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疴用猛药刮骨须忍痛

2021-03-03 14:35郝清亮
新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平均收入职业联赛事关

郝清亮

亚冠结束了,中超BIG4的表现乏善可陈。和日韩球队相比,代表中国职业联赛最高水平的4支球队不乏超级外援,更有多名归化球员加持,即便如此,面对韩、日球队,也没有明显优势,甚至一如过去N多年那样,依然处于下风。这种原地踏步的状况,这种没看到差距有丝毫缩短的现实,这种高投入与低产出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人再次反思:过去十年用金钱堆砌起来的职业联赛热热闹闹,是不是正确的道路?中国足球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走?出路究竟在哪里?

有一组数据:2018年日本J联赛俱乐部平均收入3.1亿元,平均支出3.16亿元;韩国K联赛俱乐部同年平均收入1.23亿元,平均支出1.09亿元;中超俱乐部同年平均收入6.86亿元,平均支出11.26亿元,平均亏损4.4亿元(以上数据均以人民币计)。去年12月14日,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也公布了一组数據:中超俱乐部的投入是J联赛的3倍多,是K联赛的10倍多,球员薪酬是J联赛的5.8倍,是K联赛的11.7倍。球员薪酬占中超俱乐部总投入的70%-80%,其中70%进入了外援的腰包。还有一组数据:中超球员平均年薪约为当年中国居民平均收入的160倍,而J联赛和K联赛则分别为当地居民平均收入的8倍和5.5倍。

与超高的投入相比,中国足球的成绩呢?U系列队伍已经有十年没能冲出亚洲区预选赛,到世界赛场上亮相了,国家队在2002年之后,离世界杯赛场越来越远,如今还在亚州40强的比赛中挣扎着,能否进入12强决赛尚未可知……

因此,陈戌源说:“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我们难道还不觉醒?我们难道良心已死吗?还要继续在这样的足球环境中生存吗?”这样的“良心说”让人唏嘘,也让人心酸。金元足球正在吞噬着中国足球原本就不太健康的肌体,中国足球投入与产出的落差已经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泡沫之虚高,进步之缓慢,改革之艰难,需要足协主席唤起所有从业者的良心认知。

如此下去,中国足球必然积重难返,越来越偏离轨道。所以,重疴需用猛药,是该重拳出击的时候了。此次专项治理会议上,中国足协推出了一系列职业联赛新规:俱乐部年度投入总额帽、内外援降薪及工资总额帽、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等,力度之大、要求之苛,惩罚措施之严厉,前所未有。尽管外界对这些政策有种种议论,褒贬不一,但中超各俱乐部投资人一致表示支持。可见他们这些年被巨大投资所裹挟,也认识到“金元政策”对中国足球的伤害,认识到中国足球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去虚败火、正本清源,要有壮士断腕之决心,刮骨疗毒之勇气。

有人说,中超队伍在亚冠赛场的成绩原本就不如人意,这些政策会让各队此后的成绩越来越差;严苛的内外援限薪政策,会让很多高水平外援纷纷逃离,不再涉足中超,联赛水平必然下降,缺乏观赏性,吸引力和关注度必然降低;中性名称的规定必然会影响一些投资人意欲通过广告效应为企业带来巨大收入的热情。但是刮骨疗毒,必须忍得一时之痛。从长远来看,必定能够抑制过度投入给足球带来的泡沫,必然会让各俱乐部努力做好青训工作,加强本土球员培养,也有利于推动优秀的年轻球员走出去,到更高水平的联赛里锤炼提高。中性名称的使用,也一定会促进俱乐部按照公司、企业的要求改变、完善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模式,吸引多元化资金的投入,培育健康的足球市场。从长远看,依然是积极向上。

陈戌源说,两项工作,四个事关。事关足球改革整体方案的落实,事关中国足球改革的大局,事关俱乐部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大众的美好期盼。必须认识到:中国足球目前存在系统性、结构性问题;中国足球水平与世界和亚洲强队差距越来越大的事实;中国足球目前青训水平和理念严重滞后的现状;中国足球市场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事实。所以措施一定要严厉,落实一定要较真,改革的力度也一定要加大!

猜你喜欢
平均收入职业联赛事关
只回答一个问题
社区治理 检察赋能
浅谈国内电子竞技职业联赛的传播策略
波兰足球运动研究初探
意想不到的工作收入
英国:失业人数继续下降
美国这些医疗保健岗位在2016年最热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