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2021-03-08 15:24冯青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企业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趋于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面对逐渐增多的挑战,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改革,尤其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人才素质低、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管理手段滞后等问题,文章就如何利用精细化管理解决上述问题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进行论述。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

前言: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详细划分财务并进行管理,从而提升管理实效性的管理模式,具有管理系统化、流程化、人文化和制度化特点,将其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为各项工作有序、有章、有效开展打好基础。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缺少认识和管理经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基于此,文章就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精细化管理优势以及精细化管理策略展开研究。

一、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如今,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在延续旧制度,应用这些制度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作为企业发展的规范与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动态化地完善与更新[1]。因此,部分企业面对已经过时、不再适用的各项管理条例,应当及时优化与更新,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满足管理工作需求。

(二)管理人才素质偏低

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精细化管理对人才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后引发了一系列变化,面对新的财务管理形势,财务人员需要较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才能自如应对,有效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新形势下,很多财务管理问题也会暴露出来,这些均需要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现如今,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首先,对于年轻的财务人员,他们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其次,对于有资历、年龄较大的财务人员,他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学习能力不断下降,面对频繁更新的新制度、新政策很难做到快速学习和适应,这些问题亟待解决[2]。

(三)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现如今,一些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面,面对市场竞争缺少竞争意识和成本意识,从而影响自身发展[3]。换言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效益,忽视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这种行为增加了财务风险,导致预算超支,使企业经营管理效益下降,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企业持久、稳定发展。

(四)管理手段比较滞后

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业务量,呈现出递增趋势,每天都在不断增加财务数据,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财务管理环境,这让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均受到影响。然而,当下仍然有企业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其中一些方法与新的市场标准相互冲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企业承受的市场压力。

二、精细化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一)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作为企业的命脉,财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这对促进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因素均会影响企业的运营,而且这些因素并不是确定的,所以很难提前预防和避免,这对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利,很容易让企业出现资金问题,继而导致企业破产。而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人员认真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合理分配财务,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避免出现资金问题[4]。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模式下,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清楚、明确,这样就消除了诸多安全隐患,有效避免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内容有了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尤其是财务管理流程。基于对流程的全面掌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合理、科学地分配各个部门,再对其进行管理,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案,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模式下,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很容易暴露出来,工作人员再统计财务中出现的数据问题,结合统计的结果,企业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有效决策[5]。这种情况下,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够获取最大利润。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竞争力,必须要增强财务管理能力,而财务管理工作受到管理制度的制约,因此,建立与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首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严格依据《会计法》以及各部门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对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完善,不断精细财务管理内容和职责[6]。例如,某企业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要求财务部门熟练掌握各类财经政策并贯彻执行,认真完成监督工作,并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遵纪守法、以身作则,杜绝一切违法乱纪、贪污盗窃等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有力控制支出并合理组织收入,加大经济管理力度,全面落实财务管理工作。除了制定这些基本的管理条例外,精细化管理理念下,该企业还建立了以下制度: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全寿命周期管理方式,以此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益。2.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精细化管理理念下,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明确财产物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到调入再到供应管理,对于每一个流程、細节均要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与此同时,对物资管理部门进行确定并且明确每一个科室的物资管理职责,有效落实物资管理工作,实现管理高效化。3.经费审批和报销制度。为了实现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对财务职责权限进行明确,有效满足成本核算需要,适应预算管理工作,为各项经费管理有序、有章、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建立制度时,工作人员紧密围绕经费开支、财务收支活动等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规范和要求,为报销活动和经费审批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4.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依据档案工作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根据会计核算资料整理与审核的内容提出明确、详细的要求,为各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提升管理人才素质

人才就是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才竞争,面对新制度、新政策、新形势带给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种挑战,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借助强有力的队伍推动各项业务发展。精细化管理理念下,企业应结合财务管理需求加大业务培训力度,譬如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与财务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技巧培训,以此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7]。除了培训这一途径,企业还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通过高薪从外部引进专业的、资历深厚的财务管理人员,为财务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也为财务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落实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成本管理,通过成本预测、核算和控制等方式提升企业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利用率,尤其是预算管理,这直接关系到成本管理效益。精细化管理理念下,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1.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针对预算管理成立专门的机构,该机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年度方案的编制,遵循收支统一的原则,囊括各类业务收支情况。此外,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运营情况加强预算考核力度,通过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有效落实各项预算工作。2.加强采购预算管理。采购是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支出,为了避免出现盲目采购的问题,也为了杜绝采买环节中吃回扣现象,应当将固定资产等物品的采购纳入到企业运算中,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3.加强收支预算管理。对于已经得到上级部门批准或者经过会议决定的收支预算,企业应当依据工作原则进行管理,譬如制定“当年不可以调整”的条例,如果遇到特殊的、必须要调整的情况则严格按照财务程序办理手续,这样可以减少因为盲目调整而造成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4.加强流动负债管理。精细化管理理念下,企业应当重视并加强对流动负债的管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诸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各类流动负债纳入到预算范围,从而有效控制分享,促进流动负债利用率的提升。5.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各项资金的支持,在预算管理中,资金管理是重要内容,有效落实资金管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资金的浪费,为营运资金的存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四)优化财务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理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调整、优化,通过精细化处理有效掌控每一个环节。首先,企业需要坚持重点突出、项目分解、全面控制的原则,根据财务预算对各项支出进行全面控制,杜绝随意支出、资源浪费等情况。其次,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结构进行动态化调整,依据企业的收入成本以及未来市场前景明确最佳筹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及时、科学、合理地调整财务框架。再则,重视并加强绩效考核,通过公正、严谨的绩效考核方式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并且将绩效考核与晋升、奖惩等结合起来,以此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动力。最后,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动力,也是现代化标志,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是必然选择和趋势。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应当致力于财务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解放财务管理人员,突破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瓶颈。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效率就是生命,需要放在第一位,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内部财务数据共享,从而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发展事态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管理方法、加强成本管理等途径推动企业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涛.论精细化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1):77-78.

[2]商希鹏.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探析[J].财会学习,2020(28):49-50.

[3]赵业群,欧金洲,谢洁,章振东.业财融合下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财会研究,2020(07):36-39.

[4]杨斓.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1):109.

[5]吴晶.精細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纳税,2019(34):88-91.

[6]孙洪心.运用管理会计加强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探究[J].会计师,2015(22):40-41.

[7]张文忠,于潇婷.精细化成本管理:企业的未来和成本管理的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114-117.

作者简介:

冯青、女、1986年8月、陕西咸阳、本科、陕西西咸新区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方面。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