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 强迫症者眼中的纳达尔

2021-03-03 14:35强迫刘
新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余地体坛费德勒

强迫刘

2020体坛记忆

2020是不凡的一年,无论对世界体坛,还是对热爱体育的你我,有失去,有成长,有振奋,有沮丧,但是体育总陪伴在身边。

疫情下的世界体坛经历了一个沉闷的过渡期,而热爱网球的我从纳达尔身上感受到振奋的气息。与我同一年出生的纳达尔,在2020年真正成为与费德勒比肩的男人。

喜欢纳达尔,是因为一直以来都会从他身上感受到强大的意志品质。他像一根绷紧的弹簧,从来不给自己任何松弛的余地。有人说他足够幸运,上天不仅给了他无可估量的天赋,也早早设置了一项几乎为他量身定制的赛事。但用心观看纳达尔比赛的人不会这么认为,身上带有“强迫症”标签的我,更不会只艳羡他的成功。

纳达尔的比赛,每一分钟都不会让旁观者感到轻松。纳达尔就像是台精准的仪器,所到之处始终记数着频次,精准丈量着高度与距离,不容忍可以感知的偏差出现。摆放水瓶的距离,发球前的动作以及拍球的次数,这些颇具仪式感的行为都会让人将他与强迫症患者画上等号。而他在发球的瞬间,面部的狰狞表情更让人感到不适。但那些嘲讽他的人,或许无法理解纳达尔如何在严谨的行为中维持心态的平稳,如何在自我营造的紧张氛围中保持住高昂的斗志。做纳达尔真的很累,累得让不习惯他行为方式的人喘不过气,但纳达尔早已将压力内化为激发动力的强心剂。如果他无力承受这种压力,或许就无法承担这份天赋。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纳达尔的比赛,我都会萌生对他的钦佩。在球被击出之前,他就一遍遍暗示着自己,就像鼓掌,拍响第一下就不会没有第二下。而当球击出后,他又无限释放着未知的自己,心中的永动机总能保持在最大功率,跨越球场的纵深就像征服巨大磁场中的细小颗粒。那些鞭长莫及的来球,会被他奇迹般地击出,那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救球,也会被化为扭转乾坤的神来之笔。每当看他的精彩集锦,我都会感叹:如果不是遭受压迫,他不会有这样惊艳的得分;如果不是被压力浇铸成器,就不会有这样出色的纳达尔了。

当费德勒如日中天时,没人想到还会有谁能与之比肩,因为那已经是无法被高攀的神话。而时间极软又极硬,它的软,体现出包容一切的耐心;它的硬,能打磨任何坚硬的物體。纳达尔耐心地重复着自己摸索出的全套“仪式”,却把最坚硬的一面投入到球场上;场下不给自己留下任何余地,场上便不给对手腾出任何空间;重复不止,也奋斗不息。如今看来,那不可超越的神话也终将被他踩在脚下。

这一年,在又一次亲眼目睹纳达尔夺冠之后,我通过微信向朋友发出了这样的文字:“纳达尔,用绷紧的神经拿下一座座冠军奖杯,每一座都无比沉重。”

猜你喜欢
余地体坛费德勒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撑下的教学案例设计
给学生留有“余地”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停顿
听“周末赛场”知体坛大事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
励志灯塔
体坛“群英”会
费德勒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