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3-05 13:49艾国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联螺杆菌幽门

艾国峰

慢性胃炎是常见胃肠道疾病,发病机制较复杂,多与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食物使用过多等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见,主要通过破坏胃黏膜组织引起炎性病变,表现为炎性因子水平异常,进而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既往临床上常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有高效的幽门螺杆菌根除能力,但易降低患者耐药性,引起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相关研究[2]发现,益生菌对胃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调节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基于此,本研究观察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栅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男20例,女34例;年龄20~69(44.52±1.24)岁;病程(4.32±1.41)年。对照组男21例,女33例;年龄21~70(44.48±1.30)岁;病程(4.22±1.3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胃炎;经尿素酶试验检测为幽门螺杆菌阳性;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有胃肠手术史;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空腹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0095)20 mg,阿莫西林胶囊(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C20150055)1 g,替硝唑片(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3666)1 g,均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0004)1片(0.5 g)口服,每天3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IL-4和IL-10水平,使用试剂盒(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和呕吐。

1.5 疗效评判标准[3]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黏膜组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胃黏膜炎性反应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1.48%(χ2=6.000,P=0.014)。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IL-2、IL-4和IL-10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2水平高于治疗前,IL-4和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8.52%(χ2=4.285、P=0.038)。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慢性胃炎是常见胃黏膜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通过破坏患者胃黏膜的自我修复和防御功能,降低胃黏膜免疫力,进而诱发炎性反应。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和腹痛等,严重者出现黑便、呕血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有严重危害。相关研究发现,三联疗法能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抑制胃酸分泌,但长时间服用,患者耐受性将受到影响,进而造成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4]。益生菌能保护患者胃黏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IL-2水平高于治疗前,IL-4和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知,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感染胃黏膜损伤上皮细胞,增加COX-2的表达量,而高表达的COX-2将通过促进细胞分泌诱发肿瘤,同时通过促进E-cadherin合成,释放炎性因子破坏胃黏膜组织的免疫功能。相关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异常[5]。T淋巴细胞分泌的IL-2能通过增强靶细胞的抗病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IL-4和IL-10均能抑制IL-2的生成,且IL-4可阻止巨噬细胞杀死病原体,IL-10可降低IL-2的免疫作用,进而降低或破坏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研究发现,三联疗法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片三种药物,联合用药可根除幽门螺杆菌,通过降低COX-2和E-cadherin表达量,进而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6]。奥美拉唑可通过抑制细胞壁中的酶活性降低胃酸分泌,从而改善胃黏膜组织的炎性因子水平;替硝唑片可通过参与细菌核酸的代谢过程杀死细菌;阿莫西林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强,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加速幽门螺杆菌溶解。因此,三者联用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患者机体微循环的恢复,但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一般。相关研究发现,益生菌可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上皮的定植和生长,抑制胃黏膜炎性反应,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7]。益生菌可促进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胃黏膜定植和生长,从而保护胃黏膜。徐杲等[8]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三联组,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三联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三联螺杆菌幽门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