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理疗仪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1-03-22 13:50王鹤燃蒋海琳赵雪玮曹家桢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匹兹堡氨基丁酸神经递质

王鹤燃,蒋海琳,赵雪玮,曹家桢,李 铁,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

关键字:穴位贴敷理疗仪;脑电超慢涨落图;神经递质;失眠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各种压力不断增大,研究者表明到2020 年,全球有超过7 亿的失眠患者[1]。原发性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2],ORFF H J 等[3]研究表明:原发性失眠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入睡困难、睡眠效率不高、睡眠时间不足为主要表现;HALL M H 等[4]研究则发现:原发性失眠以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差为主要表现。现代研究[5-12]已经证实了人体睡眠与某些激素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丁酸、褪黑素、肿瘤坏死因子,它们的含量会直接影响睡眠-觉醒状态以及睡眠结构。通过临床观察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利于对失眠机制的进一步探讨,为失眠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所需的患者数量均收治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973 门诊,均为2016-2018 年的失眠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的72 例患者,以简单的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收治36 例患者,因为依从性差,治疗过程中自愿退出,故有4 例脱落患者;治疗组收治36 例患者,因为依从性差,治疗过程中自愿退出,故有3 例脱落患者,脱落病例共7 例。退出的患者指标不纳入进行统计学分析。本课题最终收入治疗6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2例,男9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48.81±7.15)岁;治疗组33 例,男12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48.33±6.10)岁。2 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在2013 年发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患者主诉中出现至少一个以上症状:1)患者正常入眠比较困难;2)睡眠维持功能障碍,特点为易醒、醒后难以入眠;3)早晨觉醒后,无法再入眠。由睡眠引起机体障碍,导致在交际方面、工作学习方面或者其他重要身体机能方面产生的严重影响。睡眠困难,1 周3 次以上。出现睡眠困难不少于3 个月。在舒适且有利于睡眠的环境里,依然出现睡眠障碍。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2)18 周岁≤年龄≤65 周岁者;3)未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4)本人在知情同意书签字并自愿参加本项课题;5)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7 分;6)阿森斯量表积分≥6 分;7)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55 分者。排除标准:1)由呼吸循环系统不畅和相关机能紊乱者引发的睡眠障碍;2)药物滥用引起的失眠;由长期不良饮食,生活紊乱,如过量饮酒、咖啡、浓茶等所致的睡眠障碍;3)因术后或者重大疾病导致的症状,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引起的睡眠障碍;4)有遗传病者,精神性疾病病史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皮肤有严重感染,晕针患者;6)有体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恶性肿瘤、严重感染和出血者;7)不符合纳入标准,不能按时治疗,且不遵守治疗规范者;8)由于焦虑过度、抑郁症等引起的失眠患者。

1.4 剔除与脱落标准 1)治疗期间导致不良反应,受试者无法继续参与研究;2)治疗中受试者出现严重疾病,严重并发症的病例;3)治疗过程中,因个人原因中途自行退出者;4)患者依从性差,临床医生反复劝阻无解者(注:此类病例不纳入统计学分析)。

1.5 治疗方法

1.5.1 医疗用具 1)穴贴理疗仪:艾络康(型号:RY-1606 型穴位贴敷仪)10 台。2)其他:75%酒精,医用棉签若干。

1.5.2 腧穴定位 治疗组刺激双侧神门和双侧三阴交。

1.5.3 针刺操作 对照组:口服敖东牌安神补脑液(生产厂家:吉林敖东延边药业。国药准字:Z22022453)。口服,早餐前服用1 支,晚餐后服用1 支,每日2 支口服液。治疗组:穴贴理疗仪贴敷双侧神门,三阴交。患者采取体位:卧仰位,穴位消毒:常规消毒,穴位贴敷:穴贴器贴敷皮肤表面,治疗30 min。

1.5.4 注意事项 1)严格标准化消毒;2)取穴标准规范。

1.5.5 治疗疗程 治疗组:每天1 次,连续治疗5 d;休息2 d ;共治疗3 个疗程,5 d 为1 个疗程。对照组:每天2 支口服液,连续服用5 d;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5 d 为1 个疗程。治疗结束2 周后随访。

1.6 观察指标 选用初诊患者的年龄、性别作为一般资料;选用主观评价指标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记录包含7 个因子: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渐功能障碍、入睡时间,选取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期3 个时间点,将这3 个时间点涉及的数据进行逐项评定,并对总分进行评定;选用客观评价指标脑电超慢涨落图,记录包含6 个因子: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谷氨酸、多巴胺,选取治疗前和治疗后2 个时间点的数据进行评分。

1.7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总分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0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总分≤5;2)显效:6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总分≤10;3)有效:11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总分≤15;4)无效:16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总分<21。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表格统计方法建立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与秩和检验分析其中计数的分类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的数值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本课题研究最终有效病例数共65 例,其中对照组共治疗32 例,痊愈1例,显效7 例,有效14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达68.75%;治疗组共治疗33 例,痊愈2 例,显效15 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7.88%。采用χ2检验,2 组有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有效,对照组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有效,且治疗组疗效更显著。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2.2 脑电(ET)的观察结果与分析 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是反映脑功能状态的一种先进技术,通过没有创伤的检测,监测人体大脑中主要的神经递质状况,优点是操作简单、无创伤性、患者易于接受。因此,近年来通过脑电超慢涨落图对失眠症疗效检测,并进行客观评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1 2 组γ-氨基丁酸(GABA)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 γ-氨基丁酸(GABA)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表2 2 组 γ-氨基丁酸(GABA)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2 2 组谷氨酸(Glu)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谷氨酸(Glu)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表3 2 组谷氨酸(Glu)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3 2组五羟色胺(5-HT)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五羟色胺(5-HT)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表4 2 组五羟色胺(5-HT)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1

2.2.4 2组乙酰胆碱(Ach)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乙酰胆碱(Ach)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表5 2 组乙酰胆碱(Ach)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5 2 组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见表6。

表6 2 组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表6 2 组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6 2 组多巴胺(DA)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见表7。

表7 2 组多巴胺(DA)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表7 2 组多巴胺(DA)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 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 讨论

2 组治疗原发性失眠均有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远期持续性并不突出。治疗组在调节原发性失眠患者脑内GABA、5-HT、Ach 上升;Glu、NE、DA 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Ach 上升方面并不明显。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13],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经皮给药的形式[14],通过腧穴和药物的双效作用,用来防御和治疗疾病[15],是现代经皮给药系统的一种形式[16],将药物作用于皮肤黏膜上,通过局部体表进入循环系统,从而产生对人体的治疗作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17],是将安全电幅的脉冲电流通过穴位周围的皮肤进入人体,结合了电神经刺激疗法与刺激腧穴疗法治疗疾病的一种现代新型的治疗手段,克服了口服中药中成分复杂性和针刺具有疼痛和创伤性等缺点,具有安全便捷、实用有效的特点。今后可以将它的治疗范围进行逐渐扩大,研究方向也很有空间。

穴贴理疗仪综合了经皮穴位给药技术与现代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可以更有效的刺激腧穴,促进穴位对药物的吸收。穴位贴敷治疗仪能为原发性失眠治疗提供新思路,还是传统贴敷结合现代科技的一种创新疗法,有利于推动穴位贴敷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治疗期间治疗组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远期疗效还有待提高。临床上失眠患者大脑神经递质改变的影响急需研究[18],从脑神经递质方面进一步探讨失眠的机制,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匹兹堡氨基丁酸神经递质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氨基丁酸对畜禽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真空处理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灰菜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研究
医疗产业与城市复兴:美国工业城市匹兹堡的转型之路
怡神助眠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7.0 T MR γ-氨基丁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的新技术研究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