而提升诗的抒情水准,正如陈思和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所评价的:“前后的一抑一扬之间,展示了在当时显得较为别致的视角:不囿于当下流行的风格和观念,选择去关注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尝试以一种超越局部时空限制的视界,以达到当时诗歌未达到的高度。”c

诗篇以瞭望星空开始,到歌颂人造火箭结束,从对宇宙无限的惆怅开始,到肢体意识的强烈高扬结束,从想象受到压抑开始,到理性主体得以伸张为止,完成了崇高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对“星空”的瞭望、凝视,到后来的主体性精神的高扬、激越,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从“天地无终级,人命若朝霞”的痛感,再到“三千強弩射低潮”的豪迈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诗人展现了主体性从收敛到高扬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当时时代思潮的状况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这在当时的颂歌式的作品中是独树一帜的。

ab 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下)》,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第302页。

c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

参考文献:

[1] 郭小川.郭小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康德三大批判合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成穷.康德“崇高说”的一个注脚——读郭小川的《望星空》[J].美与时代(下),2016(2).

[5] 张放.现实的困惑与思索——再论郭小川创作《望星空》的心理路程[J].理论界,2011(9).

[6] 金进.重读郭小川的《望星空》[J].当代作家评论,2007(4).

作 者: 冯晓雅,山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郭小川
杜林深植慧,小水汇为川
仰望同一片星空
第五届“郭小川诗歌奖”榜单揭晓
穆旦与郭小川在1957年前后的交往
郭小川人格评判的史实辨正
《百花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