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脉络、价值及弘扬

2021-03-07 00:17郝佳婧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郝佳婧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诞生了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以及思维方式的百年革命精神谱系。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革命精神展现出了不同的精神形态,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了增进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促进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增进国家软实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丰沛精神资源。要更好地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就要赋予革命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在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历史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加强革命精神教育,并积极诉诸新媒体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实现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弘扬,为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助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21)01-0018-0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新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新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在不断向世界放射着属于中华民族的光芒。然而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作为坚强政治保证的中国共产党,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生动实践中诞生的革命精神,它们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中蕴含着国而忘家的家国情怀、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等精神内涵,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具体精神形态,是全体中华儿女一往无前、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厘清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脉络,探求百年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彰显的深厚价值意蕴并探索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百年革命精神的弘扬路径,对于推动中国人民精诚团结、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脉络

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高擎起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在建党时期形成了红船精神(建党精神),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在枪林弹雨的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延安精神和红岩精神等;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以西柏坡精神为主要代表的革命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的革命精神充满了流血牺牲和战争色彩,体现出了这一时期革命精神的鲜明特征。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以牺牲精神为鲜明特征。牺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的法宝。如,在抗日战争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惨烈战争中,无数英雄们用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换取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充满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敌人的刀光剑影,无数革命先烈在关系到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展现出了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其次,这一时期诞生的革命精神中贯穿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与坚定的革命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28年之久的浴血奋战才获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必然需要崇高的革命理想与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支撑和指引。譬如,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走向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白色恐怖和蔓延的悲观主义情绪吓倒,更没有被丧失理想信念叛变革命的人影响,而是在崇高革命理想的指引下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最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中蕴含着浓厚的乐观主义色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那种物资匮乏、苦难深重的年代,革命是对人们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多重考验。譬如,红军长征面临着前期的减员、敌军的围堵、险峻的地势、恶劣的气候以及医药的缺乏等诸多困难,可是红军怀着高度的乐观精神,孕育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即使在饥寒交迫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或红军仍然能够积极乐观、保持斗志,这是这一时期革命精神中乐观主义色彩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物资极度匮乏又面临着诸多自然灾害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在鲜活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了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时传祥精神、大寨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等。对于经验并不十分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社会主义”可以算作是一个新的事物。在这一时期,虽然中国共产党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当时形势的分析、规划等方面出现了偏差与失误,导致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的革命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左”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群众不仅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也创造了诸多闪耀着时代光芒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诞生的革命精神展现出了以下特点:首先,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特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胜利过渡,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得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成效十分明显,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如此多的成就,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勤劳肯干、战天斗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才得以不断推进。“他们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痛心的话,悲痛的话,却也是肃然起敬的话。试问,不是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一辈子怎得两辈子甚至三辈子的成就?”[1]可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们作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奉献和牺牲。其次,以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任何事业的推进都需要大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基础弱、底子薄、人口多、地域广又形势复杂的国家,靠着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靠着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甘于奉献的品质,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技研发等方面才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而言,虽然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走过一些弯路,但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诸多历史成就和诞生的光辉革命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邓小平曾经明确强调:“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2]146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小岗精神、女排精神、张家港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北京奥运精神等革命精神涌现出来。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着经济发展转移,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线,人们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在鲜活的实践中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愈加深入,这一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革命精神形成的重要社会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革命精神显现出了改革的鲜明特色。首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革命精神以敢想敢干、大胆探索为特点,展现出了新时期的新风貌。如,安徽小岗村在1978年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举措体现出了中国人民敢想敢干的高度首创精神,形成了勇于改革开放的小岗精神。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区人民团结奋斗,书写出了“浦东奇迹”,展现出了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质,形成了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1978年到2012年的几十年间,中国人民书写了无数的民族辉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改变,这离不开敢为人先的崇高革命精神。其次,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对革命精神的解读更加科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涵解读方面,往往以阶级斗争的眼光来看待,倾向于将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简单化,将革命精神的精神实质碎片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教条化。而改革开放之后,不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在具体内涵上得到了进一步丰富,而且党在对革命精神内涵的解读与分析方面坚持了正确科学的态度,将党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先进性与开放性等多对矛盾关系进行了厘清,在革命精神话语体系上也体现出了改革的话语特色。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努力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砥砺奋进,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行。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出现艰辛与挫折,但是中华儿女从来没有软弱、没有低头,而是英勇无畏地继续前行。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代表。2020年初,一场疫情席卷了世界,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原有的正常生活秩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难度较大,尤其在人口多、地域广的中国,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更加重了疫情防控的难度。这对于全体中国人民而言是一次重大考验,但是中华儿女没有在灾难面前屈服,而是顽强奋起、积极防控,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當中形成了宝贵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其精神内涵主要表现为舍己为人、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尊重规律、求是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休戚与共、四海一家的大爱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诞生的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鲜明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的精神基础,是促进国家统一并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精神动力,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强大精神助力。

(一)中国共产党人增进党性修养的精神基础

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能够促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发展,增进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与理论自觉。首先,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有助于让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渐壮大为世界第一大党,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对崇高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邓小平曾经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3]144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岁月当中能够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离不开作为强大精神指引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靠着理想信念的顽强支撑才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泥沼、实现一个又一个胜利。其次,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有助于让中国共产党人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品格,其价值内涵蕴含于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中,是中国共产党筑牢价值根基、强化宗旨意识、增强党性修养的肥沃土壤。在漫长的岁月当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党获得了更加牢固的执政基础,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正确的价值遵循和强大的精神指引。

(二)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资源

促进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需要借助文化手段,需要两岸同胞与各个民族共同认可的革命精神的弘扬。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促进国家统一的精神资源。“两岸同胞一家亲,谁都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4]282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丰沛资源,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国家统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正确的战略思想作为保障,也需要巩固两岸人民共同的思想与价值基础,后者为促进国家统一提供精神保障。“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血浓于水的一家人。”[4]283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两岸同胞都能普遍接受与认同的重要价值资源,是两岸同胞的重要文化血脉,也是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资源。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虽然各个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习俗,在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一些民族仍然保存着自己的语言文字,但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蕴含着各个民族都高度认同的崇高精神品格,也就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

(三)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动力

首先,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文化自信是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生成的一种认同感、自豪感,是一种积极肯定的心理状态。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人们更加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资源。人们可以在革命精神的感染和浸润下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任感、认同感,进而更加厚植文化自信。其次,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素材。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就是好的中国故事,它蕴藏着中国人民普遍高度认同的精神内涵,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资源。每一种具体的革命精神形态背后都有着一段令人动容、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彰显出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精神品格。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将国内国际两个维度相统筹。从国内角度讲,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从国际角度讲,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是向世界广泛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素材,进而能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后,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也有激励、凝聚等塑造人的作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浸润人的心灵,让人们受到优秀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精神的魅力,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也需要有力的人才保障。依据以上的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塑造人的重要价值资源,为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障。

(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助力

首先,更坚定地走中國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更加坚定走中国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的精神助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要更好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独特的感召力、影响力,让人们在内心更加信任中国道路,从认知上更加了解中国道路,在情感上更加认同中国道路,也就在行动上更加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更加厚植人们的道路自信,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汇聚,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弘扬中国精神,让更多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中国精神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精神状态的激励作用、行为举止的规范作用,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巩固人们向着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前进的思想基础。最后,更广泛地凝聚中国力量。革命精神能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影响,有着精神凝聚功能。尤其是人生活在群体中,总是能够在群体中形成集体意识。如果一个群体普遍接受一种文化,那么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会得以提升,使得个人和群体之间联系密切。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诠释,能够让社会中的多元力量向心凝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凝聚更加集中、更加强大的力量,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提供重要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弘扬路径

要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就要不断增进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在弘扬路径上要与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历史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紧密结合,并积极结合具有时代特点的技术手段,拉长革命精神的传播区间。

(一)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

弘扬革命精神,既要加强对革命精神形成历程、基本内容的诠释,还要回应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声。一方面,要加强百年革命精神基本内涵的阐发。要加强对革命精神的思想阐释,加强对历史背景的深入挖掘。百年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反映了党在某一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与崇高作风。赋予革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需要守住革命精神的“本”。要积极立足历史视野对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进行多维度的考察,让人们更加真切立体地、原汁原味地感受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赋予革命精神以新的内涵。赋予革命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并非将革命精神进行再造,更改其原有的基本内涵,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结合新的实际情况,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启示,将革命精神更具时代性地表达出来。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5]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的重要命题,这不仅突出了传承与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也为长征精神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

(二)在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中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传统、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革命精神往往诞生于革命历史中,蕴藏于革命传统中,因而要在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中积极弘扬革命精神。一方面,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应当有机融合。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当中形成了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二者的联系密不可分。革命精神教育,要注重以革命历史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即“以史育人”。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时代不能忘记本来,应传承先贤未竟的事业,在新时代依然坚守优良革命传统。要将革命先辈留下的光荣传统作为进行革命精神教育的鲜活素材,将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思想入侵、文化入侵的强大精神武器。在弘扬革命精神的具体过程中,要注重革命传统的弘扬,注重革命精神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说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在革命历史教育中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精神诞生于革命历史当中,革命历史是革命精神诞生的基础,进行革命精神教育要与革命历史教育相结合。革命历史中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进岁月,要积极从革命历史当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具体路径上,应当发挥红色遗址的作用,号召并组织更多人民进行参观学习,以博物馆等为依托,让人们在生动的讲解、实物的观赏中更深刻而直观地体会革命精神的内涵,更生动地弘扬革命精神。

(三)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弘扬革命精神

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弘扬革命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力。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革命精神中的价值观因素。在革命精神中,许多精神要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展现出高度的逻辑互构关系。因而,必须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内容中价值观因素的阐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培育与践行当中大力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诞生的重要文化资源,革命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价值观意蕴,要加强对革命精神中价值观资源的挖掘,也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宣传,以革命精神的弘扬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涵养革命精神、弘扬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教育时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都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精神要义,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培育中弘扬革命精神,除了要加强两者的价值阐发与关系研究,还需要把握好教育时机。新时代,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是在那个年代诞生的革命精神依然绽放着时代光芒。新时代,要注重对正确时机与合适场合的把握:要把握住纪念日的时机,把握好革命教育的时间节点,让人们在更适宜的时机和场合体会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领略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价值内核。

(四)借助新媒体技术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

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具有时代特点的技术载体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与人们的日益偏爱,新兴媒体成了教育必然要重视起来的载体,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是教育领域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在鲜活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形成与生发了百年革命精神,以此革命精神凝聚人民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为例,同样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发挥新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媒介的显著优势与突出作用,增进革命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在科学技术的裹挟下,革命精神教育在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接受规律基础上,可以针对青年学生群体,利用智慧教室、智慧课堂、智慧宿舍等构建智慧校园,可以利用人们广泛使用的手机APP等可移动、灵活度高的教育手段进行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了解受众的自身特征与接受偏好。人们对于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载体的喜好程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革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必然要与人们的接受偏好增进契合度,如此才能提升革命精神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宝贵思想结晶,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成果。新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偏好已经有所改变,不同受众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应当加强对不同群体特征与偏好的研究,增强革命精神教育的针对性。

(五)在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中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

在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过程中,还应诉诸制度建设这一硬性手段,以制度建设保障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首先,要加强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制度设计。要积极加强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制度安排,建立相关的革命精神弘扬体制机制,既要内容科学,也要层级协调。其次,要将保障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弘扬的相关制度严加落实。仅仅在制度设计上着力而忽视制度执行,那么制度就会流于表面,成为一纸空文。要更好地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就要严格加强制度执行,切实将制度落实到实践中去,赋予制度以生命活力,更大程度地发挥制度效能,将制度作为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坚实保障。最后,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强对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相关制度的监督。在加强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的基础上,还应当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加强制度监督。要对违反了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制度的言论与行为采取严厉措施,让人们对制度产生敬畏之心,保障革命精神的严肃性,进一步坚定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制度保障。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当中,需要切实践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重在制度的设计、执行与监督等方面着手,在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中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梁柱.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成就不容抹杀[J].红旗文稿,2017(16):26-3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5]习近平.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 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N].光明日报,2016-07-21(1).

(责任编辑:育 东)

(校  对:李雪莹)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