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焦虑及应对策略

2021-03-03 05:02尹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应对策略高中生

尹杰

〔摘要〕数学焦虑是高中生面临的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它既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和社会性交往的发展。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在阐述数学焦虑的概念和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数学焦虑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解决这些消极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焦虑;消极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3-0070-03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该学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逻辑推理能力发展不是很完善的高中生来说,数学焦虑时常伴随着他们的学习生涯,这不但会影响高中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影响他们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所以,减少高中生的数学焦虑情绪对其生理、心理和未来发展都十分重要。

一、数学焦虑的概念界定

数学焦虑(mathematics anxiety)是个体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或者参加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1],可以负向预测高中生的数学成绩。

高中生数学焦虑的产生并不是某一个因素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大致可以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2]。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父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忽视,都会使高中生对数学形成消极认知,从而导致较差的数学成绩。长此以往,学生会将这种心态固化,形成相对较低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动机,这是高中生产生数学焦虑的内源性因素。

二、数学焦虑对高中生的消极影响

(一)数学焦虑对高中生生理的影响

高数学焦虑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或者只是遇到与数学有关的信息时,他们的心脑血管活动、唾液皮质醇浓度都有所提升[3]。有关高数学焦虑学生神经机制的研究还发现,高数学焦虑容易导致与疼痛感知有关脑区的激活。这些生理现象表明,严重的数学焦虑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二)数学焦虑对高中生认知的影响

工作记忆和执行控制系统是个体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具备的认知能力,较高的数学焦虑削弱了学生的执行控制能力,减少了工作记忆容量。一方面,工作记忆是个体暂时储存语言理解、推理等复杂认知的大脑系统,主要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其中,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它能够引导个体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然而,根据过程效能理论,数学焦虑增加了学生工作记忆的负荷[4],减少了本该用于解决当前数学问题的工作记忆容量,使得中央执行系统对个体正确解答数学问题行为的执行控制失败。另一方面,注意控制理论认为,数学焦虑会导致个体更多地关注自己对数学问题的担忧和负面认知[4],这种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使得个体无法执行认知控制来解决当前的数学问题,因而高数学焦虑的高中生要么表现出较低的解题正确率,要么解题时间较长。例如,当解答简单数学问题时,高数学焦虑学生和低数学焦虑学生在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解答复杂数学问题时,虽然高、低数学焦虑学生在解题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高数学焦虑学生的解题正确率相对较低。

(三)数学焦虑对高中生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影响

长期的数学焦虑还会影响高中生的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同伴交往是高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习成绩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同伴关系。较高的数学焦虑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而影响来自同伴的认同感。每个家长都期望子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但过高的期望会给子女带来较大的学业压力。数学焦虑导致数学考试失利,会让高中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和回避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进而引发父母对他们的失望。这种双向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三、高中生数学焦虑的应对策略

(一)来自教师方面的努力

1.改变错误认知

首先,高中生产生数学焦虑部分是由于他们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者存在過度概括的思维习惯,容易因一次失败的经历对自我全盘否定。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认知和能力的前提下,纠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错误认知。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自我数学学习期望进行调整,设置合理的数学成就目标,使得自我认知、实际水平、预期目标等处于统一状态,降低数学焦虑情绪[5]。另外,引导学生使用积极心理暗示,防止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为遭受挫折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感受,避免加深他们对数学学科的错误认知。

2.激发学习兴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单调乏味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无聊、焦虑的情绪。因此,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讲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对立体几何的讲解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魔方、盒子、教室的空间结构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对立体几何概念、应用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抛出一些与所讲授的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讲解题目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维,例如整体思想、数形结合、转化等[5]。这样一来,当学生再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能够快速地找到解题方法,有效缓解自身的数学焦虑情绪。

3.增加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研究者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建立了合作小组[6]。结果发现,中等生、学困生从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最大,在数学成绩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合作学习增加了班集体对学困生的接纳程度。学优生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且还得到了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极大提高了自尊水平;学困生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社交焦虑、数学焦虑水平有了明显下降。由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情况,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增强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由“学不会”转变为“想要学”。

(二)来自家庭方面的努力

1.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支持更多,他们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积极行为多采用正向强化的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并且能够正确看待数学考试的失利。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有绝对的标准,要求孩子必须服从,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多采用惩罚的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独立意识较差,成就动机较低,因而孩子极易在数学考试失利之后对数学产生消极的认知,进而导致较高的数学焦虑。所以,父母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想法,还要给予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

2.父母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家庭是孩子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塑造孩子的认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对数学抱有积极的态度,其子女往往也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如果家长本身害怕数学失败,那么子女也往往因害怕失败而逃避数学学习[7]。因此,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建设,多鼓励孩子。需要注意的是,越注重孩子数学能力提升的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的期望也越高,这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学习数学的压力,会增强孩子的数学焦虑。所以,父母在向孩子传递自己积极的数学态度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孩子学业情绪的调控。

参考文献

[1]陈英和,耿柳娜. 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J]. 心理科学,2002,25(6):653-655.

[2]肖慧. 中学生数学焦虑内源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0):61-64.

[3]Chang H,Beilock S L. The math anxiety-math performance link and its relation to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 review of current behavior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research[J].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s,2016(10):33-38.

[4] Moustafa A A,Porter A,Megreya A M. Mathematics anxiety and cognition: an integrated neural network model[J]. Reviews in the Neuroences,2020,31(3):287-296.

[5]江潞潞. 高中生數学学习焦虑的积极干预策略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6):37-38.

[6]蒋波,谭顶良. 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合作学习对谁更有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43-45.

[7]庞茗萱. 家长数学态度对学生数学成就的影响:数学动机和数学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J]. 青少年学刊,2020(1):22-27.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应对策略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