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写作提高高中生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1-03-10 06:17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八中学蔡文华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读后理解能力观点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八中学 蔡文华

一、以教材话题为载体,精准开展读后写作

教材是一切教学行为与计划的主要依据与基本切入点,因此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要想通过读后写作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篇理解能力,教师同样要以教材中的话题为载体精准开展读后写作活动,为学生指明写作方向,让他们通过写作进一步理解语篇主题。高中英语教师在具体的语篇教学中运用读后写作教学模式时,可采用教材中固有的话题,也可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引领学生深度思考这一话题,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提高他们的语篇理解能力。

比如,单元“Healthy eating”中“Come and Eat Here”一文,这是一篇介绍“饮食习惯”的语篇,包括传统饮食习惯的改变,及日常饮食的选择等内容。学习完语篇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讨论:“What do you think Wang Peng will provide to win his customers back? Why? How do you think the story will end?”使学生自由陈述个人看法与理由,继续围绕“健康饮食”这一话题尝试续写课文,猜测这个故事会怎样结束?用此方法能够检测他们对语篇内容的理解程度。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个人想象能力,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使其明白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最终真正理解语篇主题。

二、以语篇主题为支点,拓展读后写作空间

高中英语教材通常以单元为单位来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由一个或两个语篇来说明,通常以记叙文与议论文为主,其中记叙文通常宣扬真善美的中心思想,议论文则对某一观点进行阐述,均可当作读后写作的着手点。高中英语教师可以语篇主题为支点组织学生先阅读、再写作,对原文进行改写、扩写,或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此有效激活他们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读后写作空间,培养他们的逻辑性思维与丰富情感,使其透彻理解语篇。

诸如,在进行“Wildlife protection”的“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教学时,本单元的中心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该语篇主要讲述Daisy乘坐飞毯跨越时空,在不同国度和不同地区与生存状态不尽相同野生动物进行对话的神奇经历,其中藏羚羊、大象、猴子讲述各自面临的困境,使Daisy慢慢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学习怎么保护动物。当学习完语篇内容以后,教师设置问题支点:“What did we learn from the lesson?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animals?”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文本形式报告和共享结果,罗列各自的收获,以及保护动物的措施,使其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动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让他们全面理解语篇主题。

三、以文本结构为架构,提升读后写作实效

当前,高中生理解英语语篇的能力参差不齐,写作水平也是高低不同,一些学生受自身表达能力与语言能力不强的影响,他们在写作中将重点放在词汇形式与语句表达上,没有从语篇整体布局出发,以至于写出的作文不够连贯与完整,还难以透彻理解语篇主题。高中英语教师可以语篇的文本结构为架构,指导学生模仿文本结构进行读后写作,概述语篇内容,或书写同结构的文章,使其写出句子连贯、结构完整的作文,让他们增进对语篇的理解。

例如,在“Canada—‘the true north’”的“A trip on‘ The True North’”教学过程中,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Canada”,这是一篇游记,主要描述Li Daiyu与Liu Qian乘坐火车横穿加拿大的旅途见闻,通过她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介绍加拿大的自然风光、主要城市、人口、动物与淡水资源等,这是一种介绍国家的特殊方式。阅读完语篇后,教师设置问题:“How to introduce a place?How to write a travel journal?”引导学生讨论、本篇文章的结构、写作风格,及写游记常用的方法,并安排他们写一篇介绍中国的游记,让他们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按照京哈、京广线由北往南或按照陇海、兰新线由西向东介绍,写出同一题材的文章,提高语篇理解能力。

四、以课文观点为中心,提倡自由读后写作

高中英语教材中选编的课文与初中相比,不仅长度增加、知识容量变大,提出的观点也更具现实意义,大多都比较新颖,与时代特征有着一定的关联。为通过读后写作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语篇理解能力,教师需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和研究课文,提炼出文本观点,以此为中心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使其围绕观点进行简单阐述,自由地进行读后写作,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再同文中观点作比较,最终相互交汇与交融,促使他们深化理解课文观点。

此时,实施“Computers”的“Who Am I?”教学时,本单元围绕“计算机”展开话题,内容设计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等,还谈到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几种信息技术的载体、智能计算机的发明等;课文以计算机的口吻自述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在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的运用,表达观点是计算机的发展变化之快,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在读后写作环节,教师提问:“What’s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uters?”组织学生一起探讨计算机的利与弊,以此为中心写一篇短文简单阐述,分析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与生产等领域中的运用,及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写完后与课文主旨进行对比,使学生完整把握全文,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的应用之广,且要正确运用,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固有的语篇为依托,灵活开展丰富多样的读后写作活动,像读后仿写、续写、概述、缩写、扩写和读后感等,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真正结合起来,全力提高他们理解语篇的能力,推动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读后理解能力观点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观点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