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规律探讨

2021-03-20 06:16谢铱子刘城鑫庄轰发洪海都施妙璇李冬婷詹少锋刘小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方牛蒡子鸡内金

谢铱子,刘城鑫,庄轰发,洪海都,施妙璇,李冬婷,詹少锋(刘小虹)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主要与长期受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刺激,引起气道、肺组织的慢性炎性反应不断增强有关[1]。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慢阻肺的发病率约为2.4%(1.745亿人)[2]。慢阻肺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3]。祖国医学认为慢阻肺可归属“肺胀”“喘病”等范畴[4]。刘小虹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中西医综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阻肺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以下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刘小虹教授治疗慢阻肺的门诊处方进行数据挖掘,以探讨其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数据收集收集2017年至2019年刘小虹教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名医门诊治疗慢阻肺的有效病案的中药处方。

1.2 处方数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①病案患者的第一诊断为慢阻肺;②慢阻肺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提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1];③病案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完善以及病史记录完整;④采用中药治疗;⑤患者有2次及以上的就诊记录,且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或客观体征有所改善。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或支气管哮喘等患者;②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记录有错误、缺漏者;③未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者;④合并有其他肾、心、脑等危重疾病的患者。

1.3 数据规范化与录入按照《中药学》[5]对处方中的中药名进行统一规范,如将“法半夏”统一为“半夏”,“燀桃仁”统一为“桃仁”,“甘草泡地龙”统一为“地龙”。同一药物不同部位予保留,如“瓜蒌皮”“瓜蒌子”。纳入处方的患者个人信息、临床诊断、处方名称、药物组成、药物用量由两位研究成员分别独立录入Microsoft Excel,并进行核对。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6]的“平台管理”模块中的“方剂管理”功能,将规范后的中药处方信息逐一录入。录入完成后,由另一位研究成员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二次审查及校对,确保数据真实无误。若在二次审查中发现问题,由两位研究成员对此问题进行第三次核对并修改。

1.4 数据挖掘研究成员进入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块,运用“组方分析”中的“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功能,通过Apriori算法[7],对纳入处方的药物频次、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设置支持度为140、置信度为0.65);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8]提取“内在核心组合与新方”(设置支持度为7、惩罚度为2),分析得出相关用药规则。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统计本研究共纳入处方215首。通过平台对单味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排列,使用频次≥35次的中药见表1;药物频次居前10位的为甘草、苦杏仁、紫菀、款冬花、浙贝母、紫苏子、半夏、莱菔子、鸡内金、桃仁等。

表1 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中出现频次≥35次的药物Table 1 Herbs with the medication frequency≥35 in the recipes prescribed by LIU Xiao-Ho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次)

2.2 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律将支持度设为140,置信度设为0.65,得到81条数据,含甘草、苦杏仁、紫菀、款冬花、浙贝母、紫苏子、半夏、莱菔子、鸡内金9味中药。以药物模式的频度由高到低排序,频度>140的药物关联规则见表2。对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进行网络展示,结果见图1。

表2 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的药物关联规则Table 2 Association rules of the herbs in the recipes prescribed by LIU Xiao-Ho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图1 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中的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展示Figure 1 Network diagram of the association rules of the herbs in the recipes prescribed by LIU Xiao-Ho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2.3 核心组合药物与新方将相关度设为7,惩罚度设为2,得到核心组合共12个,新方6首,结果见表3、表4及图2、图3。

表3 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的核心组合药物Table 3 Core herbalcombinations in the recipes prescribed by LIU Xiao-Ho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表4 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的新方组合规律Table 4 New candidate prescriptions in the recipes prescribed by LIU Xiao-Ho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图2 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的核心组合的网络展示Figure 2 Network diagram of the core herbal combinations in the recipes prescribed by LIU Xiao-Ho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图3 刘小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的新方组合分析结果的网络化展示Figure 3 Network diagram of the new candidate prescriptions in the recipes prescribed by LIU Xiao-Ho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刘小虹教授门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并分析。频次统计结果显示,用药频次居前的药物主要有甘草、苦杏仁、紫菀、款冬花、浙贝母等。这些药的功效以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为主,提示刘小虹教授治疗慢阻肺之大法为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支持度较高的药物关联模式包括苦杏仁、款冬花、紫苏子、鸡内金、浙贝母、半夏、莱菔子、紫菀、甘草9味药。这些药搭配而成的药对组合繁多,但万变不离其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之大法。而其中的紫苏子、莱菔子、苦杏仁这“三子”,尤善降气平喘,为刘小虹教授的经验用药,临证时多用“三子”搭配其他药物治疗慢阻肺,如用苦杏仁配伍紫菀以在降气平喘的基础上加强润肺止咳,用苦杏仁配伍浙贝母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力。

此外,本次数据挖掘还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个,新方6首,均体现了刘小虹教授临床治疗慢阻肺的用药思路。

核心组合“射干+甘草+地龙” 可用于慢阻肺之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肺热而喘症明显者;核心组合“射干+甘草+紫苏叶”将地龙替换为紫苏叶,也适用于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但侧重于表证明显者。因此,新方1“射干+地龙+甘草+紫苏叶”适用于表寒肺热证且气喘症状明显者。新方1解表散寒的同时,不忘清热化痰平喘,表里同治,使表寒得散而肺热得清。

核心组合“鸡内金+桃仁+莱菔子”与“鸡内金+桃仁+牛蒡子”均含鸡内金与桃仁。鸡内金甘平,可消食健胃。岭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岭南人易受外来湿邪侵袭,致脾为湿困,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壅滞于中焦,则成痰湿。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所生之痰湿上行至肺,则致咳嗽痰多。故刘小虹教授见慢阻肺患者之舌苔厚腻者,喜用鸡内金以化饮食积滞,清痰之源。慢阻肺为慢性病,常反复发作,结合中医“久病入络”的思想,刘小虹教授认为瘀血当属喘证的常见病理因素之一,故喜用桃仁以适当给予活血化瘀。桃仁功善活血祛瘀,亦善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以清痰之源,降气以平喘,化痰以治标。“鸡内金+桃仁+莱菔子”可消食化滞、活血化瘀、化痰平喘,侧重于病程较长、以痰多为主要表现的慢阻肺。而牛蒡子属解表药,性味辛苦寒,功善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将莱菔子替换为牛蒡子,其降气化痰平喘之力减轻,而疏风解表、宣肺透邪之力加大,侧重于兼有表证的慢阻肺患者。新方2“鸡内金+桃仁+莱菔子+牛蒡子”适用于慢阻肺病程日久,复感外邪致病情急性加重而痰浊内阻者。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多咳、痰、喘三症兼具,且舌暗,苔厚腻。此外,新方2的药物组成大多为种子类药物,这体现了刘小虹教授治疗慢阻肺的另一思想。刘小虹教授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导正常,糟粕得以下行,则有利于肺气之肃降[9]。而种子类药物多有润肠通便之功效,故遣方用药时多用此类药物使糟粕下行,帮助肺气敛降,以达到降气平喘的目的。

核心组合“鸡内金+半夏+人参叶”与“鸡内金+半夏+牛蒡子” 均含鸡内金与半夏。鸡内金有消食健胃之功。半夏善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药性论》言之可“消痰……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二者合用,可有效缓解痰多、胸部闷满的症状。人参叶功可补气、益肺、生津,属于补虚药。三者合用,可补益肺气、祛痰消痞,适用于慢阻肺患者之肺气虚耗者。若将人参叶替换为牛蒡子,则侧重于解表。因此,新方3“鸡内金+半夏+人参叶+牛蒡子”功善宣肺透邪、燥湿化痰、补益肺气,适用于久喘而致肺气虚耗,胸闷气短,易感外邪复发,致咳嗽咳痰的患者。这体现了刘小虹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重要理念。她重视气虚痰阻的病机,认为肺气亏虚,水液不化,滞留成痰为疾病不易蠲除的夙根。故治疗不提倡滥用攻伐,认为治痰先需重治气,充旺肺气,以益气除痰[10]。

核心组合“白芍+桂枝+苦杏仁”与“白芍+苦杏仁+干姜”及新方4均含小青龙汤类方的药物组成,可温肺化饮、散寒解表,适用于中医辨证为外寒内饮证的慢阻肺患者。其中“白芍+桂枝+苦杏仁”侧重于解表散寒,“白芍+苦杏仁+干姜”侧重于温肺化饮。

核心组合“款冬花+浙贝母+茯苓+枳壳”与“竹茹+茯苓+枳壳+紫菀+陈皮”及新方5均含温胆汤类方的药物组成。理气和化痰并用是温胆汤的特点[11]。对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刘小虹教授遵循“治痰必治气,气顺则痰消”的观点,常用温胆汤加减,以达到理气化痰、清热止咳的效果。

核心组合“桔梗+枇杷叶+龙脷叶+半夏+木蝴蝶”与“桔梗+枇杷叶+龙脷叶+半夏+牛蒡子”及新方6均含三叶汤类方的药物组成。三叶汤是刘小虹教授基于岭南医家的临床实践而总结成的经验方,其药物组成有龙脷叶、枇杷叶、人参叶、浙贝母、苦杏仁、款冬花、紫菀、牛蒡子、桔梗、木蝴蝶、防风、甘草等,可止咳化痰、清宣肺热[12]。新方6中龙脷叶为岭南道地药材,可清热润肺、止咳化痰[13],枇杷叶主清肺止咳,桔梗用于开宣肺气,半夏可燥湿化痰,木蝴蝶可清热利咽,牛蒡子可疏风解表、宣肺透邪,适用于慢阻肺稳定期以肺热咳嗽为主症的患者。

本研究分析了刘小虹教授治疗慢阻肺的处方,总结出其治疗慢阻肺多以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为大法,并根据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或缓解期,及表寒肺热、痰浊内阻、肺气虚耗等证型不同等加以调整用药。在遣方用药上喜用“三子”“三叶(龙脷叶、人参叶、枇杷叶)”等,独具岭南特色。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了刘小虹教授治疗慢阻肺的用药规律,以期能为临床慢阻肺的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新方牛蒡子鸡内金
消化不良试试鸡内金粥
鸡内金喷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生麦芽鸡内金茶
基于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用药规律探讨
创制新方80首 治疗顽癣新突破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新方”治“旧病”,让老年人摆脱难愈性创面病痛困扰
鸡内金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