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意识与策略

2021-03-12 03:28潘莉萍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摘 要 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中职语文课程拥有天然的思政元素和进行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体现落实课程思政的精神与要求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题中应用之义。为此,中职语文教育必须推动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及新的课时价值观,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内化生成,使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自然体现和有效融入。

关键词 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课程意识;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2-0069-05

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如何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是亟待研究的新命题。

一、题中之义:以语育人,以文化人

(一)以“文以载道”为借鉴

中华民族于数千年的文化史中积淀了丰厚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其中,“文以载道”一说,即透彻说明阅读经典之功用,也可引申为语文学习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古人学习始终坚守这一信念:阅读,即批文入情、因文悟道;写作,是借文抒情、以文载道。古代先贤视修身养性为人生追求之境界,而将阅读作为达此境界必经之途。宋代陆游对此感悟至深,并以诗句涵泳其道,“开篇时与古人游”“读书历见古人面”,甚至写出如此倾慕之句:“师友书中古圣贤。”明清之际一代宗师傅山也有意味深长的名句,“嘉言善行,安所非吾辈之师友哉”,将读书尚友之理表达得至明至深。

由是观之,作为中职语文教育重要载体的古代诗文,其目标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欲达此目标,不能只用增加篇目这一个方法,教学,也不应止于丰富积累,必须着眼于“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即阅读是为了悟“道”,读写结合则为了表达悟“道”后的情感,使悟得之“道”升华。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今天的“道”不只是古代诠释之“道”,而是被赋予更丰富和更深刻的含意,应理解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念。所以,于今而言,“文以载道”依然价值非凡,它将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天然关系阐释得淋漓尽致。因此,思政教育,确是中职语文教育题中之义。

(二)从核心素养层面观照

在国家大力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之际,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课标通过界定课程特质和凝练语文核心素养,“细化了课程育人目标,明确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标中关于课程特质的定性表述为: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1]。

课标将语文核心素养凝练为四个方面,可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关键词表达。语文核心素养不仅细化了育人目标,而且统整、深化了课程目标,还成为实际教学中可依据、可操作和可检测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基于课程特质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四个方面的关系十分清晰:是一个目标的四个方面,非四个目标;四个方面非并列关系,“语言”是基础,其他三个方面寓于其中;在教学中不是单独实施,而是在具体学习内容中各有侧重,综合推进。语文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教学,解决了“三维”目标在操作层面上人为割裂的问题,也解决了将语文课上成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的纯技术课,或过分张扬人文性以致泛人文的问题。因此,课标凝练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学理依据,也为思政教育如何融入语文教学提供了标杆、策略及路径指引。

无论是从古已有之的“文以载道”得到启发,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的决策观照,抑或以课标明确的课程特质及语文核心素养去细察,以语育人、以文化人是语文教学必然取向。语文课程拥有天然的思政元素和进行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因此,体现、落实课程思政的精神与要求,是语文教学题中之义。

二、关键之处:意识为先,实效至上

(一)从确立课程意识开始

中职语文教改,长期呈沉寂状,原因之一为缺乏指向鲜明的改革目标。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的提出,为课程教学改革明确了目标;课标颁行,又对语文教育改革进行了全方位指引。当下,国家根据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需要,提出推进教师、教材、教法即“三教”改革的要求,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器。毋庸置疑,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应在“三教”改革范畴内进行,教师、教材、教法均是改革要素,缺一不可。其中,教材是课程内容改革载体,教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手段与路径,而教师因是教学活动主体(与学生构成“共同学习体”),于三者之间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必然成为改革的关键,这也正是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关键所在。

但是,“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蕴涵的精神、指向及要求,语文教师对此缺乏研究,尚未完全理解。一旦要求教学中实施,极有可能造成无法直面应对而陷入困境局面,或者因肤浅理解做贴标签式处理。因此,必须抓住教师这一关键,确立其育德意识、提升其育德能力。当务之急,是根据实际目标,按照教师实际需要进行务实导引。

当下,应破解语文教师理解难、接受难的问题。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不只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层面问题,它上溯教育理念、教学观念,下涉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视为体系式工程。欲使“体系”各部分有机组合,相互衔接成为整体,形成合力,则须有抓手,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确立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必须之策。

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教授的课程能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理解為什么要教,把握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在教学实施中,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和怎么学[2]。课程意识至关重要,它左右教师教学行为,关系教学效果。教师生成合理的课程意识,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可导引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培养品格、提升素养。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背景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大势下,在职业教育进入提升质量为中心工作的现阶段,教师只有生成课程意识,即能从课程特质与目标的高度正确认识“为什么要教”“教什么”等问题,也能从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层面对“怎么教”“怎么考”等作策略式的设计,才能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课程”的转变。

(二)在实现课时价值上着力

美国学者麦克唐纳认为:“教育活动系统是由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构成的,教师要合理地展开教学活动,需要对四大基本系统形成清晰完整的观念和认识。”[3]形成课程意识,则可通过课标中明确的课程特质、课程目标(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内容(专题)、课程学习活动方式、学业质量标准,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教育活动的四大基本系统进行更具体、更清晰地认识与把握。

其中,“怎么考”这个极具操作性的概念,是评价系统在教学实践层面的体现。众所周知,评价具有激励、导向和反馈、矫正的功能,甚或可以说,教育活动系统是以目标系统定向和定位,再通过评价系统规范和制约,从而形成相互衔接的整体。课程思政讲求有机融入、自然体现,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前所述,语文课程特质使其具有以语育人、以文化人的特殊功用。如何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使题中的思政教育之义,于润物无声中达到育人之效,实非易事。因此,以评价为手段,对思政教育融入之途予以导向与规范,应是可行之策。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单元及其课文为单位实施的。这一现状,决定评价应该基于课文(或单元)的教学要素及其活动主体进行架构。试以表格形式简要说明“融入”评价的基本结构,具体见表1。

表1是以教学活动两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为维度,从以下方面予以指向:其一,“融入”是在课文(单元)教学目标之内,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不可游离于外。其中的“目标”并非独立存在,也不可能单独实现。通过表1的评价,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目标中,思政教育的目标不可缺失;课时价值应该体现为以语育人、以文化人。其二,“融入”要讲求策略、方法,要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能生硬塞入,表1中二级指标指向即在此。其三,在以上两点基础上,应注重预设(即研究),形成一个科学、合理“融入”过程:确立何为思政教育目标——以何学习内容为载体——以何策略相机融入——用何资源、方式方法及手段实现融合——按何形式判断融入效果。最后,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可能以量化形式检测,它是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一部分,是从学生有所认识、感悟,并在某一方面确立了正确观念表现的。表1努力呈现操作性,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领会“融入”的要求,并希冀教师形成内在驱动力,生成新的课时价值观。

三、根本之策:语言实践,情感体验

(一)在语言实践中促进领悟

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论述,至今仍具有巨大价值,值得深思细究。我们现在将语文学习中的“说”与“写”概括为“表达与交流”,视为语文应用能力的一部分。叶圣陶先生对此有如下精辟的论述:“所谓善于说话,决不是世俗所称的口齿伶俐,虚文缴绕的意思。要修养到只言片语都合于伦理,都出于至诚,才得称为善于说话。 ……分析开来,有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工于表达等等意思。……要精于思想,应当有种种的经验推断,要富于情感,应当有种种的培养陶冶,要工于表达,应当有种种的学习准备…… 这就包括了人生的一切活动,成了所谓正当地做人的事情了。”[4] 叶老所言,道理至明: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母语教育。学习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方法掌握,应以“富于情感”“精于思想”“工于表达”为旨归,因为关涉“正当地做人”。叶老还多次强调:“思想、内容、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5] 联系“融入”这一具体话题,理解叶老论及语文特质及功用的话语,其指导意义在于昭示: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必须固守语文课程特质,指导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得到熏陶,有所感悟,不仅“工于表达”,还要“富于情感”“精于思想”。因此,使思政教育在语文实践中,以东风化雨、浸润无声的方式进行,是根本之策。

试举古代诗文教学为例。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语文课程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古代诗文是教育的载体。指导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文过程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其独特的理念、智慧、神韵,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古代诗文教学根本目标,也是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笔者通过观课、研讨等活动,认为古代诗文教学问题集中为两个方面:其一,目标不准,往往定位于文言基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学习与积累;其二,教法单一,仍有串讲法、诵读法一统课堂的现象。以上问题,使教学中“言”“文”分离,或重“言”轻“文”,导致古代诗文无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资源,更遑论思政教育。

解决之策是固守语文特质,以语言文字学习与理解为语言实践主线,按“准确理解——鲜明释义——深度追问”设计教学结构,以阅读、表达、梳理与探究安排学习活动。现将课文《登高》教学预设中有关安排以思维导图形式说明语言实践活动是思政教育融入语文学习的必然路径。见图1。

根据思维导图呈现的语言实践简略过程,不难看出,学生在主动言语实践中,可以准确了解诗的内容,较为深刻地理解诗表达的情感,也能够一定程度地领略诗中意境,并在交流中体认古代诗歌之情、之境、之美,审美情趣自然得以提升;写作表达,则是民族自豪感的升华,这就是“融入”之目标与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诵读法是教师教学古代诗文必用方法,惜乎形式单一,火候未到。如以“融入”的思路去运用,必会进入新的天地。惟其如此,古代诗文教学可起唤醒与激发的教育效果,即从“写了什么”,到“為什么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最后在深度追问之中领悟,唤醒了美好情感,激发了自豪感,进而充满自信。

(二)于情感体验中推动内化生成

课标凝练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专家分析:“素养是人身上的综合品质,存于内而现于外,素养往往在微观的心理和细节的行为上体现。”[6]“中国几千年的语文都不仅仅是语言形式,而是带着思想、载负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的话语和篇章。”“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在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引导。”[7]

也如前所述,在语言实践中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是必然之策,但如何依据课程思政,也即价值观引领的特点使融入获得实效,还应讲求策略。目前,思政教育应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效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教学中使融入的思政要素“内化于心”,不宜采用灌输一法,要致“外化于行”,也非单方面传授或反复训练所能奏效。按照中职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引导其情感体验,是根本之策。

首先,目标至上。教学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不可须臾偏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元素,上升为目标而预设,不可忘却或疏于研究。其次,情境至要。“内化”,非情感共鸣不可达。创设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变化的氛围或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得浸润,是情感体验的条件。再次,主导不可缺。师生均为“融入”主体,但两者有明显区别,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要将创设情境、问题引领、任务驱动、评价激励等教学方式适性、适时运用,一言以蔽之:建构学生“内化”的条件和“外化”的平台,非教师莫属。

再以文学作品为例。目前,文学文本几乎占语文课本中课文的半壁江山,已属常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和人生,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反映本民族的气节、精神、智慧。文学作品又是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品质提升的范本,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学生思想和感情发展需要文学作品。所以,经典文学作品成为课文,是教材编写必然选择。以往文学作品教学,往往陷入程式化窠臼,如小说教学,习惯从“三要素”对课文作肢解式分析,只讲其“形”(表现形式),忽略其“神”(内在情感),这是重大缺失。从思政教育的高度考量,应将文学作品教学视为文学教育,用体现“三种文化”的作品进行教学,在引入学习资源、创设情境中引领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背后蕴涵的情感世界。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情感,而且从中得到陶冶,极大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三种文化”熏陶中得到价值观引领。因此,情感体验是内化生成必需途径。

《故都的秋》是经典散文,也是语文课本必选课文。长久以来,它是学习散文特点及写景抒情的范例。这种几成定格的教学思路,使教与学忽略了其中深厚的人文内涵。如从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要求再审视,确有拓展的教学空间。笔者从如何通过问题推动情感体验,促进内化生成的角度,说明思政教育融入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

可以结合课文依次进行如下提问。

首先,在学生听了范读和自读之后,提出问题: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是指当时的北平;“秋”是北平的秋。请你循着作者写作思路,归纳出北平秋的特点。在学生归纳出北平的特点及教师评点后,提出第二个问题:这些特点是以什么景物描写表现的。学生从课文文句中找出自己的答案及获得教师鼓励后,再提出第三个问题:你最喜欢(或最打动你)的语句有哪几句,为什么,谈谈理由。要求在书上圈画,并准备回答(特别强调回答时要注意语序:喜欢的语句——喜欢的理由)。并写出关键词备答。

然后,在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全部点评后,追问第四个问题:如果你是作者,那么你写出北平的秋,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最后,布置一道课后问题:找2~3篇(首)抒发悲秋或爱秋的篇目(不拘时代、不限文体),并挑选一篇(首)写80~100字的读后感或短评,用于学习平台展示。

以上问题,从题序而言,是让学生完成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从题旨而论,是以问题引领学生与作者一同吟唱,再自己涵泳咀嚼,然后受到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领悟文中人文情怀,这是语文教化功能体现。问题必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其认知水平,关键是能提出真问题(有探究性和一定的障碍性),可驱动真思考与真感悟。

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是涉及诸多层面的大命题,完成命题的关键,在于教师与教学。现阶段,亟待教师立于课程特质高度,体认思政教育是语文教学题中之义,还应从语言实践细部,思考思政教育自然体现之策。这些,都要求教师坚持更新教学观念,确立课程意识和课时价值观,丰富教学智慧,提升专业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命题,为语文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研究与实践平台。

参 考 文 献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于黔勋.专业发展:从确立课程意识开始[J].江苏教育,2016(5):1.

[3]ZAIS,R.S.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J].The Schools Review,1976:10.

[4][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4.

[6]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4-8.

Consciousness and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an Liping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urriculu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courses have nat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unique advantag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the meaning of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to reflect the spirit and requirements of implementing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is end, secondary vocational language education must promote teachers to establish curriculum awareness and new class values, and promote studentsinternalization through 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so tha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n be naturally reflected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awareness;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Author  Pan Liping, senior lecturer of Jiangsu Wujiang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Suzhou 215200)

作者簡介

潘莉萍(1976- ),女,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苏州,215200)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中职语文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校本研究”(TY-c/2018/18),主持人:潘莉萍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