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尝试

2021-03-24 11:23李忠娜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社会责任责任意识

李忠娜

[摘   要]化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提出了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应以化学课堂教学为载体渗透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切实培养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教师从以化学史为素材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情操、以实验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以综合实践为契机提高学生的科学决策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尝试。

[关键词]社会责任;初中化学;责任意识;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62-02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化学课程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一,内容包括: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中个体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无数个体的合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社会责任感就是为了集体肯出力,并愿意多出力。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但初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初中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必将履行一部分社会责任。

然而,当代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太强,在化学学科上的表现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有不少学生明确表示进入高中后不会选修化学。他们简单地(也可以说是错误地)以为是化学导致环境恶化,化学有毒、有危险;他们还认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单个人的努力对环境的好转起不了什么作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比如铺张浪费、乱抛垃圾等。“立德树人”已经迫在眉睫,学科教学必须注重德育渗透,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尽快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如下三个方面对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以化学史为素材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情操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化学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无数的仁人志士献身于化学科学研究事业,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恩格斯这样评价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科学发展的使命。化学教学应该通过发挥化学史中人物榜样的激励作用,树立学生学好化学、用好化学、用化学知识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明确学生的化学学习责任与使命,提升社会责任感。

比如,九年级《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这一知识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先生的事例引入课堂。侯德榜先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研制出既经济又环保的制碱方法。面对德国高价收购技术专利的诱惑,他不为所动,心系国家和百姓,投身科研和实业,为国家的民族资本发展以及化学工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化学史中杰出化学家的事迹,受到情感的冲击,会想继承前辈们的科学精神,励志学好化学知识、用好化学知识,树立投身化学科学研究的理想与信念。

二、以实验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形式,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始终。初中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常用化学试剂,如浓硫酸、盐酸、苯酚等酸性腐蚀品,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腐蚀品,白磷、重金属盐等有毒品,硝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氧化剂,钠、酒精、镁条等易燃品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保存、取用或操作不当,很容易引发危险。同时,化学实验过程中也存在某些不稳定因素,一旦操作或处置不当也容易引发危险,轻则导致环境污染,重则造成人身伤害。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规范性操作,既要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负责,又要确保实验安全,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改进,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如关于浓硫酸的稀释,笔者在一个培养皿中倒置一个饮料瓶瓶盖,向瓶盖中加入少许浓硫酸,再在一个漏斗口部的内壁均匀分散地贴三张蓝色石蕊试纸(尽量靠近接口处贴),将此漏斗倒扣在培养皿中(瓶盖处于中间位置),用一支较长的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水插入漏斗的导管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水滴入浓硫酸中。当学生看到飞溅的液滴使試纸变黑,用手触摸漏斗外壁有发烫感,他们自然会意识到这种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体会到“浓硫酸泼熊”是多么的残忍。再如,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3页第三章第一节“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中,采用的是大烧杯,由于用烧杯所取的浓氨水的量比较大,从打开浓氨水试剂瓶,到倾倒浓氨水,再到实验结束的药品处理,操作人整个过程都要被动地吸入氨气,可谓痛苦至极。笔者借鉴同行的经验,改用两组带橡皮塞的Y型管进行实验,同时还进行了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对比,改进后的实验既减少了污染,又减少了材料损耗,达到了良好的环保和节约效果。

三、以综合实践为契机提高学生的科学决策能力

化学与社会、环境以及科技均具有紧密的联系,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问题,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问题的有效渠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深刻,情感体验更丰富,能够感觉到人类与自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树立积极的公民道德情感,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学好化学知识并将其服务于生活。

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环境污染的防治》这一章节的学习为例,要使学生获得保护生态的强烈情感共鸣,教师就不能将化学教学局限于教材与课堂,应该开展深入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获得直接而真实的调查数据,产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道德认知,继而启发思维,深入探讨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的有效对策。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开展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及防治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开展几次调查活动。学生通过直接的视觉、嗅觉进行观察与感知、到气象部门开展对空气PM2.5监测的研学活动、用pH试纸测量雨水的酸度,感受空气污染问题的严峻;通过观测未经有效处理的工业污水以及居民生活废水的排放,抽样监测被污染的河水中的有毒物质以及化肥与农药残留,认识到水污染程度已经触目惊心;通过观测垃圾回收站的不当归类与处理、收集土壤中随意处置的废电池与有毒塑料等,认识到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迫在眉睫……学生通过丰富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它与每个公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要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更获得了情感的熏陶,他们的公共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意识、科学决策能力等均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化学物质本身没有过错,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用法是否得当全在于人。将化学知识用于对人类有益的方面还是有害的方面,取决于人的意念。我们不能责怪无生命的化学物质,也不能怪罪制造这些物质的化学家和生产者。当今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恶化,是人类忽视了发展应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得不依赖化学来进行处理,如污水的处理、汽车尾气的处理、化工厂废气的处理等。食品问题的出现,如人为地添加不该添加的物质,是黑心的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而引发的,这不是化学的错,而是人的利欲熏心。公民社会责任心的增强,一方面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能让人积极抵制对环境的破坏,参与环境整治。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师要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目标维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责任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让社会责任的道德准绳时刻约束与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树立自觉学好化学知识的理想,在实践中注重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服务生活、保护生态,让化学更好地造福自然和人类。教学仅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传承科学发展、和谐、可持续的价值观念。

在启蒙阶段,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从制度设计出发,社会、家庭、学校协同教育,对现有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失问题进行反思和整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在化学教育中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而也会对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许乃义.培育初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化学物质与健康”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12):48-49.

[2]  杨俊峰.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7(3):60-62.

[3]  郑明贤.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培养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35):177-178.

(责任编輯    黄诺依)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社会责任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