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析薪,善于分解

2021-03-22 02:41唐惠忠
初中生写作 2021年3期
关键词:风度廉颇蔺相如

唐惠忠

评判一篇议论文的优劣,主要看它能否以理服人,用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折服读者,提高人们的认识,指导人们的行动。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说,作者论辩问题,必须依照事物原本的道理去剖析是非,辨明曲直,这样才能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使问题迎刃而解;就像劈柴,只有依照树木的自然紋理下斧,才能斧到薪裂,事半功倍。

中学生写议论文,要学会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可以说是作者运用思想的手术刀,将中心论点进行切割、分解的产物。如何提炼适当的分论点呢?首先,要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这是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也是防止犯偷换论点、转移论题等错误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应着重掌握以下几种提炼方法:

一、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有关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示例】

题目:说“自律”

中心论点:自律既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又是一种锻炼好品质的方法和手段。

分论点:①自律首先表现为自爱,自爱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自律又表现为自省,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改正自身错误;

③自律还表现为自控,自控即自我控制,就是对自己进行监督、引导和催促。

二、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指分论点,“果”指中心论点,即在明确中心论点(果)之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示例】

题目: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心论点:为什么“苦寒”而能生香?

分论点: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三、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二是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先看正反对照分析。

【示例】

题目:昨天·今天·明天

中心论点:昨天已成历史,适当地回顾是必要的,但那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今天和明天工作更顺利有成效。明天是希望,是我们追求的方向、目的,不展望未来就会失去信心、方向和动力。但未来的美好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所以重要的是抓住今天,珍惜今天的分分秒秒。

分论点:①有的人沉溺于昨天(或自傲于昨天的成功与辉煌,或悲伤于昨天的失败或苦难);

②有的人则老是幻想明天(或幻想有朝一日成为伟人、富豪,或把什么都留待明天);

③但更多的人则注重今天,珍惜今天,他们终于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再来看一分为二地分析。

【示例】

题目:模仿是成功的第一步

中心论点:名家的经验之谈无不说明:模仿是成功的第一步。

分论点:①模仿并不对人有害,反而有助于人的成长;

②模仿并不对文学有害,反而有助于经典的诞生;

③当然,模仿也不是全盘吸收、一味雷同,还应充分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并积极调动创新思维。

四、条件分析法。在这里,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途径”“措施”。

【示例】

题目:学会欣赏

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分论点:①以心为船,学会欣赏别人要宽容大度;

②以心为梯,学会欣赏别人要虚怀若谷;

③以心为镜,学会欣赏别人要对比自警。

五、设疑分析法。即面对论题提一些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由此列出分论点,然后再进行筛选。

【示例】

题目:说风度

中心论点:风度,不仅仅是美好的举止和姿态,更是因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在言行中表现出的一种风姿与魅力。

分论点:①风度,并不浮于表面,它是铁骨铮铮的勇士凝结于眉宇间的那股英气,是善意的微笑带给人的如阳光般的温暖;

②风度,伴随着品质、精神而存在;

③在欣赏他人风度的同时,我们更应着力培养自己的风度。

【时文示范】

勇于“不敢”

◎缪舒瑾

众所周知,敢,是一种勇气。然而,有时候“不敢”也是一种勇气,而且是一种更富有智慧的勇气。

这种“不敢”,是一种冷静。《论语》中有一段故事,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倘若要行军打仗,你会选择与谁在一起呢?孔子说,那种两手空空去打老虎,没有准备船只就贸然涉水而进的人,我不会和他在一起。孔子赞成的态度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个“惧”,强调的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图一时痛快,不盲目“拍板”,不急于求成,而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有这种冷静的态度,才能远离浮躁,脚踏实地。

这种“不敢”,是一种远见。司马迁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与蔺相如争功,要当面羞辱蔺相如的时候,蔺相如一见到廉颇的影子就躲开,在路上见到廉颇的车队,立刻就从小巷子里绕走。以致随从都觉得他害怕廉颇,觉得丢人,向他辞职。而蔺相如说,我怎么会害怕廉将军呢?那是因为强秦在侧,虎视眈眈,一旦将相失和,则给人可乘之机。“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这番肺腑之言,不仅感动了廉颇,更是启迪后人:心中要有大局、有全局,而且自觉维护大局、全局。

这种“不敢”,是一种自律。古人说得好:“于公勇,于私怯。”所谓“于私怯”,说的也是“不敢”,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自律。对待自我,不敢膨胀,不敢张狂,不敢越线,这些“不敢”归结起来,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敢忘本。不论身为何职,不可狂妄自大;不论身在何处,不可言行不一;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本色不变。心中高悬“自律”这把剑,必当俯仰无愧。

当然,这种“不敢”,与庸人的畏首畏尾、临阵而退的怯懦绝不相同。

(选自《人民日报》)

【点评】

这篇短论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开篇提出“有时候‘不敢也是一种勇气,而且是一种更富有智慧的勇气”,其立论新颖别致;然后紧扣“智慧”,通过“概念分析”,从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结尾总结全篇,点明“这种‘不敢,与庸人的畏首畏尾、临阵而退的怯懦绝不相同”。行文中旁征博引(引证、例证俱佳),对事例的剖析则言简意赅,读来启人心智、令人信服。

【请你演练】

请以《学会低头》为题,试列出议论文的分论点。

参考

中心论点:“凡是超过三尺的人,要想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苏格拉底一语道出了智者的处世之道:学会低头。

分论点:①学会低头,是一种与人相处(或“化解矛盾”)的智慧;

②“低头”,可以是一种“蓄势”的方式,目的是“待发”;

③学会低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收篇:低一低头,多一点儿坦然与气度,少一点儿清高与固执,或许眼前的“小门”,通向的正是明媚的春天。

猜你喜欢
风度廉颇蔺相如
风度
负荆请罪
忠诚老将廉颇晚年“背叛”赵国
将相和
风度
负荆请罪
死亡压力下的尊严和风度
负荆请罪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
美与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