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美容就医者体像和自尊的影响

2021-03-02 07:18王燕华唐胜建王丽娟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相貌美容量表

王燕华,唐胜建,王丽娟

(1.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山东 潍坊 261042;2.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2;3.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2)

体像(body image,BI)也称为身体意向、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自身外表的主观印象,主要通过观察别人和自我对自己身体的反应而建立[1-2]。对体像的认识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形成和发展贯穿个体发展的长期阶段[3]。自我体像与个体的多种心理因素有关,其中显著相关因素是自尊因素。有研究[4-5]显示,部分美容就医者通常存在心理和体像障碍。成年人中大约60%的女性和40%的男性有负面身体形象,且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稳定[6],严重影响整形效果和就医满意度。有研究[7]表明,体像与自尊有关,因此,提高自尊对于改善研究对象的体像评分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针对美容就医者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采用多维自我体像调查问卷和自尊量表进行评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8 年10 月于本院接受整形美容者13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人。对照组男 9 人,女 56 人;年龄 18~57 岁,平均(29.63±10.11)岁。干预组男 9 人,女 56 人;年龄 18~56 岁,平均(28.40±9.35)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自主要求行美容整形手术者;无严重病理性畸形者;无器质性病变者;配合手术前后的调查及随访观察者;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者;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疾患、凝血功能障碍者;具有精神病史或体像障碍者。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由科室医护人员给予常规医护干预,包括按时服药、注意休息,保持日常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喜好加强饮食指导,建议家属积极参与护理,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度。

1.2.2 干预组 干预组由心理学辅导师和主管医生共同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主要包括4个阶段[8]:①心理诊断阶段:术前与就医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②领悟阶段:对就医者进行手术美容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参加对象对体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及美容对体像的影响有进一步了解。③修正阶段[9]:向就医者讲授认知与情绪的关系,使其认识错误的认知可导致负面情绪。改变就医者错误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及对自身相貌方面的认知偏差,尤其注意改变其非理性认知(如“只有美丽的人才是成功的”等),减少对自身体像的过多关注。④再教育阶段[6]:通过多种手段帮助美容就医者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教育患者通过书写的方式自我反省和重塑认知;改变负面描述身体的语言;教育患者少关注不满意的身体部位,多关注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教育患者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1.3 测试工具 ①多维自我体像调查问卷(multidimensional body self-relations questionnaire,MBSRQ),该量表由马如梦等学者修订而成[10]。问卷分为10 个维度,包括相貌评估、相貌倾向、舒适评估、舒适倾向、健康评估、健康倾向、疾病倾向、身体部位满意度、超重、自我分类。该调查问卷使用等级评分制,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开展,根据各因素得分情况判断被调查对象在某项因素方面的水平。MBSRQ问卷能反映2 个倾向:评估和认知-行为倾向,分别代表了“相貌”“健康”“健康倾向”等。该量表与一般体像量表区别为:使用该量表可区分健康和疾病倾向的因素。经检验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②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该量表由Rosenberg编制[11],共10个项目,采用Linkert 4点评分法,范围从“1=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10个项目的得分之和为自尊总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6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BSRQ 体像调查量表评分比较 对照组手术前后MBSRQ量表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术后相貌评估、舒适倾向、健康倾向、身体部位满意、超重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提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自尊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自尊得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且干预组术后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MBSRQ体像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MBSRQ body image survey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scores)

表2 两组MBSRQ体像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MBSRQ body image survey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scores)

时间手术前例数65 65术后拆线时组别对照组干预组t值P值对照组干预组t值P值65 65相貌倾向3.40±0.43 3.27±0.51 1.57 0.12 3.48±0.35 3.64±0.42 2.36 0.02舒适倾向3.24±0.41 3.27±0.28 0.49 0.63 3.28±0.42 3.47±0.35 2.80 0.01健康倾向3.04±0.36 2.98±0.32 1.00 0.32 2.92±0.48 3.10±0.33 2.49 0.01身体部位满意3.41±0.75 3.40±0.60 0.08 0.93 3.39±0.73 3.62±0.47 2.14 0.04超重2.21±0.84 2.40±0.87 1.27 0.21 2.19±0.73 2.76±0.93 3.89 0.00

3 讨论

国内研究[12]显示,与普通人比较,整形美容手术者在体像方面具有较多的消极认知,对体像的关注水平更高,对自身的健康情况也存在消极认识。国外研究[13]表明,消极体像与低自尊相关。因此,如何提高美容就医者自尊,进而提高其体像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有多种心理干预手段可提高受试对象的体像及自尊水平,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CBT)、体育锻炼疗法、媒介认知疗法、自尊增强疗法及心理教育疗法[14-17],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认知行为疗法[6]。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与行为进而改变其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认知行为疗法在烧伤患者、乳腺癌、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失眠障碍等多种身心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18-21],均取得明显效果。目前认知行为干预在美容就医者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常规医护干预与认知行为干预对美容就医者体像及自尊影响,从而寻找可改善美容就医者体像及自尊状态的方法。

表3 两组自尊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elf-esteem survey(x±s,scores)

表3 两组自尊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elf-esteem survey(x±s,scores)

自尊得分22.54±2.38 22.22±2.46 0.75 0.45 23.45±2.66 24.72±1.99 3.08 0.00时间手术前例数65 65术后拆线时组别对照组干预组t值P值对照组干预组t值P值65 65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干预组相貌评估评分、舒适倾向评分、健康倾向评分、身体部位满意评分、超重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美容就医者的体像评分;干预组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美容就医者的自尊评分。分析原因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偏重于基础护理,包括药物、生活习惯、营养饮食干预等。而干预组采用的是认知行为干预模式,该模式通过多种手段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包括采用书写的方式自省,每天检测照镜子次数,改变描述身体的消极语言,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等,对特定行为制定详细计划,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对行为表现进行反馈等,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患者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从而达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美容就医者的体像及自尊状态,但本研究为小样本单中心研究,未来将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相貌美容量表
透视环保美容热
美容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相面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