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2021-02-25 02:16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模态大学语言

黄 静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手段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英语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学手段被不断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我国的英语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语言实验室在国内英语教学中有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改善了英语教学软硬件环境[1]。

以多媒体为基础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成为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它强调运用语言、图像、颜色、符号、音乐系统,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场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语言实验室是多模态教学的重要媒介,语言实验室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在模拟场景中对学生进行视听说训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多元互动。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摆脱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时代,电脑、投影仪、PPT课件间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感官系统,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得到有效扩充,英语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提升,对个性化学习和有效反馈都有着积极作用。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其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进行语言的有效运用,尤其是当前随着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培养大学生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在教育部编著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尤其是用于沟通交流的听说能力。”[2]2因此,探索提升大学生英语视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综评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依据,其中指出:“大学英语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保证学生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对学生“听”与“说”的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就日常话题展开的简单英语交谈;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音、视频材料和题材熟悉的讲座,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英语课程;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对一般性事件和物体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经准备后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能就学习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语音、语调、语法等基本符合交际规范;能运用基本的会话技巧。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特点

1.教学材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视听说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材料的编制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语言运用能力[3]。视听课程所选用的教学材料不仅是以强化学生的视听说能力为目的,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拓宽眼界和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在教学材料的选用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选用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并逐渐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2.教学目的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能够随时根据教学目的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虽然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通过四级、六级考试,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查在四级、六级考试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焦点并不能全部集中在四级、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上。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是“视”“听”“说”三种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的,把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作为重点,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掌握一门语言技能,为个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4]。

3.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并不是简单的播放——听辨——回答模式。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视听说方法,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语言是由词汇、语法和语音三要素组成,在这个综合体中,学好语音是掌握语言的基础。尤其在听力理解中,语音不仅是基础,更是很多学生需要加强的技能,语音基础不扎实,听辨能力则难以提升。因此,在大学英语视听课中,教师的第一步是夯实语音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纠正学生的发音不准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掌握特殊的语音发声技能,如同化音、浊化音、连读、失音、重音等。语音基础打好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听力方面的技能。肖庚生和杨小云在研究中,总结了学生17种关键的听力技能,主要包括听力辨音、判断大意、捕捉关键词、内在含义推测等等[5]。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听”是“说”的基础,语言输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语言学家杰瑞米·哈默(Jeremy Harmer)认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应全面兼顾,平衡发展,这有利于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和掌握语言[6]36。因此,在视听说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说”的语言环境,创造言语处理、言语输出的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的情感能力进行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学生产生“不敢说”“怕说错”的心理,改变学生“难开口,开口难”的局面。总之,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起主动学习的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内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生成语言知识,提升视听说能力。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影响分析

(一)实验概述

1.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9级A班和B班各40人,共计80人。

(2)实验周期:一学期。

(3)实验环境:多媒体语音室。

(4)教学模式:A班——多模态教学模式;B班——传统教学模式。

(5)实验数据: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比较A班和B班的测试成绩。

笔者在实验开始之前提出实验假设:经过一学期的英语学习,A班和B班的英语视听说能力会提升,A班的提升幅度会明显高于B班。

2.实验流程

在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9级学生中挑选80人参加教学实验,分为A班和B班,A班40人,B班40人。两组学生均在多媒体语音室参加教学实验,B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A班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实验流程见图1。

图1 教学模式实验流程图

(二)测试成绩分析

为了更好地观察学生视听说能力的变化,在实验期间对A班和B班的学生进行随堂测试,以检验学生英语视听说成绩的变化。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测试前成绩和测试后成绩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17和0.736,单因子载荷均大于0.7,KMO值为0.832,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000,说明研究数据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表1 数据信效度分析表

为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笔者进一步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T检验对应的t值为8.437,显著性水平p=0.000,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由均值变化可知,经过多模态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视听说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如表2所示。

表2 配对样本T检验表

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A班和B班学生的视听说成绩均有了提高,但是A班的学生成绩提升幅度要明显高于B班。而在实验之初,A班和B班学生的视听说水平并无明显的差异,几乎保持一致。这表明,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的视听说能力有着显著提升,并且其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四、大学英语多模态视听说教学的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传统的视听说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播放、提问的方式将大量的视听材料“灌”输给学生。因此,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学生一直都是单向的被动接受者,失去了积极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美国学者斯蒂维克(Earl W.Stevick)曾说过:“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在‘教学原则’(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之前。”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尤其是在视听说课堂中,教师不应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布置视听说任务,明确活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实验过程来看,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优化了多模态教学效果,学生在视、听、说三种学习活动中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但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实验中发现,教师的适时干预能够使学生时刻保持参与活动的热情。另外,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加以分析,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匹配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教师在多模态视听说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二)增强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趣味性

在视听说课堂氛围的建设中,教师应通过设计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来增强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模态感官,同时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有更多接触,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虽然彼此之间不太熟悉,但是有着渴望接触的新鲜感,彼此之间可以交流学习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会因为教师的存在而变得拘束,在情境模拟中,由于交际的对象是学生,相互之间的压力会更小[7]。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可以采取个人展示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视听说训练活动,比如微型演讲、影视配音、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充分利用多模态资源,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不一样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课下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展示,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也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

(三)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新颖

如果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和把控。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热点话题融入自己的教学内容中。据授课内容的统计结果显示,有40%的学生没有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不能一味根据课本内容对知识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在教学内容的补充上,教师应该利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下载一些有价值、有意义且能够契合社会时事热点的英语视频给学生观看。同时,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英文戏剧大赛等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逐渐提升英语视听说能力。总之,在教学内容更新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模态感官进行积极参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生动有趣、与时俱进的知识,并将个人所学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之中,逐步构建“视”“听”“说”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内与课外相互渗透的立体化多模态教学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多模态教学模式确实是提升学生视听说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笔者在实验中发现,如果教学设计不当,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图像、音乐、符号、颜色等因素可能会扰乱学生视听训练,分散其注意力。因此,笔者建议:首先,设计合理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视听说语言环境,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使用手势、音调、表情等多模态话语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把握课堂主旨。最后,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故要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督导,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视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模态大学语言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大学》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