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实践原则及推进路径

2021-03-07 18:56张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劳动发展

张宁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1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1.1 劳动教育是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

自教育部下发《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意见》后,我国多地区应用型高校在国家要求指导下纷纷进行改革创新,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基础上形成了形式多样的院校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改革效果。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符合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多通过借助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实践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及院校的创新进步。此外,就当前国内高校教育环境来说,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针对高校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教育存在较多难题,而围绕劳动教育,其既是对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又能够作为一种全新工具来保障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有效性,有助于促进高校的进一步改革发展[1]。

1.2 劳动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一环

围绕当前阶段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多依赖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以丰富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而对于劳动教育来说,其涵盖对于学生劳动品格、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能够在明确的价值目标导向下形成完整的应用型高校治理体系,进而促进应用型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此外,在长期应用型高校探索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实践教育模式,而基于已经转型成功的应用型高校范例不难看出,应用型高校应以培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发展目标,即应注重开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符合我国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有助于在学校的教学帮助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教育环境,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1.3 劳动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的核心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用型高校应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基础,同时也是进入新时代后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和重要职责。在此基础上,借助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能够在明确劳动教育开展价值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学生的劳动思想,最终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社会建设和民族发展。在此基础上,正如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所述,应将劳动教育逐步列入公民教育范畴,在以劳动教育补充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有用的高素质人才[2]。

2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原则

2.1 目标性原则

在围绕应用型高校开展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时,应把握劳动教育的总体开展目标,既应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又应贴合党和国家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在明确劳动教育开展价值以及其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联通点的基础上确保劳动教育的开展有效性。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教育强调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即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在此基础上,应深刻把握劳动教育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思想引领作用,在深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凸显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而确保劳动教育与高校改革发展和国家民族进步的契合性。

2.2 实用性原则

对于劳动教育来说,不同时期其存在的时代价值具有明显不同,同时其开展内容也随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把握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模式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应用型高校开展有效劳动教育的关键所在。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世界,即劳动教育直接与人类的社会发展挂钩,对此,伴随着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教育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而需要明确的是,应给予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相比于智力教育同等的重视,通过提升学生的劳动教育认同感以确保劳动教育的系统展开。此外,任何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应建立在满足当代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基础之上,即应引导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学习来提升劳动教育的附加价值,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能力发展。

2.3 整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应渗透进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以达到劳动教育影响学生发展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单一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无法满足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需求,而是应建立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通过推进劳动教育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融合以确保劳动教育开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中,劳动教育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所在,因此,应基于劳动教育设立专门的课程体系,在明确劳动教育总体开展目标并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指导落实各项教育政策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开展模式。

2.4 发展性原则

围绕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其所呈现出的时代价值具有明显不同,首先,对于任何教育工作来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围绕劳动教育,除了应充分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外,还应不断提炼以往劳动思想的精神内涵,在赋予其全新时代价值的过程中体现劳动教育的创新性[4]。其中,根据国务院关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下发的相关指示,劳动教育应注重借助丰富多样的生产性、日常性、服务性劳动活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思想观,而由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需涉及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融合,应不断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趋势就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完善,进而一方面满足学生的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内容不断影响学生,并最终促进学生思想素养与社会能力的同步提高。

3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思路

3.1 明确劳动教育价值,增强师生劳动教育认同感

(1)解析劳动教育时代意义,提升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上述提到,在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对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价值意义已经不同以往,如何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在明确新时期劳动教育开展目标的基础上确保劳动教育的开展有效性,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创新劳动教育开展形式与开展内容的关键所在。其中,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教师是劳动教育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只有于教师层面不断提高对于劳动教育的认可和重视,才能在发挥教师模范带头作用的基础上保障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兴趣和欲望。对此,应逐步打破传统劳动教育认同观念的限制和局限,在重新解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的过程中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而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并确保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的劳动教育认同感。

(2)转变学生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和欲望。

在围绕应用型高校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时,应注重就学生的思想认同感进行提升,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以端正学生的学习理想,进而增强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和欲望。首先,应强化认知层面的学生认同,在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及市场发展规律基础上明确学生对于自身能力发展的认识和重视,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并确保学生自主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其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增加学生的情感认同同样较为关键,其中,除了可借助故事讲述、活动实践等形式营造积极、融洽的劳动教育氛围外,还应注重于学生群体间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进而在发挥典范引领作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应注重就学生的劳动习惯进行培养,即应于行为层面增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认同感,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教育开展价值的基础上使劳动教育真正内化于心,进而确保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并最终满足学生的社会发展需求[5]。

3.2 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建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紧密衔接专业教育,形成健全教育保障。

在针对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时,应把握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目标,在将劳动教育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确保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劳动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其中,应基于劳动教育的课程性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进行完善,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与管理体制,通过不断调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所占比重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进而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至实际教育过程。同时,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紧密衔接的基础上确保二者的同行发展,最终形成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开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开发隐性课程,挖掘劳动教育时代价值。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逐渐表现出全新的时代价值,如何紧密将劳动教育与时事热点进行结合,在确保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社会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所在[6]。一方面,应注重开发劳动教育的隐性课程,通过挖掘隐性课程的潜在教育价值以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其中,除了可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教育提升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外,还可以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的劳动教育氛围,进而于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并促进学生劳动习惯与劳动思维的有效形成;另一方面,围绕劳动教育内容,应时刻保持创新,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通过导入案例教学法以增加劳动教育的真实性,例如,围绕新冠肺炎防控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应灵活将抗疫知识导入劳动教育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规范学生的道德思维,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3 营造劳动教育文化,凝聚学生劳动精神

(1)展示优秀劳动形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注重设计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尽可能突显优秀劳动形象的模范价值,在发挥劳动典范模范带头作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有效增强。一方面,围绕学校环境建设,应在楼宇、廊道的标识建设中融入劳动元素,借助制作劳动典范展牌等形式实现对于优秀劳动形象的宣传弘扬;另一方面,在日常学校办学过程中,应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技能比拼、劳动理论辩论赛等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校园活动,通过选举优秀劳动代表以弘扬劳动精神,最终加深学生的劳动认知,发挥劳动典范的价值引领作用。

(2)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以实践教育为依托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其强调开展实践教育,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与创新素养,因此,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时,应关注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通过搭建完善的实践教育平台以满足学生的劳动学习需求,最终确保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效性。首先,应将劳动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尽快形成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社团组织,在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效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参与劳动学习;其次,应充分把握网络技术给劳动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借助创立校园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形式拓宽劳动教育渠道,进而使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并达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最后,应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军营、社区以感悟劳动教育的魅力,最终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确保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综上所述,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劳动教育,其不仅是应用型高校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发展,因此,应逐步明确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在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以配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最终促进应用型高校办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并确保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劳动发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