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

2021-03-04 03:00王旭东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营销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管控建筑施工

王旭东(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引言

中小施工企业是我国建筑行业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创造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个个奇迹。但中小施工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在运营中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施工企业数量的增多,中小施工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地挤压,为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中小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从成本控制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 中小建筑施工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意义

财务管理指的是在特定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的投资、融资及营运资金与利润分配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与财务相关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这项管理。就中小施工企来说,企业在发展中追求的不仅仅是成本的缩减,同时更是价值最优化的体现。成本控制是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所谓成本管理指的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结合具体损耗开展的管控。根据角度不同可将成本管控分为两类:一类是微观角度的成本管控,指的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一类是宏观角度的成本管控,包括成本控制的全过程。

就中小施工企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财务管理及成本管控可起到三方面的利好:第一,确保工期连续性,在施工前对项目工程进行规划,是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可有效提高项目施工的连续性,减少由于材料短缺等带来的停工。第二,可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施工项目利润。第三,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成本管控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获取更多的施工订单。

■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中小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虽然开展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具有诸多好处与意义,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

(一)管控意识不强、成本控制依据薄弱

首先,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并没有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可知,2019 年我国注册的建筑施工企业多达10422,其中85%为中小企业,建筑工人数量超过6103万人,从中可见中小施工队伍竞争压力之大。但这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由施工工人成长而来,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重视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施工订单及如何在规定的施工期限内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作业。但对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等却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及强烈的推行意识。

其次,成本控制依据薄弱。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逐渐朝着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签署不同的合同,甚至一个施工项目从动工开始到竣工结束会签署大大小小数十个合同,既有与委托方的合同,又有同材料供应商或者租赁方的合同。但当前多数施工企业管理者只顾着签合同,而在签署合同之后除了关注工期及账期外,极少认真研读合同条款,从而使成本控制的开展是在欠缺依据的情况下进行。

(二)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较多,其在经营中关注的侧重点在如何获得订单或者在订单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工期的连续性或者如何在确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等。极少有管理者会从全局角度出发考量成本控制问题。以定额计划为例,通过走访了10 家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发行其中有7 家企业制定了定额计划,但其中3 家企业的定额计划是从网络上下载后简单修改,2 家的是从同行企业复制后修改。可见按照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定额计划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小。此外,多数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注重的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忽略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对于成本控制好的岗位也缺乏必要的奖励,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成本控制的意愿。

(三)成本控制方法不当

就中小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大多是由具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成长转化而来,他们比较擅长施工与工程质量控制,但管理技能水平相对较差,管理工作的开展通常依赖于多年的工作经验,极少有管理者系统的学习管理方法、方式。这就导致一些工程虽然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但在验收环节由于资料散乱、无法真正的核算企业盈亏。比如:根据A 工程的施工设计计算该工程施工的材料耗费为14.23 万元,但工程结束后发现实际耗费则为15.32 万元,导致实际材料费用高于预算的原因并不是材料费用上涨,而是领用材料比较随意,施工中浪费现象严重,而再领用过程中又缺乏台账制度,无法实现材料去向的跟踪,从而导致材料费用高于预算。众所周知,施工不同于其他工作,即使拥有详细的计划,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变动,会引起预算的改变,正是因为建筑施工的这一特点,部分管理者认为施工可不制定计划、不编制预算。这就导致了实际施工中随意性大,责任不能具体到人,不利于项目工程的顺利推进。

(四)成本控制内容片面

当前建筑施工的周期普遍较长,成本控制伴随施工的全过程。但一些施工公司在开展成本控制的时候将其列为单独的活动,独立于企业施工以外,由财务工作人员来负责成本控制。从本地住建施工协会获取的信息可知,当前约有52%的施工企业采取了成本控制,但这些采取成本控制措施的企业中约有70%的成本控制为财务部门员工参与其中。其实,成本控制与施工过程不可分割,既要有专门的人员从事成本控制计划制定,执行监督,同时又要施工人员真正参与。相互割裂的成本控制不能真正地实现控制效果。比如:成本控制计划由不了解具体施工特点的财务人员制定,但实际执行中又没有施工人员的参与,一旦施工中出现不可控因素,就会导致两种结果的发生,一种是实际施工过程与成本控制计划存在较大出入;一种是成本控制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改,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成本控制的成效。

■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优化成本管控的措施

为提升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在内部推行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可从如下几点着手改变:

(一)加强认识,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

作为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认识到以前“蛮干”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竞争,既要“蛮干”,又要推行集约型管理。首先,加强认识,管理层要看到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利好。其次,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构建完善的组织构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得当,这样才能为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推行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

(二)增加成本控制参与主体数量

对于施工队伍而言,每个成员都应该是成本控制的参与主体。所以,中小规模的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需要从两方面努力:第一,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既可以外聘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也可以在企业内部组织培训等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第二,要鼓励全员参与成本控制。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才能有效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依靠外部力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对于中小施工企业来说,培养或者聘用专门的成本控制人才花费比较大,此时中小企业可委托专门的企业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够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帮助企业树立成本控制的思想意识;同时又能够帮助企业以相应的有限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

(四)制定发展战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对于中小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根据战略要求,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观察我国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知,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可谓是瞬息万变,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众多,换言之,施工企业在施工中面临的风险不仅分散而且巨大。所以,中小施工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风险防范能力。比如:将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汇集成册,事前预想各类风险的规避与应对措施等,以免风险发生时无法应对。

■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一家施工企业在经营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发展中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在推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企业要看到其系统性特点,不能将成本控制与具体施工相割裂。相信通过改善管理层认识,提高成本控制的科学性,鼓励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必要时可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优化企业成本控制体系,通过这些举措必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企业快速提升成本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管控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施工现场的信息技术与成本管控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广电总局出台“最严”整顿电视盒子管控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