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的2020收获

2021-03-03 14:35何松
新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网球赛事球员

何松

时间如白驹过隙,站在年关交替处,回望2020这个不平凡的年份,感慨良多。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节奏,原有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重塑成为一整年的关键词。

和许多行业一样,网球运动也未能幸免,一度遭遇重创,职业赛事面临几个月的停摆危机,球员无赛可打,球迷没球可看,整个产业陷入萧条。面对困境,中国网球从办赛方到球员自身,都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在逆境中取得了喜人的收获。

中国赛季取消中巡赛登场

以往,每年美网结束之后便进入传统的中国赛季,网球的热浪从大洋彼岸传递到东方,从9月到11月,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多达十几站不同等级的ATP和WTA职业网球赛事集中在中国举行。

中国赛季不仅将网坛巨星请到家门口参赛献艺,让球迷一饱眼福,也为本土好手提供了与高手切磋的舞台,加深中国网球与世界先进理念的交流与融合。通过网球这张国际名片,世界认识了蒸蒸日上的中国。

2020年,虽然中国的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但国际疫情形势久未好转。为保住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国家体育总局在2020年7月提出,除北京冬奥会测试赛等重要赛事外,2020年内原则上不举办其他国际性体育赛事活动。据此,ATP和WTA中国赛季宣布全部取消。

中国网球巡回赛是一项全新的体育赛事,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在赛事行将启动之际遭遇疫情,受到的冲击远超预期。得益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上赛事各部门凝心聚力,在各方关怀之下,中巡赛终于登场。

中巡赛是中国网球协会倾力打造的自主赛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挖掘优秀的后备人才,为中国网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按照级别从低到高,中巡赛分为精英级与职业级,通过精英级与职业级赛事的同步展开,逐步实现全民参与,打通业余和职业之间壁垒,每位球员都能通过比赛拥有自己的国家积分和排名,获得各级赛事的参赛资格、种子签位等。

中巡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有网球爱好者的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国内职业球员和专业队回归本土赛事,王蔷、王雅繁、朱琳、郑赛赛、韩馨蕴、刘方舟、王曦雨、王欣瑜、汤千慧、蒋欣玗、张之臻、吴易昺、张择、吴迪、李喆、华润豪、孙发京等大批常年征战国际赛事的球员纷纷在中巡赛的舞台上绽放光芒。与此同时,白卓璇、王美玲、马烨欣、莫业聪等新秀也崭露头角,取得亮眼的成绩。

从去年8月1日赛事揭幕战在云南安宁打响,到11月29日总决赛在四川成都落幕,四个月的时间里,中巡赛的足迹遍布全国10个省与1个直辖市,在12座城市進行了14站比赛,行程超过2万公里,全年参与球员达2975人次。

毫无疑问,防疫工作是中巡赛的重中之重。针对网球比赛特点,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中巡赛为每站比赛制定了不同的防疫方案,从最初的全封闭式管理,到后来陆续开放观众入场;从严格的核酸检测,到全新的球员服务规范,细致入微的工作最终助赛事实现了“零疑似、零感染、零确诊”的防疫目标。

赛事营销显神通一球致胜吸睛

中国赛季被取消,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赛事举办方,一年的辛苦筹备化为乌有。不过,随着一些行业陆续复工复产,多项赛事开动脑筋,各显神通,开展营销活动。

面向网球爱好者,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运营方久事体育推出一球致胜网球大奖赛,用“国际标准、专业配置、独创赛制”吸引大众关注,冠军可以独揽高达100万元的巨奖,这个数额不仅在业余网球圈绝无仅有,甚至超过一些职业赛事的冠军奖金。普通网球迷能够踏上大师赛的中央球场,享受高规格的主裁、球童、司线、鹰眼、灯光、司仪、直播服务,体验和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穆雷等大牌球星一样的待遇,是非常特别的经历。

赛事前期预热工作到位,力邀费德勒、梅德韦杰夫、锦织圭等国际球星录制宣传视频。报名通道开启后,名额被一抢而空,不仅上海本地的网球迷踊跃参与,还有不少从外地远道而来的球友。

一球致胜的规则非常新颖,从512人的庞大签表中胜出,不需打满9场比赛,只要连赢9个球即可。赛事采用单淘汰制,每场对决都是一球定胜负,每一分都是赛点,赢家晋级下一轮,败者直接出局。赛前通过抽签决定发球权,如果是不同性别的选手相遇,那么男选手只有一发的机会。

这样的赛制带有一定运气成分,人人有机会,个个没把握,有稳妥型选手,也有搏杀型球员,每一分的进程各有千秋。全国业余网球冠军叶子豪一发失误,直接败在刚入门的女选手拍下。20岁的沈祎智聪在决赛中面对机会球下网手软,错失大奖,难过掩面。最终,上海老将郭一民勇闯九轮,摘得百万大奖,靠的是更平稳的心态。

爱网球,远在胜负之外。冠军只有一个,但许多球迷通过一球致胜的平台展示了风采,结交了朋友。赛事成功吸引更多人关注与参与网球运动,这才是主办方的真正用意。

不忘初心活力重回中网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每年中国赛季关注度极高的赛事,2020年金秋时节推出精彩纷呈的网球推广活动,为网球产业复工复产添砖加瓦,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国庆看中网,既是习惯,也是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面对特殊形势,中网不忘初心,打造主题为“梦想,不止一种高度”的系列公益活动,精心策划了网球菁英邀请赛和中网业余联赛,让活力重新登场。

2020中网西藏公益行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首创集团主办,集中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举办,最高到达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定日县,海拔5000米以上,旨在以网球和顶级赛事为载体,帮助青少年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激发孩子实现人生目标的动力。

网球菁英邀请赛2020年赛事分为北京与上海两站,南北呼应。两届大满贯女双冠军郑洁搭档前国手张爱民,在北京站的比赛中与参赛菁英球友展开抢七对决,点燃了现场的激情。

中网业余联赛创办于2009年,是中国网球公开赛全国性的网球普及推广活动,创办时间早,举办城市广,参赛人数多,影响力强。2020年是赛事举办的第12年,赛事全新升级,在昆明、重庆、成都、沈阳、北京、武汉六座城市掀起网球热潮。赛事引入实时比分、图片与视频直播等新玩法,提高奖金和参赛福利,让业余网球也具职业味道。

征战国际中国金花不乏高光时刻

2020年的网球赛历因为疫情被打乱,但值得欣慰的是,除了温网早早宣布停办一年之外,其他三项大满贯赛事都仍然得以举办。其实,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出国参赛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但出于对网球运动的热爱,中国金花们接受挑战,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2020年初的澳网,王蔷在第三轮遭遇23届大满贯女单冠军得主小威廉姆斯,2019年她们曾在美网相遇,当时王蔷只拿到可怜的一局,这次交锋没有人看好中国姑娘能赢。面对实力雄厚的网坛霸主,王蔷打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网球,强势出击逼迫对手失误连连,最终三盘获胜复仇成功。比赛正值除夕之夜,王蔷胜利的消息通过春晚传递给了广大观众,为疫情期间的国人送去鼓舞。

美网是2020年举行的第二项大满贯赛事,由于国际旅行受到限制,参赛的中国球员不多,双打好手徐一璠远渡重洋,与搭档梅理查尔配合默契,一路晉级决赛。虽然最终她们以两个4比6不敌兹沃娜列娃和西格蒙德屈居亚军,但创造了中国大陆球员在美网的最佳名次。

几经改期,红土大满贯法网9月底姗姗来迟,这一次带来惊喜的是张帅。国际比赛恢复之后,张帅的成绩一度并不理想,然而来到法网这片她曾经最不擅长的场地,这个顽强的女孩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突破,前三轮全部直落两盘过关,首次跻身法网16强。

更难得的是,在比赛不多、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网球选手如王蔷、张帅、彭帅、吴迪、郑钦文等还主动捐款捐物,为疫区送上温暖,而已经退役的网球名将李娜更是捐出300万驰援家乡武汉。

2021阳光总在风雨后

新赛季近在咫尺,2021年澳网的预选赛挪到迪拜和多哈举行,正赛推迟到2月,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尝试。疫情的阴霾还没有过去,为了打造健康安全的比赛环境,妥协和让步很有必要。

在更加行之有效的抗疫措施出炉之前,公共场合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聚集,严格的核酸检测和隔离,依旧是办赛需要遵循的原则,网球这项国际化程度颇高的运动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好在大型赛事重启的模板已经形成,如何打造安全气泡有了可以借鉴的案例,球员、球迷和从业者也渐渐适应了疫情之下网球比赛新的特点。

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类只有齐心协力,正视病毒的危害,严格遵守防疫措施,生活才能回归正轨。在医疗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转机应该就在不远处,网球运动要恢复往日的繁荣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网球赛事球员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超级殚跳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