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3-05 13:49王宗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帕酮普罗胺碘酮

王宗荣

急性心律失常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急性心律紊乱,可对机体血流动力学产生严重影响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以快速型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多发于心血管疾病患者[1]。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包括胺碘酮、卡维地洛及盐酸普罗帕酮等,均可用于治疗室性异位搏动、室上性异位搏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2-3]。本研究以急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照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8(62.35±7.41)岁;室性心律失常21例,心房颤动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7(63.27±8.48)岁;室性心律失常23例,心房颤动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心律失常类型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始实施,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心电图学》拟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4];(2)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患者;(2)精神疾病或严重意识障碍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静脉推注,5 min内推注完,随后将注入速度控制为2.0 mg/min继续静脉泵入。实时监测患者心率(HR),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用药,待患者病情稳定,且HR正常后给予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3254]200 mg口服,每天3次,持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0249)静脉泵注,注入速度为1.0 mg/min,24 h用量<210 mg,起效后改为普罗帕酮(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3905)150 mg口服,每天3次,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乏力、肠胃不适、腹胀、呕吐、低血压及心功能恶化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监测结果综合评估临床疗效[5]。显效:治疗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均消退,且经心电图检查提示HR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心电图显示早搏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且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HR无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043,P=0.044)。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LVEF、HR、血清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LVEF、HR、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均高于治疗前,HR、血清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HR、血清CRP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χ2=4.356,P=0.037)。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一般而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快速型急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氧、缺血而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6-7]。多数情况下,该类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心律失常时,基础的对症治疗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需要借助药物治疗。胺碘酮、普罗帕酮均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更佳,这与张晓君[8]研究结果一致。临床研究认为[9],血清CRP水平与心律失常严重程度有紧密联系,血清CRP是由肝脏细胞合成释放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健康正常人群血清CRP水平较低,急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CRP水平可显著升高,且其水平随着机体病情好转而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EF、HR、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LVEF、HR、血清CRP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于降低快速型急性心律失常患者HR,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且胺碘酮效果更为显著,这与两种药物的药效机理有关。普罗帕酮是一种膜抑制性广谱高效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在组织内转运较慢,亲和力高,具有对前向房室旁路传导有效的抑制作用,且对冠状动脉及其周边血管具有良好的扩张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对于无用药禁忌证的患者可作为优先选择。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帕酮普罗胺碘酮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