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021-03-08 04:39梁惠婷
文教资料 2021年28期
关键词:二者民族团结思政课

梁惠婷 秦 荣

(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指出,要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1]高校思政课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高校思政课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于高校思政课的积极作用和高校思政课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深化,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融媒体平台等三重维度入手,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理论、民族法律法规等知识,在学思践悟中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统一。

一、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发展的内在联系

厘清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推动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相融合的内在缘由在于,二者在目标、内容上具有内在耦合联系。

(一)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育人目标上相融通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育人目标上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通,二者均致力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具体而言,一是高校思政课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育人目标上,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增进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育人目标具有共融性。[2]二是高校思政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四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育人目标上,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教育引导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五观”的育人目标具有共通性。三是高校思政课在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的育人目标上,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培育一代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育人目标具有共促性。[3]

(二)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育人内容上相贯通

就育人内容而言,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育人内容上相贯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育人内容包括中华各民族的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4]高校思政课作为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各门课程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具体而言,其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联合、指引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内容;其二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涉及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的内容,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实施、《论十大关系》中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等;其三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涉及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内容,如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抵御外侮,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其四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涉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内容,如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其五是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关于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包含加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等,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育人内容相互贯通、互为表里。从内容贯通的层面来看,高校思政课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通俗化、具象化的高校思政课。

二、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发展的育人价值

高校思政课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推动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融合发展,对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5]。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作用,是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针对性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就二者融合的内容和方法而言,推进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以民族常识、民族政策、民族故事等为教学资源,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出发,系统开展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理论的教学,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利于在思政课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就二者培育的对象而言,推进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将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遗迹旧址、历史文物融合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融媒体平台等渠道,有利于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不断强化对“五观”“两个共同”“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实效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线,也是高校思政课发挥铸魂育人作用的重要体现。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既有利于高校思政课运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鲜活资源,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说服力和生动性,也有利于思政课讲深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强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系统中子系统间及子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其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个部分独自发挥作用的总和。[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天然具有融合发展的“血脉联系”,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有利于发挥二者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一方面,推进二者相融合,有利于协同二者的育人资源。思政课程资源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思政资源,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将二者彼此涵盖的人物素材、事件素材、实物素材等育人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针对性和集合性。另一方面,推进二者相融合,有利于协同二者的联动性。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平台互动等育人手段上相贯通,将二者的育人内容进行有效联动,有利于破解二者在育人上“两张皮”的问题。

三、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理路

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融媒体平台”上协同发力,着力推进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融合发展,凝聚育人合力。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推进二者融合发展走心

在课堂教学中推进高校思政课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和“模范”作用。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生动的历史素材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内容,让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深化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侧重从理论原理的角度,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的理论、关于民族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等内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侧重从理论逻辑演进的角度,讲好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侧重从历史史实的角度,讲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历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侧重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角度,借助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讲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伟大团结精神。“形势与政策”课侧重从时事角度出发,及时将党的民族理论最新成果开展专题式教学,增强大学生对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二要因“课”制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每一堂课上照耀。推进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程之中,还应发挥课程思政在培育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如在艺术类课程中,结合民族艺术开展教学,鼓励艺术类学生结合民族舞蹈歌曲、雕塑绘画、影视作品进行艺术创作;在体育类课程中,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教学,通过教学把赛马、武术、舞龙等民族传统体育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各民族精神特质进行传承与弘扬;在医学类课程中,结合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药文化展开教学;在通识课教育中,开设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国民族史等课程,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以实践活动为依托,推进二者融合发展走实

实践活动是推进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活动中,推进二者融合发展走实,有利于推动“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相融合。一是将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融合。一方面,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观瞻仰革命遗址、民族博物馆、民族团结进步人物纪念馆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民族团结先进事迹中厚植爱国报国和民族团结情怀;另一方面,结合民族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打造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如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情景党课、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演绎赛、红色经典朗诵等,组织学生开展收集民间故事、参与节庆活动采风、征文比赛等,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深化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二是将实践活动与宣传活动相融合。一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榜样人物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发挥大学生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主体性作用,如组织班级成立理论宣讲团、青年学习社等,走进班级、社区,开展民族文化调研、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研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参与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书画作品、板报、摄影等活动,寓思想引导于实践活动之中,常态化推动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

(三)以融媒体平台为抓手,推进二者融合发展走深

融媒体平台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入脑入心教育平台,是推进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深的重要途径。一是搭建高校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互动平台。结合二者相贯通的内容,借助慕课(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思政课堂载体,通过课程录播、自主学习活动、话题讨论、问题研究等形式,促进思政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升华。二是创新运用融媒体技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融媒体技术,让原有缺乏互动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情景内容。具体包括:运用VR技术将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历史文物、先进人物等资源形成网上主题教育基地;运用H5情景模拟技术呈现百年各民族发展的经典瞬间;借助抖音、梨视频、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将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故事、村落、人物、文化等内容通过可视化呈现出来,让教育内容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三是打造“沉浸式”实景学习精品课。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打造“网络平台+通识课程+思政课程”融合平台,推出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沉浸式系列实景微课。如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搬”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真实场景中开展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让育人效果走心走实走深。

猜你喜欢
二者民族团结思政课
民族团结之歌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