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IT采购模式的供应商选择研究

2021-03-16 06:05任建华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供货评判柔性

任建华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235000)

进入信息化时代,市场竞争正在变得更加激烈,竞争方式由原来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整体竞争。在供应链运作模式中,生产由以前的“推动式”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拉动式”,这对企业采购提出了新挑战,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对传统的采购模式进行转变,需企业注重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降低采购的刚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通过与供应商进行协调合作,最大限度适应市场变化,以达到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目的。JIT采购(Just in time purchasing)是JIT生产方式在原材料采购中的应用,是企业JIT生产方式向上游供应商的延伸,推动了采购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变革。JIT采购可以有效缩短供应链的响应周期,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实现供应链越来越高效的运作,给处于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实践中,已有如丰田汽车公司、海尔集团公司、福特汽车公司、DELL公司等企业部分实施了JIT采购方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JIT采购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具有战略意义。

一、JIT采购模式的特点

(一)单源供应商成为JIT采购主体

传统采购模式中,采购方可同时从多家供应商进行产品的采购,而一旦发现某一家供应商的产品出现问题,合作关系就此结束,双方合作是不稳定的,也是短期的。但单源供应作为JIT采购的主要特征之一,单源供应相较于传统选择供应商的模式有两个较为明显优点:一方面,供应商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这样供应商会对产品的质量以及供应的时间与及时性更为熟悉和负责,并且采购方在供应商的地位和话语权会提高,可获得优先供货等特权;另一方面,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单元供应的合作必然是长期与稳定的,因此单源供应双方业务来往较多,会产生大量订单,供应商能够从长期大量的订单中获得规模效益。因此,JIT采购时代企业选择供应商时,所依据的标准更为严格,选择时更为谨慎,以前仅仅通过价格来选择供应商的方法已经完全不适用,而是通过对多种因素的考量来选择供应商。

(二)高效的信息交流

JIT生产方式是小批量多次生产,这就使得运用JIT采购时必须多次对生产所需原材料进行采购。此外,JIT采购对库存量有较高的要求,其目标是到达零库存量,不可设立额外的库存,并且尽量达到原有的库存为零,为保证JIT生产的持续进行,就必然需要准时准量的供应,这就需要采购双方进行准确、及时的双向信息交流,市场需求的变化能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反馈给供货商,从而大大增强整个供应链的应变能力。所以,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应该建立统一、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交换系统保障所有信息能够及时畅通的传递。信息的交流应该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包括产品的规格、质量要求等,正式生产后采购方需要提供生产作业计划、需求数量、交期等,同时供货商也应及时反馈自己的生产情况,如生产质量情况、生产成本、报价等等。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如EDI(电子数据交换)、CPFR(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ERPⅡ、企业商务管理等,使企业间高效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可能。

(三)从根源上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实施准时制生产和准时采购以后,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直接从供应商处运送到采购方生产线用于生产,不再进入仓库,只进行质量抽检甚至直接省掉质量检验的过程。在采购方,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库存。如果采购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供应数量不足,会直接导致生产中断或不能完成生产计划,造成极大损失。因此,要保障生产顺利进行,要在供应商处保证产品质量完全合格,也就是说,供应商要完全对自己生产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负责,而不是由采购方的采购人员和质量人员负责。准时制采购要求在供应商处彻底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根源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合格。另外,要实现质量的完全合格,供应商应当提前参与到产品设计过程,采购方也要帮助供应商提高质量控制能力、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二、基于JIT采购模式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JTT采购模式下, 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完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供应商作出系统全面评价的前提。故本文尝试通过企业采购经理以及相关的资深专家的问卷调查来获得第一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建立在JIT采购模式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选择供应商提供依据。

通过对传统供应商评价指标的研究分析,并发放调查问卷,咨询专家和采购经理的意见,将JIT采购供应商评价指标主要分为质量、柔性与供货、价格与成本、内外部环境四个方面。

1.供应商的产品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评判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否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的重要指标。由于质量在供应商评价中的极端重要位置,仅用一个单独的质量指标难以全面评价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情况。因此,本文将把质量作为一个一级指标,对供应商质量情况进行更为全面的评判。具体而言,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主要可以通过历史供货质量、质量认证、质量检验水平、全面质量管理情况、退货频率、合格率、废品处理成本、行业名誉与地位、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等方面表现供应商的业务能力和提供的产品质量水平。

其中,合格率用合格产品数量与采购总产品数量比值来表示;退货频率,是一定时间段内发生退货事件的次数;质量检验水平需要质量人员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价;质量认证主要是供应商通过的质量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的级别;历史供货质量用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数)和来料批次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来料总批次);废品处理成本,为用户索赔次数与赔偿总金额,废品引起的停产造成的损失。

2.柔性与供货

由于JIT生产方式零库存、小批量多次生产、生产准备时间短等特点,要求供应商及时对供货数量、供货时间的变化积极响应,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供货柔性提出高要求,因此,供货商的供货能力和供货柔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方向。柔性一般是指企业对外部变化的承受能力,供应商的柔性是指供应商对采购方所产生变化的响应能力以及速度。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特别是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企业早已开始考察供应商的柔性,企业通过要求供应商以较小的组织和工作损耗以及微小的时间和成本的增量来实现对企业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供应商的柔性既能表现在短期内客户数量激增,又可以在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上体现,企业可以通过多方面对供应商对需求变化时的表现作出比较准确的衡量,例如紧急订单支持能力的考察、时间柔性、品种柔性、批量柔性等等。对供应商的柔性与供货主要可以通过产能与准时交货能力、订货柔性与紧急订单支持能力、订货提前期、 JIT能力与经验等四个维度来进行综合的衡量。

3.供应商的价格与成本

供应商的价格与成本能力主要可以通过到货成本,价格稳定性、降价空间,报价合理性,数量折扣及议价能力等直接表现供应商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品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维度来进行综合的衡量。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产品成本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些普通产品,在绝大部分供应商能满足产品基本质量的前提下,成本低廉便是各个供应商主要的竞争优势。考察供应商产品的成本从供应成本以及产品价格两个方面考察。其中供应成本是指包括交通运输、通信等供应商向企业供货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产品的价格是指供应商实际提供的提前价格折扣和价格包装数量。

4.供应商的内外部环境

供应商的外部环境一般是指各种因素形成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等。

供应商的内部环境指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到供应商的内部环境,例如战略目标、人员状况、竞争力评价等,这些因素对供应商的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故应慎重考虑。

综上,构建出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

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 模糊层次分析法介绍

1.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T.L.Saaty教授基于对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和应用提出的一种用于综合定量与定性指标对问题进行综合评判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量化评价指标、选择最优方案等综合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使用中,首先需要把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按照总目标的不同要求或者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依次向下分解,使最终问题层次化,运用0.1~0.9标度法(表2)对各个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两两对比评判,最终计算出最底层因素对最高层的影响权重。

表2 0.1-0.9标度法及其意义

2.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研究问题,分析和解决步骤如下所示:

(1)明确所研究的问题。

(2)根据研究问题建立指标层次体系。

(3)根据0.1-0.9标度法对各层次指标重要性进行对比评判,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A=(a)n*n 。

(4)根据方法1将模糊互补判断矩阵A=(a)n*n转化成模糊一致矩阵R=(r)n*n,并按照定理1和2进行模糊一致矩阵的检验。

(5)根据模糊一致矩阵,依据方法2推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W。

(6)对所有方案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评判打分,得到单指标评判矩阵。

(7)根据加性一致性将判断矩阵转化成模糊一致矩阵,计算各方案在各指标下的权重向量W。

(8)根据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W和各方案所有指标下的权重向量W,计算出所有方案的评判结果。

(9)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过程中,要用到一些定义及方法,下面做出相关说明:

定义1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若模糊矩阵A=(a)n*n,若矩阵中的元素满足a+a=1,则矩阵A=(a)n*n被称为是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方法1 设a为矩阵A=(a)n*n第i行元素的和,a为矩阵A=(a)n*n第j行元素的和,则r=0.5+(a-a)/2n,bij为模糊一致矩阵R=(r)n*n第i行j列的元素。

方法2 若R=(r)n*n为模糊一致矩阵,则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

定理1模糊互补矩阵A=(a)n*n是模糊一致矩阵的充要条件是任意指定两行的对应元素之差为常数。

定理2模糊互补矩阵A=(a)n*n是模糊一致矩阵的充要条件是任意指定行和其余各行对应元素之差为某一个常数。

(二)供应商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与分析

在本文中,首先需要各专家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模糊层次模型中的各因素权重进行评判,对所有专家评判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建立起模糊判断矩阵,然后根据方法1进行矩阵的一致性转换,并对转换后的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模糊一致矩阵;最后应用方法2对矩阵进行权重运算,得出模糊层次模型中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各专家对层次模型中的各因素权重进行评判,表3至表7依次为目标层和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评判加权统计结果:

表3 目标层指标的评判加权统计结果

表4 质量的二级指标的评判加权统计结果

表5 柔性与供货的二级指标的评判加权统计结果

表6 价格与成本的二级指标的评判加权统计结果

表7 内外部环境的二级指标的评判加权统计结果

应用方法1,将各加权统计判断矩阵改造成模糊一致矩阵如下:

目标层指标:

质量:

柔性与供货:

价格与成本:

内外部环境:

对转换后的模糊一致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定量1和定理2对改造后的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矩阵是一致可接受的。

按照步骤,引用方法2计算出各模糊一致矩阵中各因素的权值。

目标层权重w=(a,a,a,a)=(0.3063 0.2653 0.2535 0.1750)

各子指标对应层目标层相应指标的权值分别为:

W=(a,a,a,a)=(0.2868 0.2611 0.2313 0.2208)

W=(a,a,a,a)=(0.2681 0.2160 0.2597 0.2563)

W=(a,a,a,a)=(0.3083 0.2521 0.2028 0.2368)

W=(a,a,a,a)=(0.2271 0.2826 0.2743 0.2160)

质量的各子指标合成权重:

w=(a*a,a*a,a*a,a*a)=(0.0879 0.0799 0.0707 0.0676)

柔性与供货的各子指标合成权重:

w=(a*a,a*a,a*a,a*a)=(0.0680 0.0548 0.0658 0.0650)

价格与成本的各子指标合成权重:

w=(a*a,a*a,a*a,am34*a)=(0.0818 0.0669 0.0538 0.0628)

内外部环境的各子指标合成权重:

w=(a*a,a*a,a*a,a*a)=(0.0397 0.0495 0.0480 0.0378)

所有二级子指标的合成权重:

w=(0.0879,0.0799,0.0707,0.0676,0.0680,0.0548,0.0658,0.0650,0.0818,0.0669,0.0538,0.0628,0.0397,0.0495,0.0480,0.0378)

各二级指标合成权重如表8所示:

表8 二级指标合成权重

从目标层的权重评价结果可得,在JIT采购中,一级指标层面:质量仍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价格与成本这一指标和柔性与供货这一指标的权重基本相同;二级指标层面:退货频率、合格率及废品处理成本,价格稳定性、降价空间,历史供货质量等指标所占权重超过0.08,表明这些二级指标是各企业选择供应商时最注重的内容。

四、结论

供应商选择是采购决策的首要内容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能否选择出合适的供应商,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快需求反应速度和提高产品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章根据JIT采购模式的特点,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JIT采购供应商综合评价选择的指标体系,并详细说明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选择的过程,得出量化结论。这一结论对于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寻求最合适的JIT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高效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并最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供货评判柔性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二维有限长度柔性壁面上T-S波演化的数值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斗山杏仁』味飘香 飞机高铁供货忙
海外电站项目设备供货风险分析与防范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探索降低缺货率以提升公司客户服务质量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