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求知

2021-03-23 05:06武诗宜
清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瓶流程图现象

文_武诗宜

案例:教师通过用水瓶制作的“鲸鱼”喷出水的现象进行趣味导入,幼儿觉得这一现象特别神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将材料准备好,放在桌上,让幼儿自我探索。幼儿探索了很久都不得要领,于是教师展示了非常清晰的流程图指引他们探究。最后,幼儿还是停在了怎么喷水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直接给幼儿再次演示了一遍,幼儿很快学会了。

分析:幼儿对身边奇特的科学现象非常感兴趣,教师演示了“水瓶鲸鱼”的玩法后,幼儿就踊跃地开展实验,探索如何成功地制作“水瓶鲸鱼”。但是由于年龄限制,幼儿经常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实验材料,此时幼儿的探索兴趣就会衰减。教师及时出示流程图,引发幼儿新一轮的思考,让幼儿感受到了每个材料的具体作用,实现了在探索中求知。

影响幼儿科学探索的主要因素

第一,家庭环境。现在的家庭中,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家教比较看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现象。如在幼儿洗手时,家长会告诉幼儿水能冲刷污渍;在幼儿喝水时,家长会告诉幼儿喝水能让身体更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幼儿的成长打下了基础,幼儿能掌握一些关于常见物体的基本特点,更有利于园中活动的开展。

第二,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幼儿几乎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当一个幼儿出现好奇心时,往往会带动其他幼儿的探索欲望,整个班级的气氛都会活跃起来。幼儿园为幼儿创设轻松又愉快的氛围,能让幼儿更积极地在探索中发现新奇的“小秘密”,在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会愿意探索更多不同的奥秘。

第三,主观因素。幼儿本身年龄较小,认知水平不高,思维、情感等各方面的发育都不完善,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和现象都充满好奇心,愿意去探索。幼儿对科学活动非常感兴趣,流动、沉浮、气压等科学现象对幼儿来说都是新奇有趣的现象。

引导孩子科学探究的方法

家园共育,观察自然。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联系家长,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教育能力,从家园两方面引导幼儿,让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探索发现生活中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小秘密”。家园合作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引导家长在空闲时间与幼儿共同欣赏美丽的大自然,让幼儿在欣赏中发现一些自然现象,探索自然现象后的“小秘密”。在幼儿探索错误时,不要阻止幼儿,而要观察幼儿,让幼儿自我纠正。科学探究就是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经历了失败,幼儿在成功时获得的成就感也会更强烈。但当幼儿在探索中出现威胁生命健康的行为时,成人需要及时制止,避免意外发生。

关注社会性发展,促进合作。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处教育契机,给幼儿提供沟通、交流、合作的机会,如分组探索、合作实验等方式,让幼儿通过帮助他人共同完成实验,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发展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在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方面获得发展。

提供条件,营造氛围。教育工作者需要为幼儿营造温馨、良好的氛围,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考虑幼儿的年龄、幼儿的利益、幼儿的发展需要,合理营造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探索和创造。教师要投放具有层次性、适宜性、趣味性、生活性、动态性、时效性的材料,确保即使幼儿反复失败材料也足够,让幼儿放开手,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各种材料的用法,发现每个材料的不同作用,为今后更多的科技探索活动做铺垫。

观察引导,热心鼓励。科技活动注重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应该在活动中大胆地使用各种工具去探索、去发现,感受各种工具的不同使用方式,发现各种奇异的科学现象。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教师应帮助幼儿感受发现的快乐,让幼儿敢于发现、乐于发现。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探索、实验情况,在幼儿活动时,巡回观察。当幼儿遇到能力不足以解决的困难时,教师需采用合理的方式介入,如像案例中一样,展示清晰的流程图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具体操作,或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思考解决方法等。

总之,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感受并为他们服务,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特长,了解幼儿的想法,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在幼儿遇到突发状况时,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借助同伴的力量,及时用适当的方式安慰幼儿,在不伤害幼儿自尊心的情况下合理地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水瓶流程图现象
云的识别指南
迷宫弯弯绕
第四章光现象
折叠压缩运动水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流程图学习指南
星座宝贝
宝瓶里都藏着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