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妹子科普博主心仪“跳舞菌”

2021-03-24 11:23茅冠隽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木耳博主科普

茅冠隽

在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强调航拍、宏观、大尺度的时候,29岁的周晴烽却反其道而行之,在镜头前装上放大镜,专注于拍摄一种常被忽略的生命——菌物。在她的延时摄影镜头里,各种各样的真菌、黏菌仿佛是会跳舞的“小精灵”。

在抖音、B站等平台,周晴烽的原创作品很受欢迎。作品“火”了之后,周晴烽索性辞去工作,每天专心拍摄,和各种菌物打交道。“世界上有很多菌物,根本拍不完,也拍不腻。任何事情只要做到极致,生计问题就不用操心。”

周晴烽是湖南常德人,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原先在上海一家医药企业工作。数年前,周晴烽迷上了观鸟。一次机缘巧合,她从朋友的相机里看到一种奇妙的生物,由洁白经历淡红、深红、黑色,最后变得绚丽多彩。这就是黏菌。周晴烽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下子就爱上了。

2015年5月的一天晚上,周晴烽带着手电筒在她工作、生活的园区夜游,结果发现了一种不到1毫米长的小东西,白色,有点像鼻涕虫。“我研究了好久,才知道这是黏菌的一种,叫鳞钙皮菌。”那天,她把鳞钙皮菌的照片发到微博上,这是她后来成为科普博主“曳尾菌”的开端。为了更好地拍摄和研究,周晴烽在自己的“密室”里放了各种微距镜头、光学显微镜、灭菌器、培育器皿等。在那里,她看到各种各样的黏菌,如棍棒状的鹅绒菌、会“越狱”的多头绒泡菌、像黄色挂面的煤绒菌……

周晴烽最常去的地方是浏岛,岛上保留着上海最北的一处野生动物栖息地。在那里,周晴烽捡回不少腐木、枯枝、败叶,用来培养菌物。

2016年,她第一次看到一种名叫“钙丝菌”的黏菌,感觉特别漂亮,便四处留心寻找。2017年,一个研究食用菌的朋友在山里采了一些木耳,回来在实验室放了几天,看到木耳上长出奇怪的东西,就拍照发给周晴烽。“我一看,乐坏了,那就是我找了很久的钙丝菌。”周晴烽当晚几乎没睡,一直盯着这些钙丝菌,就怕错过一点点变化。

周晴烽接到的合作邀约越来越多,有纪录片的邀约,也有电视剧的邀约。光靠业余时间拍摄菌物有点忙不过来,今年年初她干脆辞职,全身心投入菌物拍摄。

(摘自《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木耳博主科普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图片故事
图片故事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
木耳变形记
创意折纸小动物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