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浸润学校文化建设
——以对北凌特色体育文化的利用为例

2021-03-22 06:27陈蔷薇
清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体育运动家乡

文_陈蔷薇

地方文化资源是指本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如地域特色、文物古迹、地名沿革、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这些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周围的人们,这种资源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

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北凌乡是全国闻名的体育之乡,被誉为“全国农村体育的一面旗帜”。自1963 年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开始,北凌农民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北凌农运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北凌农运会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与推广。广泛的群体基础是农民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日积月累的良性循环使北凌成为全国农村体育运动的标杆和典范。名不虚传的“体育之乡”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储春霞、洪梅、崔树林、仲满……许多带着深厚乡土气息的运动员从这里起步,走上奥运的会场和冠军的领奖台。

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北凌小学所在社区最鲜明的特征。如何利用北凌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展活动,学习农民运动员坚韧不拔、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丰富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是值得我们积极探索的。以下,笔者将就如何利用北凌特色体育文化资源浸润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谈谈自己的浅见。

体验农民体育运动,丰富儿童文化体验

生活是文化的基础,儿童在生活体验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儿童的生活外延有多大,学校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将儿童引向现实的生活,引导儿童形成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例如,可以借鉴北凌体育运动项目开展“小小农娃体育运动会”,让北凌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走进校园,让孩子通过体验“滚铁环”“扁担拔河”“负重接力跑”“原地掷手榴弹”等项目,感受北凌农运会运动员不怕困难、团结向上的精神,逐步提高文化素养。

开展“红领巾寻访身边的农运人物”活动,为少先队员创设成长舞台

在北凌小学办学宗旨“成就每一个健康的人格”的引领下,通过开展“红领巾寻访身边的农运人物”活动,让少先队员真切感受到北凌农运会带给家乡、家乡人民的变化和巨大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关注家乡体育文化事业,利用家乡体育文化资源,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素养,积健为雄,强身健体。在寻访过程中,培养少先队员对家乡体育文化的热爱、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激励少年队员争当“四好少年”,将来报效祖国,为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组织少先队员采访自己的家人,通过家人对自家农民运动员的讲述,感受北凌农运会的背景和发展,感受运动员参加农运会时的激动心情,感受北凌农运会的热闹场面,感受北凌农运会的发展和家乡的进步。

请工作人员联系北凌社区里的老人,找出家里的一些老照片,集中到社区办公室,让少先队员和他们零距离接触。少先队员以照片为话题,设计好问题,请老人们谈古论今,一起感受北凌独特的乡土文化,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家乡的乡土感情,追求健康的生活素养。

组织部分少先队员走进世界奥运冠军仲满的家,观看仲满训练的照片和夺冠的视频,采访仲满的父母和邻居,一起探讨、学习仲满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冠军领奖台的,感受运动员努力拼搏不服输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组织少先队员走进大公“五一”农民运动会,通过看、问、听、拍等方法,感受北凌农运会贴近劳动人民的发展变化,感受家乡人民奋力拼搏的闯劲,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腾飞发展。

铭记农民体育辉煌历史,开发北小特色校本课程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其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首先,确立课程目标。回顾北凌的农民体育发展史,经过课题组教师的反复讨论,北凌小学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充分利用北凌特色农民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对北凌体育文化的学习、实践体验,弘扬北凌灿烂的历史体育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家乡,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之情,传承北凌体育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进而激发学生锻炼强健体魄的决心,树立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

其次,选择课程内容。考虑到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要能按照课程内容完成任务,从而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等因素,北凌小学将课程内容确定为以下专题单元。

第一单元:数数北凌体育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在这一单元中,带领学生认识北凌农民运动会的创始人—“独臂书记”薛斌,北凌农民体育的骄傲—奥运冠军仲满,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冠军储春霞、洪梅等,以及北凌农民体育的代表人物—农民运动员陈进。

第二单元:聊聊北凌农民运动会的发展史。从响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北凌农运会的起源出发,再到盛况空前的“五一”北凌农运会,结合珍贵的图片资料,促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三单元:谈谈北凌农运会的特色体育项目。结合一年一度的“农娃运动会”,带领学生认识地方特色体育项目“拔扁担”“树木爬高”“竹篮投球”“走独木绳”等,感受家乡人民的智慧。

第四单元:夸夸北凌农民体育文化的辉煌史。农民体育运动创造了北凌这方热土的辉煌,提高了北凌、大公,乃至海安、南通的知名度。带领学生了解北凌农运会获得的各项荣誉和获得的成绩,提升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让家乡的体育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在单元设置的基础上,北凌小学还设计了“跟笑笑读一读”“跟笑笑想一想”“跟笑笑记一记”“跟笑笑猜一猜”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加深印象、陶冶情操。

传承北凌农运会特色文化精髓,浸润学校“积健为雄”文化建设

北凌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为北凌小学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构建了学校“成就每一个健康的人格”的文化育人环境。学校以北凌特色农运文化为依托,创设了“积健为雄”的特色体育文化,以北凌小学体育教师设计的健美球操为载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传递北凌农运文化中自强不息、自信不止的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在充分利用北凌特色体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人为本,通过让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体育运动家乡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爱“少先队员证”
呆呆和朵朵(13)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星你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