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模式分析

2021-03-19 21:35杜彦君
家长·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

杜彦君

【摘    要】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历代诗人的赋篇在历史的淘洗下更显得弥足珍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赏析诗词是重要教学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诗词的文学意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诗歌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使学生把握诗词的内涵,真正理解诗歌的经典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传承文化精髓,发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065-02

【Abstract】Poetry is my country'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oetry of the past dynasties is even more precious under the washing of histor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ppreciation of poetry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course.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literary meaning of poetry and help students think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etr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poetry and truly understand the classic charm of poetry ,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literacy of students, so as to inherit the essence of culture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Ancient poetry; Teaching

诗歌是有生命力的,传承不衰,历久弥新。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诗歌中含有丰富的抽象意象,学生理解难度大,学习较为吃力,对诗歌学习兴趣下降。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深入诗歌意境,实现诗人合一、诗中学诗的教学效果。

一、赏析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的古诗词文化是历史的瑰宝。近年来,各类诗词综艺更是掀起全民文化潮流,《中國古诗词大会》的收视率更是节节攀高。古诗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学习古诗词就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的记忆的过程。流传千百年的诗歌,是历代文人的呕心沥血,我们阅读诗歌,打破时空的局限,搭建古今的奇妙联系,在精神境界上得到更为厚重的滋养,使文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模式策略

(一)探索题目之眼,把握诗歌主题

诗歌的题目应当被第一眼关注,不少古代诗人为了诗歌题目也绞尽脑汁。诗歌的题目中透露了诗歌的主体对象、诗歌的情感基调等,因此学习诗歌首先从诗歌题目说起。然而许多学生在赏析诗歌时喜欢直奔诗句,诗歌题目经常被冷落。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从赏析诗歌题目开始,分析诗歌的主题内容,对诗歌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好接下去阅读。诗歌题目中的每个字的搭配都需要学生细细揣摩,学习诗歌要到精益求精的地步。教师还可让学生对比同一主题的不同诗歌,分析该类别的同一和不同之处,提升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语文《观书有感》一课中,诗人朱熹以生动有趣的比喻将阅读的奥妙呈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观察诗歌题目,“观书有感”是一个动宾结构句,可以延伸为“观书后有感”。学生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将要描写的是观书后的感受,教师可以类比为读后感便于学生理解。了解了诗歌将要描写的主要内容,再看诗中所写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则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题目写书诗中却写水?诗句中“活水”“清如许”等词语与观书的联系在哪里?学生深入思考观书和泉水之间的联系,在明白诗人是将活水比喻为读书后,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此种写作手法的好处以及如何运用。层层深入,学生要从“题”出发,获得第一手的诗歌信息后深入阅读,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有裨益。

(二)抓住主旨句,学习诗歌内涵

诗歌的主题句被称为是诗歌的“诗眼”,抓住诗歌中的主旨句都等于抓住了诗歌的精髓。诗歌的主旨句是诗人感情的进一步升华,是全诗的点睛之处,赏析诗歌的主旨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内涵。教师在进行教学赏析课时,可从诗歌主旨句字面意思出发,联系上下诗句,再根据诗句所处的位置整体把控全诗内容。诗句不是单一的表达,而是组合的集中表现。学生在学习时通常容易只抓主旨句,认为节省时间和成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从诗歌的大概内容深入到诗歌的具体意象,再到主旨句的深化理解,和诗人处于相契合的思想路线,对全诗的感情和哲理形成自我理解,达到自我熏陶、提升文学修养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初中二年级语文《秋词》一课中,诗人刘禹锡从不同角度赏析秋景,角度新奇,生动有趣。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注释、搜集资料等自主学习方式基本了解诗歌含义之后,让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主旨含义。按照学生常用的做题习惯,诗歌中的主旨句通常在诗尾处,学生则很容易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为主旨句。教师可“将错就错”,进一步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晴空”“鹤”“云”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建了美好开阔的意境,是借景抒情当中的“景”。教师再重回第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通过对比,学生明显可以看出诗人在直白地表明自己的情感倾向,改变习惯的“逢秋就悲”的文化意义。从分析意象到深入理解诗句,学生一步步踏实学习,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节奏,在主旨句的理解时减少失误,不仅仅是根据经验和习惯判题,而是具有逻辑的、具有层次含义的学习。

(三)分析诗歌意象,构建诗歌情境

古人有借物抒怀、借景抒怀等多种“借”的方式,借与他物,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丰富深刻的感情,读来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学生在学习时注意此种学习思路,仔细分析诗歌中的具象事物和抽象事物,从具象到抽象,不断找寻诗歌中的逻辑,探寻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意象不是单独的个体,放在意境里则才能显得更加生动。花草树木在不同诗人笔下所呈现的感情也不同,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逐字逐句罗列出意象,再根据意象想象诗歌里所构建的世界。诗人的情感赋予意境生命力,例如萧瑟是伤感的,壮阔是豪放的,静谧是祥和的……不同的意境表达中,学生探索感情线,与诗人形成情感共鸣,达到诗我合一的境界。

例如,在初中三年级语文《望江南》一课中,诗人温庭筠描写了一位深闺怨妇每天等待的场景。学生学习时可从诗中意象入手,如将“望江楼”“斜晖”“水”“千帆”这些具象联系在一起,辅以“独倚”“梳洗”这样的动作描写,可以描绘出思妇念人归而不得的情境。教师可让学生将想象的意境描写出来,仔细根据诗歌内容进行修饰,从意境中主人翁的情绪感受把握诗歌的主旨,在各种伤感的意象衬托下,思妇的形象立体化,情到深处自然浓,学生也能感同身受。学生在深入理解情境时容易个人情绪化导致答题偏题,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小技巧,如将意境代入历史时代,穿越时空;将意象赋予更丰富的颜色,情境更加立体化等。学生通过分析意象,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正确迅速地进行答题,提高学习成绩。

(四)朗读背诵,理解诗歌意义

常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诗歌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古诗词或许太过久远,诗人的含蓄委婉与今天的白话文对比显得十分深奥。学生在各种抽象的意识世界里跳跃,难以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反而在长久的半懂不懂的学习中固化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无法灵活变通。因此教师针对部分学生不爱学习的特点,实施广泛背诵策略。例如,在初三年级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中,既有唯美的诗文情境,有流露了诗人美好的祝愿。全诗充满诗人的随性想象,在理解上具有一定難度。学生首先学习背诵诗词,此诗作为千古名诗,改编为多首音乐作品传诵。学生可以利用音乐的节奏背诵诗词,掌握诗词基本文字内容。在课堂讲解时,教师将诗歌上下阙的意境分别阐释,月下独酌、欲乘风去、朱楼高阁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诗人沉醉无比却思念浓重的夜晚。理解了诗词后,学生将感情主旨带入背诵,随着诗句的吐露,深入情境想象,联系现实,有感情地进行背诵。学生在课后要不断加强背诵巩固,固定时间反复回看和记忆,每一次复习都是一次新的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打好学习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朗读背诵,理解诗歌意义、分析诗歌意象,构建诗歌情境、探索题目之眼,把握诗歌主题等策略,从学生角度入手,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王玉娥.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探讨[J].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9(03).

[2]谢大钊.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的新模式探析[J].读与写(教师),2019(06).

[3]周小兰.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文渊:小学版,2019(11).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猜诗词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