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乐清细纹刻纸的前身今世

2021-03-09 03:44张晓朵
人物画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阐述传承创新

张晓朵

摘 要:乐清细纹刻纸是剪纸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剪纸艺术。乐清细纹刻纸是乐清的一个“品牌”,是乐清的“文化特产”,很具民俗风味,本文对清细纹刻纸的历史背景、产生、发展和乐清细纹刻纸要不断创新和传承进行阐述。

关键词:乐清细纹刻纸;阐述;创新;传承

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惊人的技巧,剪纸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民间艺术,乐清细纹刻纸是剪纸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剪纸艺术。本文来阐述乐清细纹刻纸的前身今世。

一、乐清细纹刻纸的历史背景

细纹刻纸,又称剪纸。中国剪纸的历史,是中国美术史的一部分。中國是世界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之一,根据分布在河南中、北部的裴李冈文化和分布在河北南部的磁山文化出土的陶器,在陶器上饰有蓖纹、压印纹、坑点纹、划纹、附加的乳钉纹、指甲纹、凸浅纹及浅细绳纹等纹饰。在制作陶器时除了在陶面装饰纹样外,还用颜料在陶器面上彩绘,烧制彩陶。这些彩陶上的平涂图案,可以说是中国剪纸的最早萌芽。

剪纸的前身是用树叶、树皮、兽皮、帛丝、金箔等刻绘出轮廓的形式,出现在先民的生活之中的。到了周代,人们已懂得“剪”的技术和手法。“剪桐封虞”典故。这段历史典故向我们提供了三个信息:(1)周代人们已掌握了把薄片东西剪切成一定的形状的技巧;(2)当时应该已有了剪切工具(刀片、剪刀之类);(3)剪切的材料是树叶等薄片状物。从春秋后,人们能用金、银箔,树皮、树叶,纺织品等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汉代,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说从这时开始的。民歌云:“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纱窗。文帝治国安天下,永乐传人百姓家。”这说明,汉代时,剪纸的技艺已相当普及,一般妇女都能熟练运用了。

二、乐清细纹刻纸的产生

细纹刻纸,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细纹刻纸,始于元朝,盛于明末清初,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明洪武十三年间(1380),倭寇频频犯境。一天,一艘大船自海上开到了磐石,倭寇数十人上岸行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奋起抵抗,在与倭寇战斗中牺牲了36名勇士。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在元宵节制作了精美的龙船,其上设有36名勇士的神像、神位。然后扛着龙船在大街小巷巡游,让人们永远记住他们。以后,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前后,人们都要制作龙船纪念勇士们,和档龙组合在一起酬神,同时也娱人。为了好看,船上贴有花纹,谓之“龙船花”,这就是细纹刻纸的前身。姜准在《歧海琐谈》中记载:“村落糊楮,象龙首尾,制版为身,机转辘轳,篝灯于上,从似金鼓,沿门索赏,谓之龙船灯。”就是说细纹刻纸成为首饰龙必需的装饰品。

“一片繁华海上头”。温州,浙南沿海重镇,海上贸易发达、海洋文化浓郁。千百年来,渔民对大海膜拜有加,龙船自然产生。太平时代,春节、元宵节最为热闹。在花花绿绿的龙船、花灯中,群众会评比哪家的最精、最细、最美,而龙船花是最重要的一项,标准就是精细度。各艺人不甘落后,互比纸纹之精细。于是,刻纸愈来愈细;内容也从单一的线条往图案上发展,最后变化出无穷的图画,如山水、花鸟、草虫、鱼、神话故事、名著典故等;技巧上,也由简单的线条、图形创造出“人”字夹、“十”字形、“正”字形、葵花形、龟背形、花瓶形、喜寿字形、字形,空肚十、勾之云、锁铜花、年糕心、金田字、田交田、圆交圆、照眼心、小方胜、心连心、鱼鳞纹等一百多种图案;他们运用这些图案熟练而千变万化,富于疏密、粗细、曲直、宽窄、刚柔等变化与对比,使纹样轮廓清晰、形式优美,宾主分明,形象突出。细纹刻纸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品中一种优美而朴实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我国品种繁多的剪纸艺术宝库。形式上,也由首饰龙的装饰品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美术品,登上艺术殿堂。

三、乐清细纹刻纸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掘、整理和扶持民间美术,一些文化干部开始深入民间对民间美术进行调研。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乐清的“龙船花“才开始为外界所知。随着龙灯活动的淡化,改进“龙船花”,使之成为具有乐清特色的剪纸品种,成了当时“龙船花”艺人和民间美术研究者的主要课题。1955年2月5日,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乐清县人民政府将分散在各地的剪纸精英集中起来,由陈朝芬、余忠汉等五人组成小组(后称"五人小组”), 经过专家和民间艺人的共同探索,终于在“龙船花”的基础上,吸收乐清当地的剪纸花样及各种民间图样,创新出“乐清细纹刻纸”。这是乐清最早以集体形式组织生产的组织,代表着当时乐清细纹刻纸的最高水平,走上有规模的工艺美术品生产道路。乐清细纹刻纸与其他地区民间剪纸相比有了质的改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乐清细纹刻纸处在最鼎盛时期,当时由于出口的需要,从业人员达上千人。

乐清细纹刻纸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挺拔有力,线条更明快丰富,构图隽秀优美,细如发丝,堪称"中国一绝",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刻纸,乐清细纹刻纸在“细致”方面的追求也可谓做到了极致,技艺高超者能在一方寸的纸面上刻出 52 条细线,一幅碗口大的细纹刻纸要十多天才能刻成,各种民间图案纹样都能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得到细致而丰富的表现,这使乐清细纹刻纸获得了“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之称。

2006年,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乐清细纹刻纸要不断创新和传承

乐清细纹刻纸是乐清的一个“品牌”,是乐清的“文化特产”,很具民俗风味,对它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要加大力度宣传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把这一文化品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弘扬民族文化,使乐清先民留下的这份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久盛不衰。

细纹刻纸不仅要延续与传承,更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在保持纤细精致风格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在内容上把温州风土人情、民间习俗和时尚感的刻纸作品相结合,打造品牌效应,使它成为时尚礼品。把细纹刻纸的艺术美运用到生活用品中,使生活用品更显高档;书法以细纹刻纸装裱更能显出书法艺术魅力;国画以细纹刻纸为背景显现出立体感更强等等。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市场,才会使细纹刻纸独居于工艺美术之林。

3399501908210

猜你喜欢
阐述传承创新
做勇于担当、善于传播的新闻人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