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2021-03-22 01:46郝立冬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师生情境

刘 畅 郝立冬 李 贺

(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按照有限的课时来统筹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课程工作量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教学方法也受到很大的束缚,很难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大部分教师都关注学生理论基础的掌握,教学方式也偏向于以基础知识讲授为主,课程知识“满堂灌”、内容乏味、缺乏创新的现象明显。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内容冗杂,学生课上玩手机、溜号现象明显,课下自主学习能力又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1]因此,如何构建高效、高质的学习模式,将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应用型本科建设,是教学管理中急需解决也亟待解决的问题。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结合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以过程考核为导向,在线上和线下统筹开展的教学活动。建立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达到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就是以课程知识的交流和传递为中心,以线上和线下混合完成教学活动为主要目的,并坚持学习目标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多向交流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2]师生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合力,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一个良好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需具有三个组成要素、两个层次和一个核心。

(一)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组成要素。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学生,他们是学习共同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学习行为的发出者,参与到整个学习项目中,并需要通过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二是教师,他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感知事物发展最根本的规律,去发现、探索学科所蕴含的机理,并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学生和教师所处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学习的基础,包括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其中情境包括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真实情境是师生互动交流和实际交往的环境,是真实的学习环境。而虚拟情境则包含着师生的情感交流,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思维方式。学习资源则用来支持学生学习,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层次。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阶是低阶层次,第二阶是高阶层次。低阶层次是学生-学生共同体以及教师-教师共同体,高阶层次是师生学习网状共同体。

1.学生-学生共同体和教师-教师共同体。学生-学生共同体是低阶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于学生之间的一种新型学习研讨模式。学生之间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及时分享学习经验,分享新知识、新想法。它的新颖之处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借助信息技术实时共享学习资源。教师-教师共同体是低阶层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建立于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知识研讨模式。这一层次的主体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协调者和组织者。教师之间自发组成专业教学研讨小组,建立教学圈子文化,定期开会汇报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共享知识资源,构建学科建设体系,秉持一盘棋思想。研讨小组要组织好角色分工,划分责任及任务归属,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实时沟通,多点联动。

2.师生学习网状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的高阶层次为师生学习网状共同体,它表现为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每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都可以和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沟通互联,彼此平等,相互促进,共同成长。[3]在这种高阶层次中,共享资源会呈级数倍增长态势,而网状结构中的思想相互碰撞,必然会激发出新思路、新知识。而信息技术的参与又会使有效的学习场景随时发生,使知识资源在多维空间中自由流动,提高知识的传播几率和速率。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师生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协作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以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更加注重实操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师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活动。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进一步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和方法。可见,在整个过程中,不突出老师的主导地位,而主要重点在于师生共同体搭建的桥梁来帮助学生汲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分析

(一)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基本特征。

1.平等的学习地位。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地位平等,对于新知识大家本着相互探讨、切磋的心态,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一个空架子,毫无作为。教师需要把握课程节奏,精心做课程设计,将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规划好,注重权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既不脱离课程教学大纲,也要有一定的挑战度,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2.互助的学习气氛。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各个主体之间彼此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针对特定的问题会展开线上和线下的讨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师生之间地位平等,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也较为融洽,同时在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让学生个性化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更容易拉近师生的个人关系,实现亦师亦友。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优势。首先以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特点比较

具有可持续性兴趣为主学习表现师生共同体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评价机制师生关系较弱成绩优先考试成绩尊师重道

通过对比表1中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较大的弊端,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主要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情境的预设,教学过程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进行,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时间却很少,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在课上没有对知识的思考,即使课后安排再多的练习与作业也都是收效甚微。

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地位上更加平等,学生不再是被说教的受众,而是可以与教师平等沟通,一起讨论问题。教师只需要对某些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即可,而基础性的知识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学。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学变化

(一)师生关系的转变。在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不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他们在同一环境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不同学习环境的设定,形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层次师生关系共同体。

(二)学习主体的转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以在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在学生方面并不能达到很好地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缺少活跃的学习气氛。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推动了教师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再是教授课程的基本知识,而是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与指导,推动学习从单一式的传授向师生互动的多维度转变。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学习思路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就课程的学习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实践性。让学生走出校园,更多地参与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使学生达到学有所用的教学效果[4]。

(四)教学环境的迁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习空间相对有限,教师一板一眼的讲授很容易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造成的学习倦意,降低教学效果。通过对学习环境的开放与学习情境的改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突破空间的限制,广泛参与市场调研与撰写调研报告,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法的革新。仅仅依靠教师讲授教材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该课程的学习要求,传统的记笔记与背诵的学习方法也难以适应新时代学习的方式,必须对教师、学生、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师生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课堂互动,把主要时间用在回答学生的疑问上,同时增加课外的实践项目。在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下,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是终身学习者。

(六)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共同体更加强调在授课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环节,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存在疑惑,进而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交流过程中,对学生想法的肯定与鼓励将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程实践环节,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增加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做到学有所用、以用促学的效果。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七)评价机制的进步。在以往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最终的考试成绩始终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使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高分,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在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再以最终考试成绩为评价结果,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考察与实践结果的分析,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定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结语

本文构建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和线下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使知识在多维空间自由流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同时团队成员互帮互助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提高教学效果,为高校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共同体师生情境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