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特色及启示

2021-03-24 11:22詹益全
职业·下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国

詹益全

摘 要:教育治理问题日益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英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最新文件要求,指出职业教育要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可为,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加快职业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利益相关者治理能力,加强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匹配管理等。

关键词:英国    职业教育    治理体系特色

一、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21世纪以来,“治理”这一概念在国内学术界逐渐受到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其治理体系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指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应该由治理架构、基本制度、法律政策保障、評价与监测四个方面组成。

二、英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特色

(一)政府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发展

在政府统筹层面,英国教育部、商业与技能部分别承担着全国职业教育的决策、管理功能。同时对职业教育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比如行业协会、监管机构等进行统筹协调,以此推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学校拥有很大自主权,如有决定本校课程的权力。政府的系列干预,不仅包括对学校的放权,还包括规范职业教育框架,以及规范岗位培训和国家资格证书,引导青年人走上学徒培训的职业生涯。

(二)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职业教育运行

现代学徒制是英国职业教育的亮丽风景。现代学徒制的利益相关方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雇主、教育实施主体、学徒、服务机构五类,各相关利益方在政府的统筹下,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独立自主地工作,各司其职又互相制约,较好地保障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此外,英国设立的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在信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变革中,为学生、雇主和学校、用人单位搭建了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三)学生生涯发展管理路径通畅

5?16岁是英国义务教育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可以在学术和职业两条路径中进行选择。学生如果愿意从事理论研究学习,可以走学术路径,读A-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最后进入学术型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生如果希望学习职业技能尽早工作,则可以走职业路径,选择职业教育进入全日制继续教育学院(相当于中国的中职和高职)学习或者选择非全日制的学徒制学习方式,每周只需要在学校学习很短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在企业进行工作或技能培训。

(四)职业资格标准管理贯穿学生职业生涯始终

为规范职业资格标准,建构职业教育体系,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逐步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2000年,英国又构建了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体系,把高等教育的各种证书汇集于一体。2004年,英国进一步将这两个框架整合,形成英国国家资格框架体系,该体系具有明显英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为了能全面反映学习者和行业企业需求,切实提高学习者技能水平,达到促进英国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目的,英国国家就业委员会发布了《引导英国到2020年成为世界级技能强国的路线图》以及《英国技能战略》。

(五)多元化教育投资推进职业教育管理提升

英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投资体制多元,这为职业教育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多方面开展职业教育经费改革,由政府设立职业教育基金会,负责制定资助评分标准并进行评估;除直接给职业学校拨款外,英国政府还给培训与企业协会拨专款,对职业教育利益相关方以资金管理的方式加强管理;通过多项政策和立法,保障新型教育财政体制,拓宽经费筹集渠道形成多元投资体系。

(六)与时俱进的法律制度保障职业教育顺利实施

156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工匠、徒弟法》,被视为国家干预的典范。1601年颁布《济贫法》,将穷困儿童纳入学徒制中。1889年颁布《技术教育法》,将职业教育以法律形式正式纳入学制,1909年和1910年相继颁布《职业交换法》和《职业选择法》,1913年颁布《技术学校条例》,1964年颁布《产业训练法》,1973年颁布《就业与训练法》,1986年发布《教育与培训并重》白皮书,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之后,英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英国政府于1993年实施现代学徒制计划。以上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有效地保障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英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万变不离其宗,我国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党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2.加强师资队伍师德师风管理工作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用言传身教来塑造栋梁。所以,师德师风是评价师资队伍素质水平的第一标准,职业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全过程,确保建设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素质够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

3.加强学生意识形态管理工作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要时刻将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要培养政治素养过硬、意识形态正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要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载体,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建构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劳动观。

(二)加快职业院校现代化体系建设

1.搭建职业路径与学术路径立交桥

贯彻教育公平的原则,让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通道尽快打通;搞好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学业成果的认定、积累和互换;探索通过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的方式,实现学业成果的大数据化,拓宽技能人才持续成长的通道;为技师学院纳入高职序列增添动力。

2.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指引机制建设

积极组建由政府官员、行业协会专家、职教专家等组成的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发展指导咨询委员会,地方可以根据地域特色组建地方的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包括职业教育的规划发展、院校考评、校企合作指导和监管、教学改革指导、教学评估等工作,以上工作每年向政府提交评估报告,并适度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创新职业院校教育管理

职业院校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创新发展,主动对接用人单位,在新时代的大发展中取得更大成绩。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師待遇,吸引更多有工作经验的高水平技能人才充实到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及时进行专业更新,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更新教学教材,加强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规范,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4.加强人才培养全过程监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构建行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家长等参与的社会评价体系。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持续更新并推进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教学标准的建设与落地实施。

5.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政策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保护力度,同时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和资金投入要求;在资金管理上,进一步调动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和职责,扩展社会投资渠道,增加教育经费来源,形成共育职业人才的社会风尚。

(三)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利益相关方治理能力

1.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职业资格标准

由政府主导,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并定时进行更新和调整。加大行业协会在职业资格标准中的话语权,严格按照职业发展、技能需求确定职业标准框架,确保职业框架来源于行业企业。

2.将职业标准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

将职业标准贯穿并落实到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专业教学之中,真正做到以用人单位为导向,从人才供给侧深入改革,改变我国目前存在的教育技术滞后于企业发展、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

3.加强职业资格过程监管

英国的职业资格监管贯穿职业教育始终,岗位培训和国家资格证书由政府统一监管,这是英国职业教育职业资格的一大优势,但英国的职业资格也存在证书种类繁多、证书泛滥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相似问题,我国在今后的技能等级认定、“1+X”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职业资格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监管,加大资格审查力度。

4.规范职业资格考评质量管理

加大学生职业资格考评的严肃性,改革职业资格考评方式方法,加大行业、企业人员在职业资格考评中的话语权,确保职业资格证书企业认可度,杜绝之前存在的考证容易、证书含金量低的现象。同时注重职业资格的再审查,杜绝一“本”万利,督促职业人员的学习更新,与时俱进。

5.建立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积极构建评价组织,该评价组织一方面要在体现国家意志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职业标准更新,促进国内职业标准对接国际先进的职业标准;另一方面,负责统筹实施职业技能评价、考核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行业协会、企业要积极配合评价组织开展技能评价或认定工作。

(四)加强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匹配管理

1.构建校企合作监管机制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开展形式包括订单班、冠名班、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在校企合作项目开展之始,要构建责权明确的监管主体,由行业协会为合作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由企业和学校针对合作班级共同开发专门的课程体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安排师资,加强对合作班学生的技能培养、企业文化学习及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以此确保校企合作项目全程处于有效的多方监管之中,为企业培养需要的技能人才。

2.加强校企合作执行监管

要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对校企合作项目运行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和监督;其次,通过资料收集、表格填报、走访座谈等形式,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履约情况;最后,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校企合作网络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合作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共享。通过一系列的动态监管,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可以根据监管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达到更有深度的合作。

3.加强校企合作后期监管

为了确保校企合作项目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校方和企业应当做好学生后期的监管、指导工作,特别是做好学生毕业后3年内的跟踪辅导,后期收集分析的数据也可进一步反馈到校企合作项目之中,促进校企合作项目不断改进,良性发展。

4.积极组建地方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

在政府指导下,组建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人员、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管理专家、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社会团体等人士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为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各种咨询意见。同时,负责对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校企合作等开展评估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占山.加快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J].职教论坛,2014(13).

[2]肖凤翔,贾旻.协商治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

[3]庄西真.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起点与内涵[J].江苏教育,2016(2).

(本文作者系广州市技师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英国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