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关键技术

2021-03-05 13:09刘帅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关键技术

刘帅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并对工程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会受到地质、水文、现场建(构)筑物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易出现质量及安全层面的问题,因此切实提高施工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交通运输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强大的运输功能, 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的基本构造

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以钢轮钢轨式为主,主要组成如下:(1) 钢轨:以接头板为基础材料,经焊接后构成完整的长钢轨道,具体长度根据工程要求而定,但需具有完整性与稳定性。(2)轨枕:可选的轨枕型式较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有钢材型、混凝土型及木材型。(3)道床:道床主要包含有砟和无砟两类,其中以无砟道床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短(长)轨枕式整体道床、现浇承轨台式整体道床。(4)连接部件:视轨道的类型而定,钢轨及混凝土轨枕常利用某类特定的扣件实现与钢轨的稳定连接;木轨的连接则以道钉、铁垫板为主要材料。(5)道岔:以连接型、交叉型较为典型,此外部分轨道工程中也采用到两者相结合的方式。(6)附属设施:为确保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行,还需配备附属设施, 例如护轨、车档等,各设施形成相协调的作业关系。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要保证稳定运行,还具有使用寿命较长的特征,其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较高。一是要保證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城市轨道通常是在专属的轨道通行,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流量较大,安全性也是始终应当注意的质量标准。二是要保证城市轨道具有较高的运输能力。高效、快速一直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目标,城市轨道的密度较高,且每辆列车之间的运行时间间隔较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三是要达到便捷性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性也是其与其他交通方式最大的不同,由于停留时间较短且车次频率较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方便。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及管理要点

3.1 施工关键

3.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工期较长、变动较大的特点,是一项庞大工程,因此在施工前都要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建设场地的特点,提前做好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对施工技术和管理的要求较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之前,要确定好铺设钢轨的道床区域,同时还要详细测量钢轨之间的缝隙距离,做好数据记录,对缝隙过大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影响钢轨缝隙的外在因素,进而对钢轨的预设长度进行调整,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线路条件良好。此外,道床的质量要求标准同样较高,不仅要保证使用时稳定性较高,还要尽量延长使用寿命,因而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

3.1.2 合理规划,减小干扰

整体道床施工所涉及到的工序较为丰富,如施工现场基地的清理及凿毛、轨道铺设、轨排检测与调整等,且各道工序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合理采取协调措施,以形成流水化作业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减小彼此间的干扰,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3.1.3 重视整体道床及道岔施工,合理应用施工技术

交叉渡线的道床及道岔为重点施工内容,其工期较长,较之于其它部位的施工而言,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道岔的零部件类型丰富、数量多,连接处较为薄弱,因此在施工时需合理使用轨距拉杆,以便稳定连接各部件。另外,除了保证各构件自身可正常使用外, 还需重视彼此间的协调问题。为满足高效施工的要求,城市轨道工程施工中还普遍使用到小龙门吊。对此,要提前做好规划,根据工程量、现场空间等因素合理选择小龙门吊的规格,控制其数量,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协调方案,并由具有资质的员工操作,使各机械设备能够协同作业,以创造出较高的施工效率。

3.1.4 组织混凝土浇筑,加强养护

混凝土浇筑前需做足准备工作,详细检查沟槽、轨套管等前期埋设的基础设施,将实测结果与设计图纸展开对比分析,判断其是否存在偏位、缺陷等问题,若有则及时调整。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营造温度、湿度等各项基础条件均适宜的环境,确保混凝土可有效成型,构成强度、尺寸等方面均达标的结构体系。如前文所述,交叉渡线的整体道床及道岔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的特点,对施工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此外,道岔的部件较多,连接处偏薄弱,因此为保证各处的稳定性,可使用钢轨支撑架和轨距拉杆,利用此类装置将各部件稳定连接。此后,还要做全面的检查,待轨距无误、各部位的位置均满足要求后,可以组织C30混凝土浇筑作业,再加强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3.2 管理要点

3.2.1 给排水系统的管理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较为复杂,若是施工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管道连接错乱和管道系统混乱等,不仅会影响到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对整个施工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施工维护成本。因此要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施工标准,确保整个施工的规范性,根据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优化给排水系统的功能,需要在管理方面重视细节管理,全方位监督给排水系统的各项功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2.2 电气系统的管理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要求电气系统具备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以及经济性的特征,因此需要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全面管理,重点管理环节包括照明、通信以及电气运行等,做好监督和管控,保证电气系统的运行安全。轨道交通的重点就是运输和安全,这两项工作都离不开电气系统的运行,应当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检测和排查故障,保证机电系统得到科学性控制,以免影响轨道正常运行。

3.2.3 通风系统的管理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通风系统的管理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车站控制室范围内要设置与通风系统对应的自动报警设备;二是轨道交通系统各项设备中的关键网络节点区域内设置控制通风的装置;三是要在人流较多的区域内,如候车大厅等范围,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四是要在通风系统的总控制机房内和保护房间的外部安装通信系统,当发生危险时能够及时与外界联系。

3.2.4 区间隧道施工风险管理

为了有效防止区间隧道施工风险,应当设置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具体施工之前进行风险排查,发现风险源及时上报,避免施工过程中遇到更大风险。对防水工程要进行质量检收,若是由于注浆工作造成堵塞要及时处理, 还要针对排水量问题制订完善的对策,以免因积水问题给施工造成影响。区间隧道的施工材料要符合质量标准,这样才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公共交通压力剧增,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具有必要意义。较之于地面工程而言,城市轨道交通的隐蔽性较强、干扰因素较多、质量要求高,工程人员需高度重视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视实际施工条件合理优化技术,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在安全的环境下高效施工,全面保证轨道工程的整体质量,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 1] 陈芳.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分析[ J]. 时代汽车,2020,(21):191-192.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关键技术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天基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变频传动控制技术的有效运用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检修作业安全防范技术研究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