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谁来承担

2021-03-02 11:24方海东
新班主任 2021年2期
关键词:牛顿角度集体

方海东

八年级学生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责任意识主题吻合学生该阶段的特点,是八年级学生品格教育的重点。同时,它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学生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有重要的影响。在组织学生参加了“牛顿环”活动两周后,我以这一活动为引子,设计了这节主题班会。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 收集“牛顿环”活动照片,并做成活动视频。

2. 寻找一个有责任感的同学,拿到能体现他“负责任”的学习材料。

3. 调查“石心班”当前的5大问题,将统计结果做成饼状图。

4. 设计一张名为“给石心的承诺”的责任卡。

5. 选择部分学生的“牛顿环”活动感受作为课堂材料。

学生准备

1. 每人写一段约200字的参与“牛顿环”活动的感受。

2. 在软件上完成“石心班当前的5大问题”调查问卷。

【活动过程】

师(引入):人们总会回忆自己曾经的经历,这不仅仅是一种回忆,更是一种反思、调整和改变。面对过去,我经常想3个问题:我得到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这也让我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和改变。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一次记忆深刻的活动——“牛顿环”(出示活动照片)。

问题设计

1. 关于这次活动,你还记得什么?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2. 你当时是什么角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 找个不同角色的人问问,他又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同一个活动,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唤醒一个人的记忆和情绪,最好的方式是回到现场。请大家一起观看视频《2分钟的牛顿环》。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导思考,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唤起学生的思考。回到现场,重温自己的经历,奠定具体认识的基础。

环节一:责任由谁承担

播放视频:《2分钟的牛顿环》。(视频分成3个部分:第一,针对活动任务的商讨和准备;第二,整体团队表现和每个人在活动中的坚持和努力;第三,失败的场面。)

学生观看要求:①请从不同角度回忆你在当时的情绪和思考。②请你一边观看,一边用关键词批注。

问题设计

1. 看完之后,你现在心里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你想找谁问?

2. 你们现在有新的感受吗?

预设: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联系生活,联系集体,认识活动中体现的责任意识。

教师总结:很多活动蕴含的内涵就意味着生活的某种状态。活动成功与否,其实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成长与否。

3. 活动不成功的责任,到底谁来承担?

【设计意图】从活动设计来说,本环节重视学生回到现场的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具体走向抽象。从学生角度来说,从认识身边的问题开始,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认识责任品质,这是学习的开始。从教师角度来说,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是激发学生多元思考的开始,同时也是吻合主题的多角度再学习。

环节二:责任如何定义

师(引入):刚刚,我们面对责任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说实话,集体活动不成功的责任到底谁来承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节选了前两天大家写的感受。在阅读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从承担责任的角度,你看见了几种类型,有什么不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谈的?

(出示部分同学参加活动的感受,全班阅读并回答问题。)

生1:“牛顿环”活动让我发现,班级的建设会在一些人的影响下变得很艰难。在活动的时候,一个人的头没靠住,腿没撑好,就会使下一个人也难以支撑,于是两个人就能带着一群人倒下去。所以,接下来我要改掉我的缺点,为“石心班”的建设着想,不做引发混乱的“一些人”,那样的班级才会完美。

生2: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下午,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下午。起初,当我作为一个“观察者”去看别人玩“牛顿环”的时候,感觉非常容易。参与时,我才知道有多困难。我第一次尝试,倒计时结束后并没有立刻挺起腰,抽椅子相当困难。第二次,我发现了别人的脑袋给腿的压力是多么大。最后一次,我的腿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我撑了下来,还有同学倒了。一个人倒下去了,前面的人脑袋就没地方支撑,于是,大家都倒了。我不該责怪任何一个人,每一个人都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个人都该反思自己,即使对失败只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影响。

生3:世界上最令人失望的不是失败,而是明明有成功的能力,却因为自己无法坚持而失败。这次活动中,最好的成绩是1分38秒,离两分钟只差22秒。这22秒很难熬吗?的确,但并非做不到。我观察到,王可铭和许亦朔多次因肩膀滑落而想要调整,却导致崩盘。这就相当于1000米跑步中,当只剩100米时,鞋带突然掉了。最后的100米,咬咬牙就到了;最后的22秒,坚持一下也就成功了。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状态不对,想要调整,可是调着调着,最后却发现,努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坚持才是唯一的出路。

生4:看着8个人做“牛顿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黄河是最认真的,每一次都以最佳状态应对,他也是唯一一个撑过8轮的人。其次,我看到的是王可铭在某一轮的游戏中,为了防止自己掉下去,做出了“自残动作”:用手抓两边手臂,抓出了两大条红印,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对班级好的人,他在用行动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放弃。我虽然未能上场,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拼搏的精神。不管最后结局怎么样,不管失败多少次,在最后一轮的时候,我看到所有人都尽力去完成这项游戏,场外的人都保持沉默。大家并没有约定,也许这是一种默契,用安静给予他们最好的环境。

师(小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对于责任的认识。那就请各位选择一个角度,用一句话定义“责任”。

(出示材料2:关于活动责任的类别。)

师:我们总认为活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某些人的某些做法,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引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个人成长,班级建设或其他)。

(1)有人说,优秀的人故意放水,决定了一个集体优秀与否。

(2)有人说,弱小的人无能为力,决定了一个集体优秀与否。

(3)有人说,想改变的人不知方法,决定了一个集体优秀与否。

师(小结):在刚刚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表现,更是某一类人面对集体生活的责任意识。原来,集体的成败责任,是源自我们的内心。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面对责任,需要摆出自己的态度,选择主动。

经历了以上思考,请你第二次为“责任“下一个定义。(引导学生从“态度”角度界定。)

(教師出示材料3:“责任”的分解。)

师:对于责任,我们其实可以从三个层次认识。

第一,从古汉语中可以知道:责,求;任,保。第二,它的意思就是:求人承担,求事保证,就是要有人承担才能做成事。第三,我们看到“责”以“人”为底,“任”以“人”为依,它们都说明了一点,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人”来主动承担。所以,责任和人的行动联在一起。

(教师出示材料4:选人的标准。

选择朋友的标准:责任、性格、爱好、兴趣……

选择对象的标准:责任、性格、家庭、学历……

选择员工的标准:责任、努力、态度、忠诚……

选择团队的标准:责任、性格、沟通、学历……

选择班主任的标准:责任、能力、为人、影响……)

问题设计

1. 你发现了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2. 有责任心的人是什么样的?

师:生活中,想要做更好的自己,想要遇见更好的集体,想要看见更好的社会,责任心是不可或缺的。在生活中发光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负责任。

【设计意图】从活动设计来说,从具体走向抽象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认识责任是活动的核心。同时,两次对“责任”的定义,是引导学生思考并具体化“责任”的过程。从学生角度来说,深度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构建思维方式的开始,也是成长的过程。从教师角度来说,通过具体材料,有落脚点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是推动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

环节三:责任在行动中

(教师出示材料:马云的一条微博和班上某名同学的学习计划。)

师:两个材料,一个是马云在微博上召集人为医院、医生和护士写了一本《新冠肺炎防治手册》,还有一个是我们班某同学的暑假学习计划。

阅读这两个材料,并获取材料中关于责任的信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他们承担责任的作用点分别在哪个方面?

2. 他们是怎么承担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3. 对于责任,他们的具体行为是什么?

预设:帮助学生建立从责任到承担行为的思考过程,懂得承担责任就需要实践行动。

师:我们看到了社会顶尖的人物,也看到了身边的同学,可以明白,承担责任从来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他们都是一些会“发光”的人。

活动1:请你第三次为“责任”下一个定义。(引导学生从“行为”角度界定。)

活动2:请你对比三次“责任”的定义,你发现了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认识中,可以看到我们对“责任”的认识,从模糊的意识到主动的态度,最后是具体行为。是的,这就是责任,一种综合了意识、态度和行为的品质。人只有具备这样三种因素的责任,那才是真正的有责任心的人。

【设计意图】从活动设计来说,基于两个维度看承担责任的行为,有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能引导学生基于案例学习,体验多角度思考带来的影响,构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从学生角度来说,有落脚点的思考,更能有理有据地看见自己的学习过程,有话可说,有理可述。从教师角度来说,选择马云和身边同学的案例,对接责任感、构建责任体系的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责任是从小到大建立的。

环节四:责任在生活中

(教师出示材料1:某同学的暑期学习计划表。)

问题设计

1. 猜猜看,这是谁的作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 采访作者:你为什么这么定计划?

3. 总结该同学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从刚刚这位同学的说明中,我们可以整理这样一条思路,它分成4个步骤:针对问题→主动承担→寻找方法→主动解决。这里包含着我们对问题的责任意识、责任态度和责任行为。

这是一名同学针对自己的问题的负责任行为。如果是面对班级的问题呢?该怎么解决呢?

(教师出示材料2:“石心班”的5大问题:①哗众取宠;②作业质量差;③做事效率低;④学习动力不足;⑤缺乏底线意识。)

问题设计

1. 集体责任四问:谁的责任?谁来承担?如何承担?行为是什么?

2. 讨论,根据集体责任四问来表现自己的责任感。

3. 学生分享。

师: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第一,在集体中,是以他的行动告诉每个人,我负责,我来做!这是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第二,在个人行为中,面对自己的问题,也能“我来,我做!”

活动:请你写下自己在现阶段的5大问题。

要求1:按照重要性对5大问题进行排序。

要求2:根据个人责任4问,做反思性解答。何时的责任→如何承担→行为是什么→何时完成。

要求3:将个人责任4问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为“给石心的承诺”,完成后贴在课桌左上角。

要求4:分享并说明理由。

师:一个人不仅仅只有自己个人的责任,他还要承担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我们应该明白,当处在不同角色的时候,要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

承担责任不是口号,也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它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是为了证明自己责任意识的主动行为。

师:最后想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在这句话中,我们将会看到责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希望各位的责任心会成就自己的梦想。

(教师出示材料3: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设计意图】从活动设计来说,这是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的问题,包括班级问题和个人问题。只有在不同维度的问题解决中,才能理解责任感的不同维度,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并转化为行为。从学生角度来说,讨论自己和班级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方法,激发班级主人翁的意识,这就是责任感的建立和个人责任品质的形成过程。从教师角度来说,通过集体责任4问和个人责任4问,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建立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

本主题班会设计体现了3个特点:一个核心,两条线路,三种模式。

一个核心,是以品质培养为核心,解决问题不停留在表面,而是看见问题行为背后缺失的品质,引导学生建立品质,并具体化为行为。

两条线路,以“个人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的发展为明线,培养学生的大责任观;以“责任意识—责任品质—责任行为”的培养为暗线,培养学生践行责任的行为。两条线相辅相成,推动责任品质形成。

三种模式,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问题的模式,分析问题不拘泥于表面,而是从表面行为看到抽象品质;二是抽象到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懂得用具体行为践行抽象品质,解决身边的问题;三是由点到面的统计问题的模式,学会统计,学会获取关键信息,把握内涵。(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牛顿角度集体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警犬集体过生日
角度不同
人啊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失信的牛顿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集体逃学
泛滥的集体签名
聪明的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