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地位及规制综述

2021-03-04 23:22刘晓彤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军舰国际法法学

刘晓彤

一、国内关于无人潜航器的研究

国内关于无人潜航器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前期主要为对国外无人潜航器的介绍性文章,后来多集中于对无人潜航器技术方面的研究。根据切入角度的不同,国内关于无人潜航器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对无人潜航器的情况介绍。《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文中介绍了有代表性的数款水下潜航器,分析了水下无人平台的技术性能发展的趋势。 《国外军用机器人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外军用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并对未来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是对无人潜航器的技术分析。《水下无人系统及其装备发展论证》介绍了包括无人潜航器在内的水下无人系统装备和技术,针对发展,阐述了无人潜航器的军事需求分析、主要作战使用性能和战术技术指标论证,并给出了部分论证应用示例。 《海上无人装备体系概览》主要介绍了包括无人潜航器在内的海上无人装备系统的概念内涵、任务领域、能力需求、典型无人装备、关键技术和作战运用模式等,较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相关技术,并列举了50多种国外典型装备。

三是对无人潜航器的法学研究。有学者从国际法角度分析了外国无人潜航器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军事侦测行为的违法性。 有学者则对查证识别无人潜航器的行为的国际法依据进行了论证。 还有学者分别对无人潜航器法律地位界定为军用潜艇器、军用船舶或商船的争论进行了分析:一是从国内法角度对无人潜航器的法律空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内相关立法的建议。 二是从国际公法角度对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地位争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无人潜航器法律的建议。

二、国外关于无人潜航器的研究

进入21世纪后,智能武器迅速发展,无人潜航器逐渐呈现出向大型和微小型,以及更加专业、更加自主的方向发展。但对比技术的发展,其在法律发面的发展却十分缓慢。一方面是由于无人潜航器参与军事行动的国际实践还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无人潜航器最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世界强国的手中,他们更愿意无人潜航器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以方便其为自己的目的进行解释。国外学者围绕包括无人潜航器在内的无人海上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诸多学术成果。有些学者认为,通过缆绳与母船连接的无人潜航器,其与母船存在物理联系,理所当然的应被当作母船的船舶属具,即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地位应当参照“船舶”,而对于无缆绳的无人潜航器也同样应当适用“船舶”的法律地位。 有学者从国内法角度出发认为,无人潜航器实际上可以被认定为船舶,并因此遵守所有船舶应当适用的运行和航行规则。因为大多数无人潜航器都被视为其母舰的组成部分,或者直接被视为船只。但该学者同时也意识到,不区分有缆式无人潜航器和无缆式无人潜航器,可能会在法律上产生一定的漏洞。例如,无缆式无人潜航器没有支援船,在技术上也绝不是一种运输工具,它与拥有母船的无人潜航器具有很大的区别。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目前没有固有的法律先例明确界定运行无人潜航器的法律责任,主要是因为无人潜航器的新颖性,但潜艇却对于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地位规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些学者认为在传统意义上,术语“船舶”指的是水面船舶和水下船舶,这里的水下船舶指的主要是“潜艇”,且水面船舶和水下船舶的分量应当相等,“军舰”和“潜艇”两者的分量也应当相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军舰和潜艇是当前世界各国海军的主要组成部分,潜水艇其实就是包括在广义的“军舰”当中的,且无人潜航器也和潜艇一样,基本等同于军舰。

三、无人潜航器研究现状的评析

针对无人潜航器的研究涉及工学和法学领域,内容较为复杂。纵览中外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于无人潜航器的研究,技术领域多于法学领域,国外法学领域多于国内法学领域。同时,大部分学者都将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地位争论局限于其是否为船舶或军舰的争论上。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人潜航器的技术研究专业性很强。无人潜航器作为水下无人系统的一部分,属于高技术含量的研究项目。没有工科背景的法学学者很难搞清楚无人潜航器的技、战术指标,从而无法根据其本身来定义它的法律地位。

二是国际上对于无人潜航器的定位还很模糊。国际上对于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定位一直存在争议,该争议主要是围绕是否可以将其看做“船舶”或者“军舰”。国外学者基于本国利益的需要,将无人潜航器定义为“船舶”,将军用无人潜航器定义为“军舰”,从而享受国家豁免权。但是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军舰需要“在一名军官的指挥下”,“由一名受到正规部队训练的船员操纵”,船舶“必须由船员操纵”,这些要求使得無人潜航器不属于其中。

三是缺少以无人潜航器为调整对象的国际法相关规定。国际法的渊源主要为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人潜航器作为新兴的军事装备,还没有形成国际习惯,也没有专门的条约对其进行规制。世界强国对于无人潜航器的研究较为全面和领先,但出于国家利益,这些强国不愿意对无人潜航器进行法律规制;弱国的技术发展远落后于强国,没有相关话语权,也无法对无人潜航器进行法律规制,导致这方面的国际法长期出于空白状态。

船舶的出现孕育了海战法,潜艇的运用促进了海战法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潜航器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会越来越多,未来将成为海上军事行动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地位和规制手段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徐依航.《“水下间谍”无人潜航器如何威胁我国国家安全》[J].

[2]柯冠岩,吴涛,李明,肖定邦.《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和趋势》[J].国防科技,2013(10):44.

[3]李鹏,胡梅.《国外军用机器人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防科技,2013(05) :17-22.

[4]陈强.《水下无人系统及其装备发展论证》[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8.

[5]董晓明.《海上无人装备体系概览》[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20.

[6]郭中元,邹立刚.《南海无人潜航器事件的国际法评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17-23.

[7]张煌,《中国海军识别查证美军无人潜航器的正义性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9(2):83-92.

[8]王淑敏,唐晓聪.《无人潜航器的国际法法律地位研究——“中美无人潜航器事件”引发的思考》[J].时代法学,2017(8):3-8.

[9]潘越.《无人潜航器在国际公法上法律地位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9.

[10]Andrew H. Henderson, "Murky Waters: The Legal Status of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s", Naval Law Review, 53,2006, p.55-72.

[11]Andrew H. Henderson, "Murky Waters: The Legal Status of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s", Naval Law Review, 53, 2006, p.64.

猜你喜欢
军舰国际法法学
论陈顾远之先秦国际法研究及启示——基于《中国国际法溯源》
图解军舰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打捞沉没军舰
你和军舰有多熟
造艘军舰自己炸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