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商科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究

2021-03-22 02:29钱媛
今日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商科通识人力

钱媛

将新商科理念与教育事业结合后,让很多在校学生的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能应用的平台很大、师资力量较为强大能为学生带去非常丰富的教学课程。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课程正在积极尝试融合大商科实地教学与实践,积极建立并创新认可人才培养模式。“新商科”的应用充分利用并共享了现有商科教学与经营资源,同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接受对应模式教学提升能力,从而决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课程实施体系,结合性提出对应保障措施。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推动下经济扩张态势已经正在积极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落成,在此情况下经调查发现经济的带动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人员创造的劳动力价值,诸多大型或小型的企业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需要越来越多的职员,而高质量人才的加入直接影响着企业所能创造的价值和长远发展性,故而做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使其适应企业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而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状况,很多企业经营不善很大方面和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息息相关,能有序处理企业的人员配置状况的人员较少导致无法将每项工作高效率落实,而企业其所围绕的轴心就是“工作”,不能完成此目的便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对此,为改变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稀少现状,社会正在和教育事业合作积极培养在校本科学生完成应用性本科管理课程完善和构建。对此诸多高校决定顺应新商科理念的推广应用,将其本科人才管理课程做整合完善,培养出高质量本科学生回应社会、面临经济所带来的挑战。推动市场进入互联互通、消费升级、经济共享的3.0时代,最后回归线下发展。

一、新商科的内涵

“新商科”的出现属于是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重组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且“新商科”是在“新文科”理念下开展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新概念。新商科的出现打破了和经济、管理学科之间原本存在的知识壁垒,主张遵循商业文明结合新金融思想服务于现代生活。通常以本科商业统计、经济学、管理学等为主要课程平台建立点,从而融合专业共性突出专业性大学科体系。师资主要体现各个分院教师的资源共享,从而兼并商科课程共同建设,让每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都能享有商科教师的教学成果。实现“1+1>2”的课程培养体系致力于打造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能力要求

(一)通识和专业知识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为工商管理其一专业,学生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若要提升综合能力,要掌握的关键便是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包含人力资源的分配管理、通识类和管理经济类的基本能力。其中通识教育有人文艺术课程、经济社会分析课程、健康体育课程、计算机等,目的在于让本专业学生能在从事不同层面的人群中拥有公正、有通识的价值观。而要培养学生经济管理类的工商通用能力,可以通过建设实践类的活动课程与平台在线课程,让学生完成现今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复合需求,掌握最新管理学基础、微观、宏观经济观察能力、公司经营法和财会管理基础学等。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指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可消化人员的招聘安置、人力资源合理分配、薪资规整、工作绩效考核、人员培训以及各类型的项目开发和经营,熟知劳动法、工作状况和劳动法的关系。培养中倾向培养本科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掌握通识完成通转结合。

(二)实训和实务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的培养主要基于办学定位开展,所以本科专业下教师在实践教学课程要重视起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新商科下管理专业教学要点,成为适应社会现状和变化且自身综合能力较强的、有竞争资本的优秀高素养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故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工作的开展会专注四个能力,让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完成应用型的塑造,具有全面人才培养的办学基础使其掌握文字知识的同时能贯通应用实务性操作,拥有适应各个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内容的基本能力。其一,应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措施和根本,可以全面采用此管理知识来组建可参与活动。其二,能够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分析研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其三,经过实际操作的培训和训练,从而在切实操作中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经验。最后,要拥有能快速众多人力资源信息和相关衍生数据的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时,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展现出高校办学特色以及学科特色,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的准确。处于新商科背景下的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出职业素养较高的人才,并且本科生还要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学等内容,懂得如何进行人才评价、人才激励,最终让其能够胜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成为一名优秀、合理的领导者或者是管理者。

(二)完善课程体系

在进行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根据新商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合理设计本科专业的教学,从而让其教学质量能够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对于新商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工作来说,应当将其设置为选修与必修两个部分。

1.必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必须进行必修课的学习,一般情况下来讲同一专业的学生,他们所学习的必修课课程一致,学生只有修完所有的必修课才能够顺利获得毕业资格。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能够获取自身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让其综合素养得到根本提升。新商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应当将通识与专业知识相整合、创新与传统板块相整合、技能与理论知识相整合,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在设置具体课程时,还要涵盖商科平台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产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应涵盖体育类课程、思政类课程、外语类课程等。而商科平台课中需要拥有管理学、金融与会计、商业统计分析等内容。专业方向课需要将人才管理思想当作主要内容,并打造出人才发展、人才激励、人才评价等知识内容,从而让这些教育点改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彰显出新商科背景下人才资源管理专业的全面性,满足当下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并且,在进行专业课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始终把就业以及行业发展当做主要导向,注重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市场调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认知自身的能力发展,把握好现如今行业发展的趋势,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2.选修课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选修课需要展现出其自主性,不仅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出符合心意的课程。此外,选修课有着学分要求,只有学生完成相应学分才能够得到毕业资格。选修课属于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渠道,可以发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商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修课应当包含多种内容,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技能,进而达到智能化发展、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协同其他部门完成工作,让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所提升。通识选修课程建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拥有沟通流畅表达、创新思维、结构性写作等能力,能理性看待问题。人文审美课程包含要学习中方、西方礼仪和差异,理解社会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关联,同时掌握人文艺术来独特培养人力资源类學生面对此的独特审美能力。同时设立了未来科技类全球文化发展和文明商业建设理念的课程包括未来信息化建设方向和智能化发展蓝图,带动学生未来人力资源管理新思想建设的空间。再者,商科选修课程还应包括市场营销、贸易学等,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让其实际工作后可有能力和其他部门间能合作,协力推动所属企业长远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很多企业人才竞争力在加剧,人员的增多虽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生产力和经济利益,但管理不善也会导致企业沟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果不到位造成生产效率“减速”、“停滞”的现象。很多单位亟待解决此种不良状况,故而对于新商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上投入良多,不仅仅做到简单的扩大商科范畴来增加专业学习课程的类别,而是完成在此思想指导下,完成学院、专业融合、不同学科的横跨做好本科学生教学培养和商业共建,从而组成一套能适应工商学科连接社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商业发展特色的、专业共性的大学培养体系,能突出此专业的特殊性专业学科,最终帮助未来社会诸多企业可在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持续发展。总而言之,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未来依靠,做好管理培养来保证人才有序工作、最大化价值发挥,满足人力资源部门建设需求才能丰富企业发展瓶颈期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中长期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新商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XJG-18-27-4。

猜你喜欢
商科通识人力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有趣的动物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人力旅行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