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在老年下肢骨折麻醉中的价值及作用

2021-03-24 19:28夏姿询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老年并发症

夏姿询

【摘要】 目的:探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在老年下肢骨折麻醉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实施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观察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指标、生命体征及VA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见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 MAP、HR、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结束时、术后6、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使用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减轻疼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 布比卡因 麻醉方式 下肢骨折 老年 并发症

Value and Role of Bupivacaine in Subarachnoid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Lower Limb Fractures in Elderly/XIA Zixu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36): 0-0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and role of Bupivacaine in subarachnoid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lower limb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Method: A total of 128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treated in Jiamus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Bupivacaine subarachnoid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anesthetic effect, complications, anesthetic indexes, vital signs and VAS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 The excellent rate of anesthes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ffective time of anesthesia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osage of anesthetic drug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P, HR and RR between two groups at 30 min after anesthesia (P<0.05), 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O2 between two groups at 30 min after anesthesia (P>0.05). The VA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at the end of surgery, 6 and 24 h after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Bupivacaine subarachnoid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and less complications,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vital signs and reduce pain, it has high safety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Bupivacaine Anesthesia mode Lower limb fracture Elderly Com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Jiamus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2,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36.012

临床研究表明,老年人受到身体机能衰退和骨质疏松等的影响,其下肢骨折发生率可高达31%[1]。现已成为骨科常见疾病,而这种疾病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受到老年患者自身的影响,不管采取哪种麻醉方式均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老年患者实施麻醉容易造成组织循环异常,抑制呼吸功能,进而增加手术风险,不利于术后康复,所以也对麻醉方式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布比卡因作为临床一种常见药物,其麻醉效果显著,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采取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2]。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患者采取这种麻醉方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沟通良好;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③符合相关手术指征。(2)排除标准:①脊柱畸形;②手术耐受差;③凝血障碍;④穿刺困难;⑤药物麻醉禁忌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取上侧卧位,在L1~2实施穿刺,将硬膜外导管放置妥当,然后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388,规格:10 mL︰0.2 g)4 mL,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间断注入。研究组,患者呈上侧卧位,于L2~3实施穿刺,完成后待脑脊液回流顺畅,将布比卡因(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570,规格:5 mL︰37.5 mg)5 mL与注射用水2 mL混合进行注射,然后拔出腰针,放置硬膜外导管,叮嘱其呈向上侧卧位维持8 min,然后实施手术,术后实施抗感染治疗。两组均密切观察各项指标,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效果评定: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出现疼痛情况,手术进展顺利为优;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微疼痛,但能承受,手术也可顺利进行为良;患者不能忍受疼痛,手术中断为差[3]。优良=优+良。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寒战。(2)比较两组麻醉指标。(3)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应用呼吸健康测试仪检测,心率(HR)应用心電仪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则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4-5]。(4)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24 h的VAS评分,满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重度痛疼[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61~75岁,平均(68.1±2.8)岁;手术类型: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22例,髋关节置换2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19例。对照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62~74岁,平均(68.2±2.7)岁;手术类型: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23例,髋关节置换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17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字2=9.137,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12.671,P<0.05),见表1。

2.3 两组麻醉指标比较 研究组麻醉见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麻醉前、麻醉后30 min生命体征比

较 两组麻醉前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 MAP、HR、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两组麻醉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结束时、术后6、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下肢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通常伴随心脑血管疾病,其身体承受能力较差,所以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7]。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何种麻醉方式对稳定其生命体征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这是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明显衰减,机体对各种麻醉药物的消除速率明显降低,如果出现阻滞不全情况,就需要实施静脉用药,容易对循环呼吸产生较大的干扰,进而增加麻醉风险[8-9]。以往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其存在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势,而且其在麻痹交感神经的同时,还会提高血管扩张量,明显加快血液循环,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10]。但是这种方式见效较慢,导致有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仍然存在疼痛感,使得疗效不甚理想,而且大量应用麻醉药物术后会出现多种呼吸性的并发症。临床研究显示,蛛网膜下腔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局麻药的效果,可以显著减少药物用量,稳定生命体征,不会再次造成创伤[11]。

在选取麻醉药物时,布比卡因效果显著,其对老年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可以合理控制药物剂量,而且见效时间也较快,经过注射后不需要对其实施特殊处理,药物经过机体代谢后可以自行缓解,安全性较高[12-13]。同时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下可以发挥出布比卡因的优势,在给药时对老年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小,显著缩短麻醉潜伏时间。临床研究表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不会损害机体的肌肉组织,可松弛肌肉组织,减少血液循环对老年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14]。另外,这种麻醉方式操作难度也较低,经麻醉后可以加快下床活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而促进其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应用在手术过程中全方面考虑了麻醉穿刺点以及药物应用剂量等,可以显著减少药物应用剂量,有效避免对其循环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药物快速见效,老年患者也不会出现疼痛严重的情况,促进手术顺利开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见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快,其药物使用剂量也较少。这种麻醉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不会影响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2)避免单纯应用布比卡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17]。而且与单纯使用布比卡因相比,复合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方式见效更快,延长术后镇痛时间,还不受手术时间限制,利用硬膜外导管来增加需要使用的药物剂量,可有效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18]。值得注意的是布比卡因容易引起心血管毒性反应,所以在应用这种药物时需要控制控制在合理浓度范围之内[19]。

如果在硬膜外麻醉中使用麻醉药物较多就会滞留于蛛网膜下腔,影响循环功能的同时,还可抑制呼吸,增加手术风险。因老年患者的肺功能逐渐衰竭,所以在治疗中不能应用全麻,防止影响其术后康复[20]。现阶段,临床应用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方式在使用中可以更好地控制剂量,快速发挥麻醉作用。同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抑制不良刺激向中枢神经传导,显著减轻应激反应对老年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利于稳定其生命体征。研究表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可以促进老年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几乎不会干扰机体血流循环,通过控制麻醉剂量可以避免血流动力学出现波动,稳定生命体征[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麻醉后30 min MAP、HR、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能发挥较好的镇痛作用,抑制脊髓伤害性刺激,而且还可以抑制术后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22]。这种方式利用硬膜外导管可以控制麻醉药物剂量,能够实施术后镇痛,可有效避免麻醉时间较短造成手术中断情况,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布比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多应用于外周神经和硬脊膜外阻滞中,这种药物的心脏毒性比较低[23]。同时麻醉体位也可以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患者呈向上侧卧位可以显著减轻体位摆动对其产生的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结束时、术后6、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该麻醉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概率较高,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且在麻醉时还需监测其呼吸情况,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使用布比卡因蛛網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减轻疼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冰,张越伦,唐帅,等.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3):216-219.

[2]陈玉芬,李俊清.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138-140.

[3]李金宝,张建海.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精准麻醉[J].上海医学,2019,42(9):16-19.

[4]王丽萍,季中华,任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6):18-21.

[5]杨雪刚,陈小红,程远.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疗效和康复效果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3):618-619.

[6]冯文广,姜伟,宋国军.腰硬联合麻醉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9):100-103,107.

[7]刘涛.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1):128-129.

[8]孙召军.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比较[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4):97-98.

[9]苗红玲,刘钟珊,闫小强,等.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5):62-63,67.

[10]孟婕妤,时炳江.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6(4):331-334.

[11]陈栋,曾朝阳.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20,5(4):49-51.

[12]何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意义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5):34-35.

[13]张朝庆.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6):44-45.

[14]张得玺,张得娟,黄丽丽,等.联用小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和枸橼酸芬太尼对接受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4):88-89.

[15]刘春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3):147-148.

[16]郭辉.椎管内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1214-1217.

[17]鲁娟,贾曼,金文姬,等.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4):288-290.

[18]彭春潮,吴婧文,光文辉,等.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2):73-76.

[19]马晶晶,武淑晶,邓立琴,等.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的优化策略: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侧腰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9):1109-1112.

[20]袁昊龙,王志刚,贾龙,等.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11):959-965.

[21]陈哲,林红,王芳,等.血清纤维蛋白单体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效能[J].山东医药,2020,60(6):80-82.

[22]孙光梅,刘姚珍.地佐辛预处理对老年下肢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6):3448-3451.

[23]宁贤友,张浩宇,郭文,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麻醉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2):25-27.

(收稿日期:2021-10-12) (本文编辑:程旭然)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老年并发症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