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启示

2021-03-10 09:32梁珊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梁珊

摘 要:蒙台梭利认为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到 “有准备的”环境。班级环境应该是固定区域、秩序摆放、张贴标签;班级环境应该提供真实生活物品和低结构材料;班级环境应该能为幼儿提供与主题相配套的经验指导。

关键词: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班级环境创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项目编号:2021QYSJ086)。

一、“有准备的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存在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这种“潜在的生命力”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内在的助力驱使儿童无意识地直接从他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吸收经验和印象,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发展成为内部精神力量。这就是儿童的吸收性心智。这种环境一定是与儿童内在发展相适应的,包含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心理、文化、社会、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包含了成长中的基本要素。“有准备的环境”具备以下特点。

(一)“有准备的环境”是有秩序的

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发展儿童内在的秩序感,因此外部环境的组织如各种用具、教具的取放、使用操作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是有节奏并且可以预料的,教师对儿童的行为指导须正确而精确,让孩子能在自己期望的地方找到活动材料。应由外部的秩序促进内部的秩序,使儿童有秩序的生活,减少生命的浪费。

(二)“有准备的环境”的设备是真实的、自然的,有生活经验

由于儿童的心理吸收力很强,所以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手里拿的活动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蒙台梭利环境为儿童提供的工具是真实可操作的,与儿童身体大小相匹配,符合儿童发展节奏和步调。因为美对儿童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环境供儿童使用的器具应是美观的、优雅的、简洁的。儿童受自然界的强烈吸引,蒙台梭利认为,自然必须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在许多蒙台梭利教室中,由儿童自己照料的植物、动物、小花园都是常见的可供儿童学习的自然界事物。

(三)“有准备的环境”应具有丰富的教具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来进行的,类型丰富的、可实际操作的蒙氏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只有环境中出现丰富的活动材料才能激发儿童活动的兴趣。蒙台梭利教具不同于玩具,它是一系列富有结构、秩序特征的工作材料,各区域的教具之间具有关联性,注重幼儿的自我探索教育,并且操作方式具有进阶性,可重复使用。儿童在自我练习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注意力、持久的心理平衡、抽象思维和自然创造。具体来说,蒙台梭利教具可以分为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语言教具、数学教具和科学文化教具。

二、蒙台梭利理论对班级环境创设的启示

(一)有秩序的班级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有规律、有秩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引导幼儿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秩序感。恰当的空间组织方式会使儿童情绪稳定,做事有规则,减少时间的浪费,使幼儿的发展是可预测、可控制的。

1.区域相对固定。在班级环境设置中,教室的功能区域及桌椅板凳的擺放应是固定的,幼儿在长期的观察中可以形成对区域人数、位置的固定认识。区域相对固定既能帮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区域中产生安全感,又能帮助他们形成入区的习惯,从而落实主题活动经验在区角的延伸。

2.区域教具的摆放也应体现出秩序感、逻辑感。固定区域后,还要规范区域内的教具。教具摆放按照区域的划分,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易到难,不仅让幼儿在视觉上产生愉悦感,也有助于幼儿理解物体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小班幼儿,可以使用即时贴辅助贴出位置,方便教具摆放整理。另外,教师的个人物品和教学用具也应收纳整齐,摆放在固定位置,不妨碍幼儿活动。

3.区域教具应张贴幼儿能理解的标签。张贴标签可以便于幼儿拿取、归还教具,也更有利于幼儿对教具的收纳。蒙台梭利强调自由,而自由建立在幼儿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区域活动自由的前提是幼儿有能力开展对区域教具的操作和收纳,因此,区域教具张贴幼儿能够理解的标签至关重要。小班可以用颜色或者常见的水果、动物等来制作标签;中班则可以使用颜色与简单的符号来制定标签;大班可以使用20以内的数字来制定标签。另外标签的制定最好是由老师和幼儿共同完成。教师可以观察和收集幼儿喜欢的符号,在晨谈共同商讨标签的样式,形成规则,便于幼儿的理解和遵守。

(二)提供真实的、丰富的教具

1.提供生活中真实的物品。在幼儿园阶段,教育来源于生活,最终也是帮助幼儿更好地生活。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减少形状纷杂、色彩艳丽的塑料玩具,给幼儿提供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材料制作的玩教具。蒙台梭利教具不同于玩具,它是建立在对幼儿的认真观察与仔细思考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是提供给儿童“成长生活”所必需的材料,是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自我教育的媒介。它源于幼儿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在材质、造型上还原给幼儿大自然的亲切感。考虑到蒙氏教具费用较高的现实因素,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增加教具的本土设计。例如,在生活区,教师可以提供黄瓜、番茄等蔬菜,由幼儿来制作蔬菜沙拉;提供洗洁精、刮子、抹布、喷壶等工具让幼儿来清洗玻璃或者桌子等。在科学区,教师可以制作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帮助幼儿感知形状和颜色;教师也可以根据季节摆放、展示真实的农作物花朵、果实等。丰富幼儿园环境设置模式,提供真正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环境。

2.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和创作的欲望。精美的娃娃家、小厨房非常逼真,但往往功能单一,在游戏中常因缺乏可变性很快被搁置。简单的小木棒、扭扭棒、鹅卵石等低结构的材料却能给幼儿带来惊喜。在角色游戏中它们可能是美味的菜肴,在建构游戏中又变成了庄园,在智力游戏中也可以是飞行棋。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游戏,低结构材料不但够激发幼儿的游戏行为,更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情景。因此,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

(三)班级环境应该能为幼儿提供与主题相配套的经验指导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因此,在环境创设中,除满足幼儿游戏的操作需求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幼儿经验的提升。区域活动是主题实施的主要路径之一,所以区域环境也是提升幼儿主题活动经验的主要路径。例如在建构区设置中,垒高、围合、插接等核心经验的分解图示,能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以中班11月份的主题“动物过冬”为例,建构区可以投放毛毡等材料,帮助幼儿对“动物过冬”这个主题的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搭建动物的家帮助动物顺利过冬。语言区可以投放动物及冬眠等绘本,开展学习。在科学区,教师可以调查幼儿熟悉的动物,同时补充展示中班幼儿应了解的动物种类及食物,方便幼儿区域活动的学习。在数学区,可以做好动物分类的练习,例如冬眠动物、非冬眠动物的分类。最后,在班级区域设置中,墙面部分一般需要预留出来,贴上软木塞板或者布粘板,此部分作为幼儿经验示范的场地,也作为幼儿作品展示区域,方便教师根据主题更换区域指导经验,也方便展示幼儿作品。

参考文献

[1]曹能秀,王凌.外国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理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2]罗会.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三种教育模式环境观的比较[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

385550033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