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沟矿区下部矿脉延伸预测与成矿规律

2021-03-09 09:50周子良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20期
关键词:矿脉探矿齐家

周子良

(山东黄金集团蓬莱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600)

矿床的主要类型分为构造蚀变型,石英石脉型和热液型都是与花岗岩形成原因较多的类型,通过钻探发现的含金矿脉带,与测区构造一致,可以断定测区内矿区的构造主要为同项目的组合及工程集团对测区的控制,并取得相应的科研和成果,但由于深部构造信息的缺乏,测区内部的地理工作在构造出现的同时会出现,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和标本采集进行分析,主要分析金矿成矿规律和延伸,通过对矿区地质的研究和了解,分析该矿床形成的原因和规律,为后期找矿提供参考

1 齐家沟矿区的主要特征

齐家沟矿区河西矿段齐家沟矿井的2号脉,总体走向30°左右,倾角45°~55°,在本矿区内南北延伸1000余米,但受构造影响,矿化并不连续,富矿体位于6线-12线之间,经过前些年的生产,基本已经采空,河西矿段的生产接续受到极大影响。通过平面和剖面图的对比和井下实地勘察发现,2号脉在向北延伸的过程中,局部走向忽然改变,经过一段连续性之后,回到正常方位,而且在走向变化大的地方,矿体上下盘界限并不明显,裂隙发育,裂隙面有黄铁矿颗粒填充,以及蚀变岩的产出,以此推测2号脉在此位置被断裂构造影响,应力场发生改变,可能存在支脉。在10-15中布设探矿工程均探到2-1号脉,并形成了有价值的采场。

通过对2号脉和2-1支脉在平面的对应位置来看:2-1支脉为2号脉断裂挖矿的次级分支构造,与2号脉紧密相连,次级断裂构造形成了熔矿和导矿的空间,热液自下而上顺着构造裂隙运移充填,形成“入”字式矿脉分支,即向北2号脉与2-1号脉相交,向南分开沿构造平行发育或有分散的趋势。(如下图)由此推测在沿脉找矿过程中,矿脉倾角或方向发生较大变化,可能是构造的分支点,一条完整的大构造带,存在数个分支复合的次级小构造小支脉,在他们与主矿脉交汇和分离的地方,是成矿的有利空间,容易形成富矿体。

图1 2号脉和2-1支脉在平面上的对应位置图

对2号脉和2-1支脉剖面的研究发现,2-1支脉在10中水平以上15m左右与2号脉交汇,在11到13中与2号脉几乎平行发育,并形成一个界线较为清晰的下盘面,到14到16中,两条构造距离变小,有交汇的趋势,下部中段可根据此规律布设探矿工程继续验证。

本地区处于云中山南端,地貌属于断裂剥蚀的低中山区域,可以进行比例较小的尺寸土填图工作,地表面有零星金矿资源出现,由于区域内的连续性不大,厚度变化大,对延伸的预测存在一定难度;本区域内地层齐全,构造在横穿中部山区的斜梁方向,矿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煤和金矿为主,金矿是本区的主要矿产资源。金矿矿石类型的走向变化不大,与其他地貌不平的不同,在厚度差异上存在差距,向西矿石质量及厚度存在变差的趋势,本区金土与多数金矿矿床类似,形成于石炭纪时期,以古风化壳为基地,向上为铁质层体,矿体呈现层次状,物质成分于软酸性的溶解和古风化壳残留物,碎屑状的结构构造为粗糙状,这些特征说明金矿土的形成和沉淀。

图2 齐家沟分矿8线剖面图

齐家沟矿区河西矿段齐家沟井2号脉与2-1号脉在水平8-12线,垂直-400(10中)--600m(15中)形成一个较大的构造带,上下盘两条矿脉的岩性均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和蚀变岩,15、16中矿脉界线明显,为闪长玢岩,其中穿插几条较细的矿化蚀变带,局部矿化效果较好,可形成局部小采矿。此构造带在15中并未复合,以闪长玢岩为界,向深部继续延伸,在16中7线附近发现夹层为玢岩的两条构造,2号脉和2-1号脉仍未复合。所以在明年的探矿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在17、18中石门巷向东探矿过程中,要加大探矿力度,力求探明2号脉和2-1号脉的下盘界线。②在已经探明的2号脉和2-1号脉之间按照水平间距合理布设探矿权,以探明之间的分支构造是否有开采价值。③在沿脉探矿过程中,若发现矿体的产状有了明显变化,就应该注意周围是否有断裂构造的影响,根据变化布置探矿工程,以探明矿体变化的原因。

2 矿区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2.1 成矿规律

结合本矿区的地质条件分析,本矿区位于平原北部边缘,我国大部分的金矿形成原因类似,本区的矿土主要来源古风化壳,另外有结晶岩石等,矿区内的金矿成矿岩相,不含金矿,矿土的走向随着沉积变化而变化,矿体受含矿岩分布控制,矿石的发育过程决定了矿体的存在,制约矿体的形态和厚度发育情况,最终形成盆地沉积,金矿的厚度越大,矿体越厚,厚度越小的地方为矿体顶尖。

2.2 成矿预测

通过勘察,矿体规模较小,埋藏表面较浅的地方矿区成矿不理想,通过对矿体的研究,将根据找矿建议按照矿床的勘察类型布设勘察工程,区内岩石变化大,矿体厚度不稳定,工程漏洞太大,选择矿体厚度较大的钻孔,并增设新型工程,利用工程点进一步控制地矿的范围,通过多年来的勘察,尤其在深度300m~600m的地段,金矿发育良好,对深度勘察做好综合评价,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主干空矿的断裂带上,岩石变形严重,变形均匀的碎岩石受矿化蚀变严重,构成主矿体,在离主干断裂断层较远的位置出现次级断裂,岩石破碎变弱,形成网状花岗岩,原岩石未被破坏,离主干断裂更远处构造变形微弱,原岩石基本变形缓慢,主干断裂的花岗岩内部,赋存石英石脉金矿。

2.3 矿床空间分布

破碎蚀变岩以构造岩为基础,经过热液所用呈现带状分布,蚀变岩金矿最明显,空间分布上,蚀变、矿化呈现三位一体的模式,金矿床由西向东分布,由主干断裂集中复合,形成金矿田,构成宏观上的东西成带,集中成片的分布模式,主要矿带呈现东西方向的对称发育规律,金矿床定位的分布出现规律,形成矿床点对点分布,由西向东分布的矿带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呈现EW成带,NE、NNE向成串分布的特点。

2.4 矿床成矿种类分析

大型金矿的矿床由断裂弧形转弯位置,在沿着弧形断裂的方向上,内部都有一定距离的小规模金矿床,矿床分布的规律在发现矿床的相应位置有明显效果,金矿床的表现为单矿多种类型和多矿种类型,各种类型的金矿床的分布上有关,受空旷条件和成矿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和同种类型的矿床组合,充填作用和蚀变作用不可分割,在同一矿体中,石英脉和蚀变岩的两种成因紧密相关,数量的不同决定了矿床的类型不同。

2.5 矿床成矿时间分析

成矿时间方面,金矿矿床受金矿自身的属性影响,时间规律可以追溯到太古时期,编制碎屑型金矿,时间在中远古时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岩石的形成时期判断该区域是否含有金矿;成矿地质方面,根据已知的金矿信息分析,金矿的形成对地质地貌有很高的要求,在接近水源的地方由于水流的作用,可以将含有金矿物质的砂石推送到平缓区域,从而形成金矿石河床;成矿区表面颜色为红色,红色泥土覆盖较浅的存在金矿可能性较大。

3 结语

在金矿断裂构造来看,不同方向的一致性不同,金矿体的区域在同一应力环境下有规律活动,尽管断裂位置不同,但均表现出斜落的运动轨迹,根据矿体的侧浮规律,矿床的勘察和研究,可以推断矿体内部的侧浮方向和找矿的成功率。金矿的形成不仅需要特殊的环境,还需要经过城市间的反应和变化,全面掌握金矿的成矿规律,提高金矿的开采效率。

猜你喜欢
矿脉探矿齐家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01-02合刊
地质探矿工程中地质勘探技术的运用及安全问题研究
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
地质探矿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锦书难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