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utoform的PD模块快速构建冲压件工艺补充的研究

2021-02-28 10:25
模具制造 2021年1期
关键词:冲压件制件曲面

张 军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

1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迫使各大汽车制造商不断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推陈出新,快速的更替产品,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适应市场的需求。

2 汽车冲压件工艺设计现状

紧随着各大主机厂的需求,产品的开发周期也急剧压缩,导致产品的稳定性急剧降低,替换的频次急剧增加。经常出现铸件版数据与正式版数据的巨大差异,导致重复工作的工作量急剧上升,影响整个项目周期节点。如何快速的构建冲压件工艺补充,适应当下频繁的制件更替,成为从事冲压工艺行业者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3 Autoform-PD(Autoform-processdesigner)模块简介

Autoform-PD(Autoform-processdesigner)模块,为Autoform软件结合其自身的成形模拟模块,根据冲压工艺设计特点,推出的一个基于CATIA模面设计的一个二次开发模块。此模块对制件频繁替换的适应性较好,基本能适应制件的更替频繁的设计需求。

4 快速构建冲压件工艺补充方法

4.1 冲压件工艺设计思路

(1)根据制件特征,预先排布工序内容。

(2)构建合理的压料面。

(3)剔除后序的翻边整形等内容,仅留取拉伸所需的制件面。

(4)构造拉伸工序制件曲面的延伸面。

(5)构造凸模拔模面。

(6)构造完整的凸模面。

(7)根据凸模面及压料面,构造出完整的拉伸模面。

其中花费时间最多,制件更替所产生的巨大工作量部分基本集中在(4)、(5)、(6)这3个步骤中,即图1所示的凸模面的构建,同时也是冲压件工艺补充的核心所在,这也是本论文的阐述重点。

图1 工艺补充面示意图

4.2 冲压件工艺补充快速构建方法

(1)构建合理的压料面,方法不局限于PD模块所提供的压料面构建方式,可根据个人的习惯及手法偏好去构建。在制件频繁变更下,压料面属于相对稳定的基础面,不会带来很大的变动。PD模块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压料面构造方式,设计者可根据自身偏好,灵活运用。

(2)使用PD模块内的Flange Editor工具,定义翻边整形类曲面,保留拉伸所需制件面,此工具操作适应性很好,在制件更替时基本能直接替换。在变化较大或者增加了局部突变特征时,重新定义一下边线特征就能刷新过去。

以某车型后门外板为例(见图2),为定义完翻边,仅留取拉伸所需的制件面的状态。

图2 定义翻边面后示意图

(3)构造拉伸工序制件曲面的延伸面,此步骤工作量很大,处理的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后期的替换的状态。在此步骤中,PD模块的优势就体现的很明显,也是快速构建工艺补充的重点所在。在曲面的延伸,缝补,桥接等方面处理熟练后,将会很大提升效率。

Boundary-边界编辑工具和Connect Editor-连接编辑工具为构建制件延伸面的主要工具,构建原则为分段构建,优先平缓曲面,提高延伸面的稳定性及适应性。

以某车型后门外板为例,根据此门板特征,划分了3个区域,如图3所示,同时生成了3个BoundaryEditor集合体,分区域处理能有效降低相互关联间的突变状况,在后期制件替换时,多段替换边界特征将变得很稳定,成功率大为提升。

图3 根据制件划分区域

再灵活运用Boundary和Connect两组工具,很简单灵活的将上面的3组集合体按制件的起伏特征,根据实际成形需求,连接到一起,形成整张制件延伸面,如图4所示。

图4 根据制件划分区域

通过对比,按传统的手法处理,与采用PD模块工具处理手法,效率提升很惊人,最重要的是后期应模拟需求,进行调整更为便捷。

(4)构造凸模拔模面,PD在构造此关键曲面的做法则简单:以压料面为基础曲面,使用其2DGuide工具构造出拔模面的基础曲线,此工具条展示的各种线的构建还是非常方便的,在曲线桥接,求尖点线,提取特征线等很灵活。

以某车型翼子板为例,如图5所示,通过2DGuide,在冲压方向的XY平面上构建点线,通过直接的拖拽或者精确的坐标定义,调整到所需曲线。

图5 2DGuide设计示意

构造完毕所需的2D曲线,使用Addendum工具条内的Wall命令,生成所需拔模面,此命令可根据需求自由的设定指定区域的拔模角度,过渡区的范围,稳定性和调整自由度较高,如图6所示展示效果。

图6 拔模面效果示意

(5)构造完整的凸模面,此步骤主要对制件的特征区域做相应的工艺处理。

以某车型后门外板为例,图7所示后门外板画框的区域1和2直接使用延伸面与拔模面导R即可,区域3则常做反成形处理,使此平缓区拉伸更充分。

具体的处理细节,需结合制件的自身状态处理,再将各区域,以打补丁的方式,利用Connect Editor工具进行连接处理。

如图8所示,以某车型后门外板为例,构造完毕的整体凸模面,绿色曲面为利用Connect Editor工具处理的连接部分。

图7 制件区域划分

图8 整体凸模面展示

(6)根据凸模面及压料面,构造出完整的拉伸模面。此步骤为工艺补充设计的最后一步,利用构建好的整体凸模面及压料面做导R处理。在此利用PD模块的导R,可以很方便的按成形需求设定所需区域圆R。

通过以上步骤,利用Autoform-PD模块,能快速的构建冲压件工艺补充,能使各重要元素的参数化,可调整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也是快速构建的重点所在。

5 结论

通过长期使用PD模块快速构建冲压件工艺补充,对比传统手法,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特别在制件更替中,模具设计效率的提升也极为明显。

猜你喜欢
冲压件制件曲面
冲压模具自动化吸盘设计研讨
Type-C外壳成形工艺及级进模设计
U形件弯曲整形模设计
不同分模线位置对尾端板成形性的影响
参数方程曲面积分的计算
参数方程曲面积分的计算
第二型曲面积分的中值定理
关于第二类曲面积分的几个阐述
关于汽车冲压件品质管理的研究
影响车身精度的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