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民俗旅游文化翻译研究

2021-03-08 08:06朱忠敏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文化产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黎族外国游客

朱忠敏 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一、引言

作为国际旅游岛,海南依靠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具有海南特色的潜在文化转变为当地的旅游文化,成为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业优势。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旅游在跨文化旅游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是海南文化的最典型代表之一,由于海南岛黎族的土著身份及其神秘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关注黎族文化。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旅游是了解海南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因此,海南民俗旅游文化的翻译至关重要。

二、文化翻译

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语言转换。人们在进行语言转换时,会加入对这个文化的理解。因此要求翻译者深谙所翻译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另外还要尽量客观,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含义。

三、旅游翻译

黄友义[1](2007)指出,由于其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旅游业并未被大多数译者充分翻译,旅游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翻译具有一定的困难。文军[2](2002)分析了一些旅游翻译文本,并得出了诸如拼写、遗漏、语法、中式英语、表达不当、文化误解之类的错误。旅游翻译中的错误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完整甚至可能导致游客的误解。这可能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形象,从而降低观光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海南民俗旅游翻译文本和旅游网站上的英语翻译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黎”的来源与翻译

关于黎族文化中“黎”字 的来历,根据“中国旅行指南”网站上的解释,“黎”源自于黎语中“山”的发音,仅是多种来源的陈述之一。根据一些古代记录,黎族的起源是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黎”或“黎木山”。建国后,中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了黎族的起源。

黎族与外国交流时,他们称自己为“赛”。王睿(2011)文章中关于黎族姓氏来源的讨论表明,“黎”可能与不同时期“赛”的发音变化有关。隋朝以前“赛”的声音像“俚”,而在中古时期,声音接近“黎”,这是一个更可信的说法。

当“黎族”被翻译成英语时,会有一些不同的翻译,例如“Li People”“Li ethnic group”“Li minority”和“Li nationality”。根据上下文,这些翻译都可以表示“黎族”,但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标准不统一容易让外国游客理解为指称的不是同一个黎族,而实质上是不同的翻译方法所致。

(二)三月三

民俗文化负载词承载了一些民俗文化信息和内涵,反映了特定民族的生活文化和历史传统。只要提到黎族民俗节日,“三月三”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将“三月三”的内容翻译成英文时出现不同版本,主要是“March 3rd”和“San Yue San”,但是两种翻译都无法使外国游客理解节日的文化内容,并且由于“三月三”的日期是中国农历日期,因此译者在翻译“三月三”时需要加注或进一步翻译。

例1:San Yue San Festival (held on the 3rdday of the 3rdlunar month);

例2:“March 3”(Chinese lunar year)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for the Li Nationality.

由于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许多文化负载的单词在英语中没有等效的单词,在文化空缺的情况下,翻译人员需要使用注释来弥补空缺。注释包括音译符号和文字翻译符号。例1采用“直译+注释”的补偿策略,而例2则是“意译+注释”。例1是根据汉语发音来翻译“三月三”,“San Yue San”的译音保留了“三月三”的文化特色,“音译+注解”不仅可以保证游客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而且可以保留原始语言的文化特征,更好地保存和弘扬了黎族文化。例2采用意译法翻译“三月三”,外国游客可以很快了解到“三月三”是一个日期,但是“三月三”不仅仅是一个日期,而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节日。民俗文化旅游翻译的目的是促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向世界的传播。考虑到这一方面,例1比例2的翻译更好。

例3:“Sanyuesan”, or March 3 on the lunar calendar, has been a time for the local Li and Miao people to mourn the dead, celebrate new life, and sing the praises of local historical heroes.

例4:We are here just for the March Third Festival, which is the most famous Li celebration.

例5:March 3rd Love Festival;

例3既有汉语发音的直译,也进一步意译了日期。“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哀悼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例4的翻译直接用日期翻译并表明是用日期命名的节日,但缺少了汉语发音的源语言特特点。例5的翻译增加了节日历史发展的新内容,“三月三”除了祈求丰收,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但是,翻译内容不全面,只传达了部分文化内容,可能会导致游客的片面理解。

(三)打柴舞和竹竿舞

“Da Chai Dance (Bamboo Pole Dance) has complete dance tools and steps.The preparation is simple, two bamboo poles, used as ‘pillow pole’and several small bamboo poles.” 打柴舞起源于古崖州地区黎族的丧葬习俗,是古代黎族人在人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打柴舞是一种古老的黎族传统舞蹈,最初是在黎族海宁族人的祭祀仪式中使用的仅在丧葬期间跳的舞蹈,打柴舞的喧嚣可以驱散邪灵的入侵,驱赶僵尸,不仅使死者快乐地回归,还使家人减轻了亲人离开的悲伤。打柴舞是保护死者身体免受邪灵迫害的一种方法。

打柴舞和黎族丧葬习俗有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的发展,它的丧葬和祭祀色彩逐渐消失,打柴舞的舞蹈器材从棍棒变为竹竿,如今,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现在被人们普遍称作“竹竿舞”。因此,使用竹竿舞作为打柴舞的别名是不合适的,“竹竿舞”是“打柴舞”的历史延续,翻译人员应根据语境和所表达的意思在“打柴舞”和“竹竿舞”之间进行选择。如果是用来说明黎族的丧葬或祭祀活动,译者可以选择使用“打柴舞”。如果内容是关于庆祝或欢迎黎族游客的,则可以翻译为“竹竿舞”。

四、结语

海南相关部门尽管越来越关注黎族民俗文化,但对相关翻译材料的研究和关注却很少。景区内没有详细的英文公告栏,甚至有些景区根本没有英文公告,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景点介绍的英语讲解能力。即使在官方旅游网站上针对外国游客的英语景点介绍也很少,几乎没有详细介绍景点旅游文化资料的翻译。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翻译材料,发现几个个别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南黎族民俗旅游翻译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海南黎族民俗旅游文化的翻译有所帮助,增进外国游客对海南黎族民俗旅游文化的理解。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黎族外国游客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外国游客
海南岛黎族人民的白沙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