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特质论

2021-03-15 22:21刘建国
人物画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交际美的语言

刘建国

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已有明确的界说,课标无疑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科学指南。作为语文教师该怎么去实践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当代意义,明确责任担当,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语文教学,热爱语文事业,潜心研究语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学习途径,提高核心素养。研究未知,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树立学术争鸣与学术创新意识,敢于提出独到见解、创新观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关键能力。

這需要我们对语文本体特质有全新的科学的认识。

一、语文本体特质的再认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应有其明确的界说,这样其内涵和外延才好统一。客观科学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利于语文学科的发展。新课标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说,这个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学科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然而这还是未能完全揭示语文学科的特殊本质。只是对语文个别属性的界说。更多的只是界定了语文学习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虽然加进了“人文”“文化”等这些内容,但这也不是语文的本质特点。在这种状况下、怎么教语文-即教法对教育个体来说,就在所难免盲人摸象。即便是局部地摸到了“象”, 也只是在小环境中的小打小闹,很难形成推而广之、行之有效地普遍性的东西。

语文是什么?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笔者无力给中学语文下一个准确而科学的定义,不过,就语文所凭借的物质材料和所传达的信息及目的要求来看,是否可以这样界说“语文是凭借文字符号负载思想性、艺术性,通过口头或书面传达语文信息的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审美特质为主要特征的一门社会学科、艺术性、审美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一般来说,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 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 前者是逻纸判新,后者是价值判断。而“审美性”则是工具性,人文性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讲语文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它的形式,讲语文的人文性则是侧重于它的内容,讲语文的审美性强调它的运用。

语文是一门社会学科,社会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社会生活的内涵有多丰富语文的内涵就有多丰富。尽管语文的世界复杂缤纷,但审美性是其主要特性。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交际能力,培养形成高尚完美的人格。既然是“交际”, 必然有人的主体介入,有运用中的互动性,这种互动必须具有美的特性。而这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所在,契合了时代精神,符合人生存发展的由低级向高级渐进的嬗变轨迹一一把人从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把“自然人”上升为“社会人”, 再升华为“审美的人”。这种人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认知求真)而在于改造世界;不仅能欣赏美,而且能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 (由客观对象昭示的真,驱动认识个体向善,最终由善的推动求美-一创造美)所以,我们教育的根本应是以人为中心的追求美、创造美的塑造人的活动。尤其是当今中国伴随商品化的进程,己迈进了一个技术社会,新一代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困绕他们深层困惑的问题。因此培养和塑造全面完美的人格显得尤为紧迫,尤为重要。这也是今天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因。因而,“美”的教育应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二、语文教育的美的阐释:

语文教育的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语文文本呈现的美。一是指经由审美主体的观照产生的欣赏和创造的美。这里所说的“美”教育,是指按照美的本质规律,在特定环境中运用语言或言语刻画事物,表达思想和认识事物,理解内容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结合的过程,而以动态为主。即在流动过程中,有语言以外的交际环境、交际内容、交际者等多种因素的参与。

语文的美的教育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是语言。语文教学不只是教和学语文知识,更要历练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陶冶性情、丰富心灵、培养美德、完善人格。而这一切要获得成功,必须首先是对作为载体的外化符号代码的语言进行艺术的观照。

学习语文,总是从语言的习惯入手。传统的对语言的认识是很难揭示语言的美质的。人们一直认为语言只是交际工具,是纯静态的逻辑的东西,是外在于人的客体。事实上,语言也是人的本身。人类创造语言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和一切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创造了真善美所包含的文化财富。而当这一切被人类用语言形式一一符号外化内化后,语言所负载的众多意义使语言不再是静态单纯的符号,而是和人产生了间接或直接联系的具有情意化特征,与人的具体生活情景相联系的一种文化代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所说的字、词、句、段、篇这些认知内容,它们并“不单纯属于语言的记号,而且还携带着诸多形象和特定情感。它们不仅触动理解,而且还能触到我们的情感和想象。” (卡西尔《语言与神话》)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文教学应从语言所负载的认知内容和形象中去完善接受主体的学生的人格,陶冶美好的情操。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必须对用来交际、传达信息的语言的美质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

语言的美质,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伦理道德所要求的,讲究敬谦辞法,提倡文雅和气,谦逊的礼貌语言,以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其二是语文的艺术性审美性所要求的,讲究运用语言材料的表现手法来完美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使所说所写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地艺术境界,以说服和感动人,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语言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这两个方面的角度虽不同,但有一个统一之点。即都是从语言表达的社会效果来审视语言使用的问题的,而这一效果好与否的标准则是看表达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是否在这种效果中获得最高层次的美的自由。

由于狭义地对语言的理解,导致了人们的认识的偏差。如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散文、诗歌才有美的特征,而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之类则无美可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议论文很好地阐明了观点,令人信服,这是认知求真,它揭示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体现政论美,逻辑美。同样,说明文在准确而科学地介绍说明了事物,揭示了事物的真,这当然应该是美的。至于应用文中的形式美、敬谦美、交际关就不必说了。总之,语言的美足以正确表现、反映、揭示客观事物,人生事理的规律为前提的,它体现了人与客观事物在本质上的最佳契合,使人能够能动而科学地了解认识把握客观事物。

讲究语言的美的表达效果,包括欣赏美和创造美两个方面。就语文教学而言,即说写者与听读者。美的效果,应根据题旨,情境来展开。即说写的目的,面临的对象,所处的场合等因素,调动各种语言材料,表现手法来表达说写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以求得最佳表达效果,这一过程实际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极尽语言文字的一种可能性,使 话语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里所说的感心、感耳、感目,乃是遵循语言表情达意的美的规律所达到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由意美、音美、形美构成的语言“磁场”。所以,有了美才會有效果;讲效果,必须追求美。

语言的美的“磁场”的营造建构,是静态与动态,题旨与情境,目的和对象等综合作用的使然。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实际上是如何使用好语言,使之朝真善美境界迈进的能力训练。这一训练是否成功,应该而且必须由“效果”来检验,所以,对表达效果的美的追求,跳出传统语文教学的窠臼,也就是对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的艺术观照和审美把握。

众所周知,说话或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在表情达意上能尽职就是“美”, 能尽职的属性就是美质。当然,这里所说的“尽职”有特定的内涵,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别人听了,看了就明白;第二,别人听了、看了会感动;第三,别人听了,看了有兴趣。这也就从言语交际过程的意思表达上、感情的传达上、欣赏的趣味上对语言的美的属性作了界定。而其中应以思想(意思)表达的明白为基础,这是美的核心。不管说话或写文章,如果叫人听不懂,看不懂、 (意思不明白)那还有何美感可言?

在对学生进行说与写的训练中,提倡并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从语言表达的美的角度看,大致同上述三方面相当。

要使语言具有上述美质,那就是要在语言美的规律支配下,调动语言材料——形、音、义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运用,创造一切可能有的表现手法,用以造成超凡脱俗的新形式,构成语文教学强有力的艺术魅力。魅力也者,乃是一种极富吸引力的美感力量。所谓百听不厌,百看不倦,正是这种魅力使然。

当然,要构成这种魅力、首先要看教师和学生的交际过程(教与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双方是否积极投入。更重要的是,作为知识接受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把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物,把外化的语言形式转化为学生内化的具象实体。在内化过程中,要使语言和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境相连,用情感、意志去激活语言,用经历心境去填充语言,用联想想象去连缀和具象语言。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营造了一个根植于语言负载的饱含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满个性色彩,具有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的和谐的美的氛围,也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通常我们说某个词用得好,之所以好,是因为符合事物的本质,契合了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了生活的某种暗示和象征。

比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有两句诗,原来写作“眼看朋骤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后来改为“忍看”“刀丛”。“忍”是“岂忍”, 这里抒发的是在暂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将要爆发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倾注了作者无比的愤怒。“刀丛”形象鲜明地反映了白色恐怖的严重。可见鲁迅先生是追求语言美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语言的这种美质,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创造美。

三、语文素养和文本建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欣赏美和创造美,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升华品格,完善人格。为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

语文素养的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这些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诸多方而,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的语文是否得到全面提高是衡量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又有赖于“美”的教育。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这种“美”的教育应体现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

这里的人文性,指人文精神,它是关于“价值的知识”, 也是“价值”和“美”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 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和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等。这些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过去的语文教学,讲文道统一,这里的“道”还只是“文化”领域里的一部分内容由于文化内容的包容性,学生对其反应必然要呈现多元特点。因此,语文教育应重视愿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实践性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学生语文素类的金面提高,只能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完成。因为是母语课程,所以实践的对象不应限于求本而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社会生活的外延态多宽语文的外延就应有多宽,社会生活的内涵有多丰富语文的内涵就应有多丰富。突出语文实践方面,过去的语文教学有三个偏向。一是把语文实践理解得过于狭窄。二是没有意识施强调在生活中学语文,仍然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三是把语文知识强调过了头,有明显的知识本位倾向。

语文的民族性又是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的,汉语的书写形式为方块字,语法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其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基于语文以上的特点及其美质,在文本建设就应该是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语文文本课程理念。过去,“课程”被理解为按学科编制的规范的教学内容,课程只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事。学科课程规定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预先设定的,不得更易。这样的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和萎缩,教材走向繁、难,偏、旧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我们的语文文本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紧紧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联系。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文本)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实践体验课程。它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和平台。

总之,语文及语文教学应重新审视。语文的性质应由它所研究的对象所决定。艺术性、审美性应是语文最主要的本质属性;负载这些属性的课程文本理应体现美的特质,并且应该是有层次序列有目标,可控制可操作的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范本;而不应是模糊不清的重复累赘的材料堆积。由此而来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一种重视语文实践的追求美创造美的科学方法。既用美的眼光对文本进行审美把握,并且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的流动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之所以美的道理,从而学会创造美。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改变陈旧的语文观、教学观,重在语文教育、语文熏陶、语文实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美的欣赏者和创造者。

3310500338279

猜你喜欢
交际美的语言
两块磁的交际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我有我语言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