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2021-03-24 10:05杨傅聿杨子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生态文明

杨傅聿 杨子奇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城市地域人文历史展现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创新性设计往往基于城市经济发展利益的需求或者单纯地复现历史文化符号,而很少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考量。在“两山”理念的大力推行下,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湖州小西街为例,对小西街内文脉传承、古建筑修缮、人居环境改善设计、业态规划进行研究,力求结合生态文明提出湖州小西街再生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历史文化街区;湖州小西街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州师范学院2019年人文社科预研究项目“历史文化名城公共艺术规划建设研究”(2019SKYY14)阶段性成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较为广阔,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它进行的探讨、诠释也有所不同。生态文明作为新的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形态。它不同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是工业文明达到一定阶段地球无法再支撑后出现的新的文明形态,衍生于工业文明中弊端的生态文明改造。不同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思想。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历史文化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地域独特的人文历史与文化内涵的演变与展现。随着工业文明社会的衰败与生态文明社会的崛起,街区在保持原有态势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有机更新,满足现行生态文明社会的需求,使其产生新的活力。

相比国内,国外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政府1967年发布的《城市休闲法案》。如今,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已经走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能为其他国家提供较好的经验。

目前在国内已有某些学者将“生态文明保护”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了,如2017年,陈朔、姜斌和宋寿剑曾提出“要基于生态文明设计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小品进行再设计与解读,综合考量生态设计与环境小品的相关性”。现如今从生态文明视角系统地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各个元素的研究还不算很多,大多都是孤立地进行改造,这提示我们在之后的工作中需要用联系的生态文明思维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建设。

二、湖州小西街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湖州小西街历史沿革

湖州小西街位于浙江湖州,地处老城区核心地带,总建筑面积为3.26万平方米,依西苕溪入古城西清源门支流漕渎而建,在熙攘闹市之中独占一隅,历史上名门贵族、富商官宦聚居于此。小西街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街区,傍河而行,面街石门,临河楼阁,它的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湖州传统民居的样式。历史上湖州大姓名家如许氏、温氏、莫氏、钮氏、冯氏都聚居于此。

(二)湖州小西街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受地形所限,小西街可利用的空间环境不大,开发范围已经波及原生态自然水域,这对水域中的动植物以及整体的生态循环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湖州作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小西街内公共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这在硬件上影响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小西街街区内住民多为老年人,思想观念还不能跟上现行科学、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态理念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除了在硬件上完善,也要在精神上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另外还需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小西街一直秉承着“老街当代化、创意产业化、酒店艺术化、资源综合化”的原则,利用自身特色发展第三产业,在维系历史文脉与肌理的基础上设置功能片区,不断推出文创集市、创意游园等活动,走出符合时代需求并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选址意义

浙江湖州作为生态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也是近代湖商的发源地,而小西街就位于浙江湖州,在这样深厚的文化背景下研究生态文明保护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湖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带,小西街带有浓厚的江南水乡地方特色,对于小西街的保护研究可将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为接下去的保护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与方向。

三、湖州小西街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一)维系文脉传承,保护生态环境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文脉与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的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迅猛发展,老街区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大批宝贵的古建筑、遗迹、历史街区、老民居住宅从此不复存在,生态环境也有所恶化。

湖州小西街傍水而行,街内最大的财富就是丰富而悠长的人文脉络,唐代颜真卿所创作散文《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中的西亭便位于湖州小西街。结合历史文化在街区内增设人文景观,如湖笔文化展示馆、小西街文化展厅、茶文化展示馆等传承历史文脉。江南水乡以水养人,小西街伴随西苕溪入古城西清源门的支流而建,流水淙淙的苕溪正如同一条湖州的历史文脉传承,连绵不绝,永焕活力。近年来小西街内客流量、开发范围不断增大,滨水空间、水体遭到了一些污染破坏。硬质驳岸对于动植物群落的生长繁衍不利,可使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改善河道硬质驳岸现状,种植铜钱草等水生植物或撒放清道夫鱼种净化水质、提高水体含氧量、丰富生态多样性。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净化处理雨水、污水,再将净化过的水引入河中,对水资源重复利用,提高水质,利用自然来恢复生态环境。

(二)古建筑修缮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建筑修缮应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修缮建筑外部为主,将对古建筑、周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尽量保留老式风貌民居建筑、原始生态环境,提升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居住条件一般的建筑可保持現有的空间状态,只对其中一些设施或者景观小品进行更新维护,而那些损坏严重、没有修复余地或者失去研究价值的古建筑可以在不破坏整体空间形态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拆除,新建的建筑应从生态建设方面入手,与原街区内文化、建筑风格相吻合,注重绿地的合理布局,路面铺装设计、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的统一,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

小西街中现有住户多以低收入、失业、老年人群体为主,他们的住房大多年久失修、空间拥挤、潮湿阴暗、随意接拉电线问题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基于这类现状,为了不破坏街区内历史文化与原始生态,老街的整个修缮过程遵循着微更新、微修复、微改造,依次对损坏严重的建筑循序渐进地进行恢复。考虑到湖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空氣湿度大,夏季较为炎热,小西街内空间狭隘空气流动性差,排水系统不完善,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修缮应该合理采用可再生资源,利用风能、太阳能、地源热泵、屋面植被技术等解决现有问题。

(三)人居环境改善设计

人居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类公共设施、住房、自然环境等构成了人居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

湖州小西街中老宅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空间面积不足、消防通道缺乏、生态环境杂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了人居环境体验感。基于生态环境的居民居住舒适度提升,不能以传统改造方法设计,应积极引入新的生态技术手段,比如采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降低能耗、降低住宅整体碳排放、利用生态住宅的建造技术、种植生态景观等方法改善传统民居物理环境,把原生态技术手段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提升舒适度。

(四)业态规划的合理性

商业业态是经营者为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形态,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业态规划需要与历史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从格局风貌、性质功能、消费群体、使用时段、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业态包括主导业态、更新业态、关联业态和配套业态等多种类型。主导业态往往起到主导功能定位作用,主导整个街区内的业态规划,能为街区发展带来经济活力,并传承文化魅力。

小西街中的主导功能定位是文化展示与传承、休闲旅游、生活居住。街内可用空间面积不大,故商业店铺可以选择直接使用住宅内部空间或者一层空间,减少新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业态多以文创产品、江南地域文化主题茶室或咖啡馆、创意手工体验店形式展现。用生态绿化景观缓和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冲突,对原生态植被定期维护,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以景观绿化装饰街内的环境,使整个街区焕发活力。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人们选择放松的热门地点,它是城市的一张形象、文化名片。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运用生态系统思维,统筹思考小西街的文脉传承、古建筑修缮、人居环境、业态合理规划,以期小西街能以一个更符合现代、更符合生态保护的形式发展下去,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提供借鉴,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张维亚.国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58.

[2]陈朔,姜斌,宋寿剑.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小品生态设计思考[J].生态经济,2017(5):197-200.

[3]吴菱蓉,肖容.基于生态系统思维的历史文化街区再生设计研究:以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艺术百家,2019(4):172-176.

[4]曹胜杰.湖州小西街:承文脉 激活力 展民俗[J].城乡建设,2020(2):64-65.

[5]官文彬.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探究[J].低碳世界,2019(12):174-175.

[6]刘昊.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20.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生态文明
推进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的思路与成效
洛阳老街区“微空间”改造设计思考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