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2021-03-22 01:23李东凯梅康健
山西青年 2021年4期
关键词:线下互联网+融合

高 磊 李东凯 梅康健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2.河海大学信息学部物联网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一、研究背景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并不是一个突然诞生的词汇,它的前身来自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混合学习的概念最早是为了解决E-learning培训效果不理想问题而提出。20世纪末期,E-learning效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其发展前景受到了质疑。在此背景下,混合学习的理念被提出。

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提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概念,其是将线下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整合教学资源及时间、契合适当的学习风格、创新教学手段、监督学习效果,最终实现教学效果。

关于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效果研究,目前已有多位学者涉足该方面的理论研究。针对网络授课与传统教学的对比研究方面,Zhao Fei,Fu You(2018)两位学者采用系统回顾与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与传统课程的通过率进行了调查与比较。2017年,陆东芳等学者提出应用云课程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体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2]

本文将梳理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教学理念,从中抽象出两者的本质特征,并基于此构建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为在突发事件下大规模网上授课提供教学质量保障,为“互联网+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发现

(一)线上与线下教学对比分析

传统的线下教学以传达知识,锻炼技能和培养能力为目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3]该模式传授知识,互动性、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强。]方便师生之间的角色扮演、互动交流和操作演示。但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访谈,我们也发现线下教学容易受课堂时间、地理空间限制,对于一些实验课、户外活动课较多的专业(如工业设计)来说,传统的课堂工具并不能提供正常演示的需求。此外,传统的线下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数扮演的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师来说,很难在课堂上及时接收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有效反馈。对于学生来说,所能收益的资源也很局限,很多课程延续使用同一版本的ppt演示,学生并不能灵活利用多方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规划。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因学生自主性弱、教学效率不高特点所带来的限制也尤为明显。

线上学习是一种“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的教学方式[3]。线上学习虽具有效率高、学习资源丰富、便于交流讨论、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但根据线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师都只是将网络授课作为辅助手段。线上教学备课工作及上传资源所需周期较长,无法保证课件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且某些科目的内容更新较快,造成知识时滞性。知识碎片化、网络技术等客观条件也对互动性造成了一定的延滞。本文根据线上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对两者教学效果反馈进行了统计对比,见表1。

表1 线上线下教学效果反馈对比统计

从数据结果来看,超过80%的同学认为线下的稳定性更高,而对于多样性来讲,两者持平,线下的学习稳定性更好,且多样性与线上教学相当。这也体现了线下教学的优势所在,在制定融合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保留。接下来,针对资源丰富这一点,近3/4的同学认为线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各项指标的线上线下对比分析出各自优势,为“融合教学模式”提供优势评价参考。

(二)建立融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疫情期间,全国性的线上教育对于全国的师生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有别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的教学对于听课质量、听课反馈的要求要更高。而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学生的逐批返校,线上教学的未来又陷入了岔路口。因此,将网络授课常态化、明面化、双面化,并将之与传统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疫情期间的各大在线学习平台通过不断地修复,已经为一般地线上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且因疫情的大环境,大多数师生对于平台技术上的问题持有较为宽容的态度,但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在后期长期化混合式授课教学走向常态化的过程中,仅有这种宽容度并不是长久之计。人们对惯有的线下教学接受度已经很高,对于单独的线上教学也形成了基本的适应和一定的依赖性,人们迫切地需要出现一种新生的融合教学模式来满足。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设计教与学的知识传授系统,在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网络授课之间寻求最优组合,而非单一地利用科学技术或人工力量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混合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模式有机整合,通过合理分配时间比、打通各大现有线上学习平台,将教学资源以自助型的方式呈现给老师与学生。以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为目标。

三、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现有线上网络平台,寻找最优组合。基于再组织化视角,打破各网络平台封闭、各自为政的原本模式,打通各平台资源自助型分配,使目前各大线上学习向开放、有机联系的网格化模式转变。同时推进线上学习平台与各高校合作。例如疫情期间使用频率较高的腾讯会议、学习通、慕课等软件。通过学生对其的喜爱程度和使用价值的调查,进行最优组合。构建从课前、课堂、课后、考核反馈一整系列的使用体系,使其形成固定的程序步骤,为更好地教、学效果服务。

(二)合理分配线上线下时间分配比和选择度。可根据课程本身的个性化特点,合理分配使用传统线下授课和线上自主学习反馈的时间比。通过比较相同授课内容两种模式下学生的接受效率和程度对教学模式进行自由选择。最大限度地利用两种授课模式的优点,进行合理扬弃。

(三)推进网络授课明面化、多面化。传统的线上学习往往承担了考前急救的功能,推进网络授课明面化后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因自身原因导致知识掌握出现漏洞累积的现象。而网络授课多面化是指放大线上主讲师的优势所在,将其平台上的有限受众迁移到日常的课堂之中,使其职能不再单一,同时能够放开手脚给学生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互动。

(四)构建完整的课后评价体系。在保留正常的传统课堂模式的基础上,课后线上反思主要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在线推送相关的学科的相关拓展资料,引导学生有方向地进行课后时间的预习、探究。此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大数据优势与强大的分析功能,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总结

本文梳理了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教学理念并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抽象出两者的本质特征,并基于此构建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为在突发事件下大规模网上授课提供教学质量保障,为高校后期“互联网+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新思路。仅从学生视角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该模式还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接受检验与评价,并通过评价的反馈不断修正完善。

猜你喜欢
线下互联网+融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