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出“心中的天使”

2021-03-16 07:20张先义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12期
关键词:雕刻家刻刀天使

张先义

曾看过一则故事:一个小男孩看到一位雕刻家正在聚精会神地雕刻一块大石头。刻刀在雕刻家的手中就像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在石块的纷落中,石头被雕刻成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小男孩觉得很神奇,就忍不住问雕刻家何以具有如此高超的技艺。雕刻家笑道:“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那么,教师该怎样自我修炼,外化出“心中的天使”呢?

用信仰“看见”儿童。信仰是人类认识自己智慧力量的结果,是有限生命向无限生命的提升,是不完善状态向完满状态的不断递进。教师拥有信仰,就会用研究的方式洞察儿童,用对话的方式亲近儿童,用启迪的方式唤醒儿童,让他们始终心怀希望,实现梦想;就会看见儿童的需求与渴望,躬耕于教育的田野,打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促进儿童从精神贫瘠走上精神富足。教师践行信仰,就会看见儿童的进步与成长,忘却自己的病痛困苦和荣辱得失,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儿童从人生的坎坷走向人生的精彩。

用爱心发展儿童。帕拉塞萨斯认为,一无所知的人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也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也懂得爱、觀察和发现。正如“中国好人”叶连平老师,从教40年,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奉献乡村教育。他退休后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儿童之家”,坚持多年义务为学生辅导,不收学生一分钱。几十年来,得到叶老师义务辅导的学生有1000多名。如今已92岁高龄的他,仍坚持站在“留守儿童之家”的讲台上……教师拥有爱,就会提高政治站位,回归教育本质,重建教育生态,践行教育规律;教师践行爱,就会让坚守教育成为自然习惯,让儿童从生命的唤醒走向生命的自觉;教师用爱心发展儿童,就会让奉献教育成为时代清流,让儿童从生命的自觉走向生命的自主。

用情感联结儿童。“办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育有理想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办学追求,也是“双减”政策的治理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关怀、爱、信任与尊重等为纽带,以对话和体验为形式,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教师拥有积极情感,就会联结起爱国、敬业、乐群、奉献和责任等积极品质,担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历史重任。教师践行积极情感,就会发展高品质思维,组建发展共同体,应和成人成才要求,用灵魂唤醒灵魂,让师生情感从相遇走向相知;用生命点亮生命,让家国情怀从相知走向相依。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雕刻家刻刀天使
雕刻家
转一转,日期早知道
天使很平凡
DesignER CHINA
笔尖上跑火车
天使等
趣图
胡同里的传奇
胡同里的传奇
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