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集体备课的实践探索

2021-03-07 00:12张欢欢
红豆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改善建议集体备课以生为本

张欢欢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打造精品的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教育体系内对于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体备课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集体备课;问题;改善建议

集体备课是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整合,依照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进度的调整,确定和统一教学目标,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备课和教学活动的整合,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高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抽象且要求学习者逻辑严谨的学科,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强调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加深对于重难点知识的认知,提高问题你解决的效率。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对于集体备课的理念认知不足,整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虽然认识到当前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但却没有对新课程教学理念建立正确的认知,对于集体备课没有建立真正的深度认知,尚未了解集体备课的内涵、性质以及具体你的作用,缺乏一个全面和系统性的认知。这很容易使得数学教师对于集体备课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认为集体备课只是数学教师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写教案,利用已有的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师更多的是按照高考的复习进度对课程教学进行安排,很少涉及经验的交流和互相学习,集体备课活动的讨论重点也集中在如何提高课堂的容量,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很少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由此无法体现集体备课的真正价值。

其次,高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过于空洞,流于形式。数学教师并未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做的集体备课的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缺少实质性的内容,教师之间缺少学术交流。并且在实际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的时候缺少主题,针对性不强,教师们很少提前预设内容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没有话题的重点,不能真正地有利于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数学教师所做的集体备课形式单一,多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的,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少在集体备课中发自内心地发表意见和想法,直接影响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最后,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缺少有效、健全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当前的高中教育体系内没有对集体备课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师们得不到肯定和激励,长此以往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校园内部管理者对于评价过于片面化,过度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对于教师素质的关注度不高,这也间接地影响了教师集体备课的热情。除去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全,数学教师缺少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集体备课没有预定的目标和希望达成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自我要求的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对于集体备课没有预计达成的目标,最终集体备课活动变成了抱怨、发牢骚以及闲聊的场所,影响了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体系中的运用还缺少标准,教师很少关注和重视集体备课活动,参与过程中也没有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和认识学生,数学教师往往更重视高考成绩,以成绩为导向,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也将精力投入在如何提高課堂教学的容量,如何增强学生的应试技巧等等,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降低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让数学集体备课活动的运用效率受到了较强的影响。

二、以生为本的高中数学集体备课优化的措施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体系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应当加强问题的改善,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做好当前问题的分析,加强对于学生当前学习问题的了解,以生为本的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来切实地提高数学集体备课的教学质量。

在新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时候要突出问题的串讲,层层深入进行问题的指引。在课堂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些有挑战的问题,让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研究。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注重调查和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在备课活动上基于学生的基本规律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以及组织。例如:教师基于高中生对于个性的追求在课堂上设计自主阅读的环节,为学生准备多样的数学材料,使得学生在阅读中探索和总结数学规律,同时还可以了解数学史,丰富高中生的认知,让高中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知有所提升,不再简单地停留在盲目做题的阶段。

在数学例题讲解的环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环节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在数学习题中常见的错误,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专项训练,避免在数学教学安排的过程中过度安排数学练习题的量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分类处理,做习题的时候要对同类知识点的习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经典考点之间问题如何开展。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活动中沟通交流习题讲解的经验,了解不同班级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易错点以及习题练习的方式。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做到教学经验的融会贯通。

在复习环节的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文理不同班级对于数学复习的需求。针对于学情的差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环节制定统一的复习教学的方案,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复习的时候引导这部分学生加强对于基础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复习的时候主要提升这部分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例如:在解析几何教学优化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强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解析几何知识体进行基础理论的深度认知,一方面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引入一些高考题目让其建立综合的知识运用理念。

在高三阶段,数学学科的知识进入了让冲刺提升的阶段,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保持数学的接触学习实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育。教师在集体备课的环节对学生擅长的领域进行分层教育,设置专门的研究和培养的方案。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函数性质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将三角函数性质与数列不等式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设计专题教育,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综合的提升,在课堂上建立问题模型,活用三角公式进行不等式问题的解决,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建立等差、等比数列相关知识的认知。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正确的意识,加深对于学生的了解,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深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认知水平,降低错误引导学生的问题。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样本不再仅仅是自己任教的班级,而是可以扩大研究的样本,对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同时,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學心得,用最优的留学法和教法进行当前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优化,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同行之间讨论,相互启发,在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进行学生情况的交流,教师之间做好经验的疏通,工作中的情绪以及倦怠的情感也可以及时得到缓解,使得教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和进步。

对于教师集体备课的引导,学校方面也要做好引导和评价,给教师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集体备课是教师集体智慧互相的交流和碰撞,集体备课中教师观点互相评价激励,学校内部建立正确的激励评价机制,对其正确的行为和模式进行公开表扬和肯定,使得教师在工作中建立更积极、健康的工作理念。

三、总结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成长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再仅仅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考试成绩。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以生为本的进行教学设活动的设计。本文分析了集体备课教学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增强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加深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集体备课的活动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增多,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于学生的了解和日后教学针对性也得到有效的增强,有助于高中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进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翔.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00(008):43-43.

[2]范同雨.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集体备课的力量和智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8,000(008):106-106.

[3]王明芳.新课程下高中数学集体备课例题选取探微[J].读与写:上,下旬,2015,000(001):181-181,182.

[4]黄华群,吴伟焜,苏雪霞.结合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0.

猜你喜欢
改善建议集体备课以生为本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时期强化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稽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