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精神 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3-08 02:47王博耿英华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氟西汀精神分裂症差异

王博,耿英华

(阜新市精神病防治院精神三科,阜新 123000)

当前人们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不断加重,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常常出现思维、情感、行为和感知的障碍,有时也会出现精神活动不协调症状,临床上目前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专家推测该病的发生与神经生物学、遗传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相关,患者通常情况下意识清醒且智商正常,部分患者会存在认知功能损伤状况[1-2]。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其发生率为13%~46%,贯穿着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时期,干扰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采用喹硫平抗精神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经过长时间的临床研究,不少学者证实[4]:血清再吸收抑制剂——氟西汀可以有效抗强迫和抑郁症状,起到良好临床疗效,有助于积极改善患者强迫症状,保证患者良好生活。为了进一步探究氟西汀联合喹硫平在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期间收治的54 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把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时间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取此时间段在某院收治的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观察研究,共计病例数54 例。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的基线分组方式为系统抽样法,各组病例数27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分布在32~58[平均(40.34±2.57)]岁;病程范围2~9[平均(5.63±2.11)]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分布在30~59[平均(40.32±2.54)]岁;病程范围1~10[平均(5.66±2.13)]年。经过统计分析,这两组治疗对象间的资料差异幅度低(P>0.05),具备可比价值。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分裂症相关临床标准[5];②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分不低于60 分; ③近期未曾服用相关性治疗药物;④医学伦理委员会认可研究的开展,符合医学伦理要求;⑤所有患者自愿参加研究,家属知情同意;⑥患者血常规、血糖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

排除标准:①药物禁忌证患者;②药物过敏史; ③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④严重脏器性功能障碍患者;⑤治疗依从性差患者;⑥酒精依赖性患者。

1.2 治疗方式

对照组用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喹硫平(J20090124)治疗,初始剂量控制在25 mg/次,2 次/d,然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每天递增用药,但要注意最大用药量控制在150~200 mg。

观察组除对照组用药方式外,还需使用常州华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氟西汀(H19980138)治疗,1 次/d,每次剂量控制在20~40 mg。

所有治疗对象都需连续用药2 个疗程,一疗程4 周,且注意在用药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抗精神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1)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6](Y-BOCS)评价两组观察对象治疗前后的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7](BPRS)评价两组观察对象治疗前后的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强迫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越发严重。

(2)参照PANSS 症状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对象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具体判定标准如下:①治愈:减分率高出75%;②显效:减分率控制在50%~75%;③有效:减分率控制在25%~50%;④无效:减分率不足25%。临床治疗有效性=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3)应用GQOL-74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程度,分数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述方式是(±s),检验用t 值;计数资料的表述方式 是(%),检验用x2值;α=0.05 是研究的检验标准,当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Y-BOCS 评分与BPRS评分

两组患者未曾接受相应治疗时的Y-BOCS 评分和BPRS 评分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幅度性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Y-BOCS 评分与BPRS 评分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Y-BOCS 评分与BPRS 评分比较[n,(±s)]

Y-BOCS 评分/分 BPRS 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7) 25.97±6.48 22.21±8.43 85.31±19.87 77.08±10.46观察组(n=27) 26.03±6.45 18.45±4.53 85.60±20.71 70.34±8.57 t 0.034 2.042 0.053 2.590 0.973 0.046 0.958 0.012 P组别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方面的比较,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比较[n,(%)]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在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幅度不高(P>0.05),但是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P<0.05)。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对照组 27 38.56±6.74 49.56±4.02观察组 27 37.98±6.35 58.34±3.26 t 0.325 8.815 0.746 0.000 P

3 讨论

精神分裂疾病在当前精神科相对常见,属于精神疾病中的严重病症类型,其发生机制相对复杂,心理、社会、神经、遗传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状,发病后患者的思维往往处于不清晰状态中,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较低,甚至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认知时空上的紊乱现象,造成一系列反常行为。通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行为、感知、思维以及情感等都会呈现出一定的障碍性,或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而主要的临床症状便是强迫症状,其发生率较高,这一症状的发生往往与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受体功能亢进和5-羟色胺(5-HT)功能低下密切相关[8]。一旦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强迫症状,便会出现反复性的强迫观念、强迫动作性神经症性障碍,使得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对于精神分裂症伴有强迫症患者来说,机体的自知力明显减弱,亦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甚至出现一定的社交困难和人格缺陷症状,不利于患者正常社交活动[9]。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临床常常选择抗精神病性药物治疗,虽然患者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改善,但是在总体治疗效果方面观察后并未发现临床疗效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临床积极给予相应治疗十分重要。

在临床大量研究后,发现“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不仅相关于疾病严重程度,而且密切相关于治疗药物的临床效果”[10]。故而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期间,需要从精神分裂症与强迫症状两个角度着手,同时治疗,以此方可在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11]。现阶段,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应用药物是喹硫平,这是一种非典型性的抗精神病性药物,在机体5-HT2受体中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快速与之相结合,且结合强度高于同D1和D2受体,对阳性或阴性病症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强迫症状中的临床疗效欠佳,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12]。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在精神分裂症疾病中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在这一现象下,临床不少学者提出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的Y-BOCS 评分和BPRS 评分之间差异不高(P>0.05),但是经过治疗,观察组Y-BOCS 评分和BPRS 评分分别是(18.45±4.53)分、(70.34±8.57)分,与对照组(22.21±8.43)分、(77.08±10.46)分相比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59%(25/27)较对照组70.37%(19/2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38.56±6.74)分和观察组(37.98±6.35)分比较,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有了明显提高,但观察组(58.34±3.26)分高于对照组(49.56±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足以证实:临床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过程中,选择喹硫平+氟西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强迫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氟西汀药物可以进一步诱导和凸显机体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快速重塑机体神经干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抑制机体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作用,增高机体神经元中的5-HT 受体浓度,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14]。另外,氟西汀能够在神经突出细胞再吸收神经递质血清素中起到良好的抑制性作用,减少机体神经元5-HT 的摄取量,且不会结合至机体α 肾上腺素能与DA 受体中,从而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状,保证患者良好生活[15-16]。除此之外,氟西汀用药后可以快速吸收至机体,生物利用度高,不易遭受外界因素干扰,待用药数周后,便可快速扩散至机体全身部位,血药浓度稳定,可以持续发挥药效,而且不会引发患者诸多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更高。基于此,临床把这两种药物联合用在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更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姜倩[17]文献中,常规组治疗前的Y-BOCS 评分(25.89±6.52)分与BPRS 评分(85.21±21.12)分与研究组(25.58±6.51)分、(85.74±24.86)分之间差异不高(P>0.05),而治疗后常规组两项评分分别是(22.10±9.30)分、(77.22±10.95)分,较观察组(18.51±1.25)分、(73.13±5.13)分更高,差异十分明显(P<0.05);而在邹果果等人[18]文献中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23%(49/52),较对照组76.93%(41/5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是(38.53±7.25)分,与对照组(38.82±7.17)分之间差异较低(P>0.05),而经过8 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至(55.96±3.46)分,较对照组(47.08±3.39)更高,差异十分明显(P<0.05)。上述两项研究结果与本文试验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尤其是在改善患者强迫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方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更佳,应当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氟西汀精神分裂症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