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2021-03-13 23:23杨川
艺术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摘要:自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将马克思主义进行吸收、融合,以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又是每一个时代的精华,因此必然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即必然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3

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多次“七一讲话”,但是建党百年大会上的“七一讲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其正值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建党百年大会的“七一讲话”,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同时,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当中表明现已实现其新的结合。在现代,要实现结合就要寻求可结合的地方,并且要做到清晰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诞生于西方,但是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共性,有契合的地方,二者是必然能够结合的。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要追溯到其发展的背景。由于西方各国在18、19世纪陆续开始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整个西欧开始转向工业社会。新航路的开辟,环球航行使世界连为一体。工业革命的发展直接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资产阶级也不断获得统治地位。

马克思肯定了工业革命对社会的益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这显然说的是蒸汽机所带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机械大生产代替了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开始。机械大生产带来的生产率大大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同时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众多的成果,然而正是在资本主义發展的同时,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雇佣工人、农民成为工人,工人数量不断增加,即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这样的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了两面性,暴露出了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及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生产相对过剩,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经济。除了出现经济方面的危机外,还带来了两极分化,马克思又看到了无产阶级与有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财富积累,而无产阶级越发贫困。工人遭受到“非人”的剥削、压榨,苦不堪言,有些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有的甚至回家都没衣服可换等。基于此,19世纪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潮和理论,都想挽救社会。然而这时期出现的“三大空想主义”都是“空想”,是有局限的理论,其止步于理论,而不是实践,并不能解决工人阶级所面对的困境,也不能解决资产阶级自身的问题。由于一系列空想主义理论的失败,爆发的工人运动也失败了。工人运动之所以失败,就在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如同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运动。它们都不能解决问题,都以失败告终。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需要与发展,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哲学的真正任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因此,面对社会暴露的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了,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问题的解答与反思,是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他们采取了不同以往时期的“新道路”,由此提出了正确的理论思想以指导工人阶级,从而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解放。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既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在此先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然后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同异。中华传统文化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然后是夏、商、周等时期,直至今日的中华文化。虽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主要分为儒、释、道三家文化。儒家以仁爱、义为核心讲“天人合一”;佛学讲大慈、超脱、清净;道家以“道法自然”为核心。总体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三家组合形成,但更多推崇的是儒家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就在于其“优秀”二字,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字面意思,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去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留下了精华并不断延续发展至今的,人人广为言说和推崇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在中华大地上不断生成、发展、延续,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方面必须坚持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绝不能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要辩证看待。一方面,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走向世界,同时,要去除和改造其中迷信、庸俗、落后的文化;另一方面,对于西方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留下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绝不能被全盘否定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是如此,需要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

2.1 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两个领域,涵盖四个方面。首先是辩证唯物主义,既然带有“辩证”,那么必然有别于以往的唯物主义,更是与唯心主义哲学立场不同、观点不同的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谁是第一性,这直接代表着不同的哲学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物质第一性,这一观点被称为辩证唯物论,这肯定是不同于先前的西方唯物主义的。因为唯物主义按时间线来说,分古代、近代以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肯定意识处于第二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也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五行说等,通过寻求某一特殊的物质来解释世界或者万物。水、火、木等都是自然之物,虽然这样的朴素唯物主义具有狭隘性,但基本立场是坚定的——物质第一性。它坚持了客观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是一致的。而在无神论方面,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范缜提出的“形质神用”,这一理论直接提出了形体与精神的统一,形体消失,精神就不存在。这是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精神绝不可能脱离人体而存在,因而在这方面两者存在共性。

2.2 坚持辩证思维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部分便是辩证法,即唯物主义辩证法,这是辩证思维方式的一种。因为除了该辩证法外还有另一种辩证法,即唯心主义辩证法。简单来说,前一种辩证法就是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这是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并且与传统形而上学划清了界线。辩证思维不仅考察事物本身,而且还考察事物的总体,恩格斯在很多著作中已然表明世界是联系、生成、动态的。这便是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事物是处于生成、发展过程当中的,绝不是静止的状态,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也有同样的表达。尤其是老子的“道”讲万物生成,还有《老子》第五十八章中提出的祸与福的关系,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维,讲的是世界万物的生成与发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事物的对立面相互转化。而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当中提出“动极而静”与“静极复动”,不仅体现了世间万物的发展与联系,更是体现了辩证思维。“一动一静”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简言之,中国古代的辩证法体现在“阴与阳”“道”“太极”当中。事物处于生生不息的发展之中,各种事物彼此间有其联系,事物在对立中寻求统一,绝不是纯粹的“二分”式的看待问题与事物。在联系、发展中辩证看待客观世界,从而把握事物,都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2.3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结合

文章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知行观进行探析。相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知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看似只有“认识”没有“行”,然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必然知晓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已然包含了“行”,即“实践”。因为认识的基础就是实践,从而再认识、再实践……实现认识发展规律的两次飞跃,不断检验真理、认识真理,在后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以往西方哲学主客二分,认为人不能认识世界。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能够认识真理,而不是不能认识。而实践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对象性的活动。这不仅看到了主体与客体的区别,也看到了两者的联系。人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改造自然,这强調的是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认识与实践”成为“知与行”。孔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孙中山先生等都提出了关于知行观的观点,在这里主要谈及孔子与王阳明的观点。孔子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4]。这里所表达的“文”便是理论知识学习,而“行”即实践。孔子一方面反对脱离理论学习的实践,另一方面强调“行是文的目的”,理论学习是为实践服务的。因此,中国历史上已然有了知行合一的观点。理论不可与实践分离,理论与实践脱离并不可取,我们不能仅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而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投身于实践活动。人们耳熟的知行观便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5]。这就是其知行观,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其与孔子的“行与文”表述的内容是一样的,传递的思想也是相同的,都直接显示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知行观都强调“知行合一”。实践与理论相联系,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无论是“行与文”还是“知与行”“认识与实践”,都直接表达了理论不可只唯书,不唯实;实也需要理论的指导,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4 坚持群众史观与亲民

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往的西方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典型的唯心史观。众多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与相当部分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历史观上都陷入了唯心当中。唯物史观与以往的唯心史观的争论可以从人民群众观与英雄观中直接呈现出来。从现实的人来看,人是社会关系当中的存在,人处于社会关系当中,必然会与他人发生联系。在马克思看来,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某个英雄创造历史。这就必然出现“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争议。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当中提出了有关群众史观的思想,批判了英雄史观,从而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这里并没有否认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思想家提出了对人民的看法,孟子提出“民为贵”[6],而荀子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这都体现了关注人民群众,稳定社会秩序,为人民做实事。而在当代,则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国家遭受了极大的灾难,国之不国,人民饱受苦难,一系列的救国运动都失败了,中国在寻求民族独立、国家稳定的路上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由此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马克思所要解决的就是资产阶级带来的矛盾,解决无产阶级贫困、工人劳累的问题,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代表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近代以来的中国也遭受了如此困境,在时代与人民的需要下,马克思主义的到来帮助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历来有“亲民”“以德治国”“惠民”的思想,这也是两者的契合之处。

3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契合的地方,这点通过文章所述可以清晰看见。惠民、亲民思想与群众观,形质神用的无神论、不信鬼神的思想与物质第一性,知行观的思想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阴与阳、物极必反的思想与对立统一、联系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这些方面都实现了契合,因而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136.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9.

[4] 孔子.论语[M].王超,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52.

[5]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

[6] 孟子.孟子[M].方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5:289.

[7] 荀子.荀子[M].方勇,李波,译.北京:中华书局,2015:118.

作者简介:杨川(1997—),男,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马克思主义。

360350190820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