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研究

2021-03-22 01:46杨王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智慧型多元化模块

张 杨王 锐

(1.黑河学院图书馆;2.黑河市爱辉区图书馆 黑龙江黑河 164300)

共享空间理念的出现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以自身为基础,构建共享自主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共享空间可以实现高效快速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任务与科研任务搜集文献资源,享受自主学习空间带来的便捷性,实现全面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内涵与功能

(一)内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主动、积极的学习知识内容,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往往需要一定的环境引导,辅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空间是指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支持、帮助、引导的综合性学习空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并融入先进的“智慧型”空间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服务,以促使其实现高质量的自主学习[1]。

(二)功能。

1.提升图书馆功能性。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与传统的空间存在明显的不同,实现了空间再造,融入智慧型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利用环境的优势促使学生学习,提升图书馆的功能性。与此同时,自主学习空间还适合多元化的互动式学习,其设备与环境可以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师可以将专题、课题等研究探讨课程搬到图书馆中,充分利用资源,突破传统的功能限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2.优化图书馆形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还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以自身自主学习空间的优势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服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造自由的空间,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积极与其他部门或者组织相互合作,如教育部门、学生志愿团体等,举办相关的公开活动,促使图书馆重新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自由、活力、亲和、多彩、开放、共享等为主题促使学生参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促使图书馆形象提升[2]。

3.满足读者个人需求。自主学习空间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空间,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需求,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在自主学习空间之外仍保留单独的自习室,提供多元化服务,学生可以针对性选择,享受自主学习空间带来的便捷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调研

(一)制定调研计划。在研究过程中,为明确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现状,深入开展探索调研,制定完善的计划,选择案例高校调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分析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某高校为案例开展全面的调查研究,选择案例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针对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现状开展调查,制定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以学生对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的看法为主,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表

(三)选择调研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选择案例高校的105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人员,学生样本分布随机,发放问卷105份,有效回收103分,回收率为98.09%,其学生具体比例为下表,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问卷样本分布情况表

(四)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其中75%的学生认为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自己学习态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认为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帮助的学生占34%,28%的学生认为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学习目标与兴趣导向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过程中,可以参考其调查数据建设空间,合理进行布局优化,以保证其空间的功能性[3]。

三、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策略

(一)构建协作学习空间打造共享学习交流平台。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构建协作学习空间,提升空间的协作性与探讨性,融入互动因素,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获取知识,更加注重空间的交互性,以促使信息多向交互。构建自主学习空间,保证空间呈现出多元化、包容性以及开放性,打造全新的发展模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空间与学习方式,可以培养自身自主开展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开展信息交流,提升学习效率。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中,学生可以实现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探索潜藏的知识内容,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掌握知识内容。构建共享学习交流平台,以现有的技术为支撑,打造自主空间,以学生为主体将各要素相整合,并形成有序的互动平台结构,可以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形成动态的平台,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

(二)优化独立学习空间优化空间再造布局。构建符合要求的独立学习空间,在个体学习过程中,利用空间的优势促使学习个体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质量。例如,在传统的图书馆基础上实现空间的再造,保证阅读者享受舒适、安静、隔音的空间,集中精力开展深度的思考,为用户配置不同的形式设备,可以根据其需求随时查阅,加强知识的构建,提升阅读效果。如,某大学图书馆中以空间再造的方式处理,设计上层挑空、三面设计书架,另一面为玻璃幕墙的形式构建空间,实现整体的封闭式学习,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空间再造布局属于系统性工程,注重读者的体验性,其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承载空间,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交流能力,突破传统的图书馆空间限制,如,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研讨室、制作空间以及个人学习空间,加强设备设施的完善,丰富其服务内容,还可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与欣赏空间,灵活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升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功能性,提供优质的服务[4]。

(三)打造综合学习空间构建动态化智慧型图书馆。图书馆综合学习空间的建设也是自主学习空间发展的重点内容,重点是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改变传统的功能与图书馆形象,可以促使用户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放松,以提升整体的效果。例如,可以灵活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实现动态化空间发展,联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慧型图书馆,形成图书馆+互联网理念,优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形成智慧型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保证图书馆的功能呈现出良好的多元化,如学生的借阅、退还、资料查询等均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处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现阶段的发展思想建立绿色空间,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图书馆的形象,保证空间明亮、空气清新,布置绿植环境,营造出优雅舒适的环境,利用浓厚的氛围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引导,促使其主动阅读,提升阅读效率。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文献资源,清除质量较低并且较为负面、盗版的图书,严格控制图书的质量,为图书馆自主空间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全新的辅助模块打造习惯型空间。在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其空间建设就是空间再造,构建智慧型、学习型、习惯型交流空间,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发展需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辅助模块,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最终的目的。将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划分为多个模块,如咨询模块、查找模块、讨论模块等,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其营造良好的服务。学生可以在各个模块中进行自主探究,分析各方面因素产生的影响,打造习惯型空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空间中掌握知识内容,满足自身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还应提升读者的资源共享意识,深入挖掘信息资源的潜藏价值,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信息需求,构建全新的发展模式,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意识与主动性,推动全民阅读,让“阅读无处不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是现阶段图书馆领域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方向,与传统的图书馆建设理念存在明显的不同,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空间,促使其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应加强重视力度,从多个角度开展创新,打造全新的辅助模块,建立动态化共享型智慧空间,实现图书馆空间的再建造,形成共享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智慧型多元化模块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智慧型高速公路营运分析平台研究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